近日,央视新闻频道和国防军事频道接连报道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师在东海海域进行的一场反潜实弹演练。东部战区官微和央广军事也于10月12日分别发表了一篇题为《轰!轰!轰!这场实弹演练令人热血沸腾》《开火!“猎鹰”超低空实弹攻潜》的文章,进一步披露了这场海上反潜作战演练的详细内容。

从报道的画面来看,这次海上反潜作战的主角是我国运-9反潜机,该固定翼反潜巡逻机是在运-9的平台上研制而成的,换装了新型涡桨发动机,功率、航程、续航时间等都得到了提高。

该机最典型的外部特征就是尾部的那根长长的尾椎,是专门用于探测水下潜艇的,学名叫“磁异探测仪”。该探测仪具有天线愈大效果愈好的特点。运-9反潜机的这一天线比美国P-3C反潜机的还长,因此,其侦测能力优于美国P-3C。

上面这两张图,讲的是起飞前装挂武器弹药。运-9反潜机集搜潜与攻潜于一身,在探测到目标后,还能凭借自身携带的武器对敌方水面或水下潜艇实施攻击。目前的大型固定翼反潜巡逻机基本都具备这一功能,比如美国的P-3C。不过与P-3C(由于采用了下单翼设计,在机腹下鱼雷舱后侧主起落架舱之间和发动机外侧机翼下有8个导弹挂架)挂载反舰/反潜武器不同,运-9反潜机是通过机腹弹舱携带武器的。

据资料介绍,运-9反潜机在机腹部的两侧各设置了一个弹舱,容积大,不但可以挂载反潜鱼雷、深水炸弹这样的轻型反潜武器,还可以挂载反潜导弹、反舰导弹等大型战术导弹,甚至还可以挂载空地导弹打击敌方地面目标。当然,弹舱容积大,当专职反潜时,就可以多带反潜鱼雷,单位海域投放鱼雷越多打击潜艇成功概率就越高。

那么,上面图中挂载的是什么反潜武器呢?

央广军事的报道中,明确指出,“一枚新型航空自导深弹快速脱离机腹,直扑白色“十”字靶标”,也就是说,这次运-9反潜机挂载和发射的反潜武器是航空自导深弹。

图中红圈所示为航空自导深弹的安定器,由尾翼、尾环组合而成,中间黄色位置应该是降落伞舱。

其实在今年5月15日的央视国防军事频道的报道中,就曾出现过这种新型的反潜深弹。

上图就是当时报道中的高新6号及地面上摆放的6枚反潜武器。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弹的弹头为平头,这是声自导导引头的典型特征;尾部安定器为尾翼、尾环组合结构,中间浅色位置应该是降落伞舱。

这次演练时,只是模拟攻击了水面潜艇,深弹以不开伞方式下落,安全系统在空中解除保险,引信处于待发状态。当深弹撞击目标潜艇或是海面时触发引信,深弹爆炸。如果是要攻击水下的潜艇,深弹离机后就会打开降落伞,使得深弹减速下落,以降低入水速度。入水后降落伞与弹身分离,声自导启动,开始搜索和攻击水下潜艇。

从上面的图可以明显看出,高新6号反潜机正打开机腹部的弹舱,反潜深弹已经投出弹舱,并准确命中靶心

值得说明的是,此次演练共完成6枚航空自导深弹实投,对3名战术指挥长进行实战化考核。

另外,从这次的报道的描述来看(“发现目标!”抵达目标空域后,空中雷达员率先发现目标……刹那间,泥浪腾空,弹着点爆炸开花,水面目标被成功击毁……),发现和攻击的都是处于水面状态的“敌方潜艇”,而且发现目标用的是雷达。这就不得不提一下高新6号的另一大典型外形特征,即机首下方机鼻位置的“腮”形整流罩,里面装的是可360度环视海面的大型搜索雷达,能有效探测潜艇,特别是常规潜艇上浮充电时伸出的通气管、潜望镜、浮标等。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演练全程融入战术背景,无线电联络中断、空中误投误放、带弹着陆等特情轮番上演,机组人员克服复杂气象条件,顺利完成多枚实弹投放,有效提升了战机实际使用武器水平,检验了战术指挥长在实战环境下的组织指挥和应急处突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