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1月26日首飞距今已经七年多过去了,运-20已经批量生产装备部队,并在2020年不断大显身手,从武汉抗疫的大空运,到向国外运输医疗物资,再到运输部队参加俄罗斯战略演习等。这一切,都显示运-20已经越来越成熟了。

那么,不少网友就问了,运-20之后呢,有没有更大型的运输机在研制中呢?

有没有更大型的运输机在研制中,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到目前为止,至少官方没有披露任何信息。不过,运-20的后续改型却披露了不少。

早在2018年的时候,运-20飞机总设计师唐长红院士在接受中国航空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了关于运-20未来发展的问题。唐院士说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未来运-20可能根据需要,改装成各种特种飞机。二是运-20的研制成功,仅仅是我国向大飞机迈进的第一步,只是一个新起点,我们有信心为国家研制更多更好的飞机。

对于唐院士提到的第一点,目前已经得到证实。在今年二月抗疫阻击战中,中国空军动用了运-20大型运输机实施医疗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参与武汉疫情空运的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运-20飞行员腾辉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透露,运-20确实有系列改型,其中就包括运-20加油机和运-20预警机。其实,央视上也有不少军事专家多次提到,运-20会改成加油机和预警机。

只可惜,对于唐院士提到的第二点,至今仍没有官方消息佐证。

不过,虽然没见到实物和官方披露的消息,但我们的运-20研发团队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这不,近日,航空工业一飞院举办的一场“我心中的最美飞机”手绘飞机比赛,就亮出了不少“好货”。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瞧瞧吧。

这两张是航空工业一飞院的现货:运-20大型运输机和“飞豹”战斗轰炸机。虽然大家对他们已经很熟悉了,但对于航空工业一飞院的设计人员来讲,每天为之拼搏为之奋斗的“胖妞”、飞豹,自然是越看越爱的“心头好”。

上面这张图被命名为运-2098的飞机,实在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不是普通的运输机,比现在的战略运输机还要“战略”,因为它是能够往返大气层内外的空天运输机,这从飞机右下角的那行字——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还有左上角的那个标注——航空构型、再入构型,就能够看出。从飞机外形布局来看,已经不是我们熟悉的大型运输机常用的T形尾翼了,而是单垂尾布局。更想不到的是,主机翼竟然是可以折叠的。

至于折叠的机翼上标注着的“603”数字,这是航空工业一飞院的业内称呼——603所。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希望我们的设计人员,有一天真的能够研出这种往返天地的空天运输机。

相比运-2098,上面这张图就简洁多了,只有四个字——海空之翼,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从气动布局来看,尖锐的机头+大后掠的机翼,明显是追求速度;而取消垂尾的无尾飞翼布局+背负式进气道,又是隐身的追求。这是既隐身又超音速?

另外,机身上方看不到座舱,难道这是无人驾驶的?这是无人轰炸机呢,还是无人攻击机?

上面这张图更是满满的高科技,名称叫“云垒”模块化能力重构攻击群,是立足于“数字定义战场,算法决定胜负”而设计的一种模块化、可变体、多模态,利用5G云网支撑,基于脑机接口控制的有人派生无人攻击平台群。

从图中不难看出,一架大型有人机至少可以指挥四架以上的小型无人机作战,其中小型无人机全是大后掠角的飞翼布局,而大型有人机外形更是相当科幻,整个机身像极了B-2/B-21轰炸机,而尾部造型有些怪异。

从名称来看,这应该不是简单的有人/无人机配合作战,而是智能化的云作战概念。

目前,美国正计划将人工智能和无人机结合起来,为战斗机打造智能无人僚机,从而“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打开空战之门”。美国空军正在评估使用研发中的人工智能技术,让新一代F-35战斗机飞行员得以控制像XQ-58“女武神”这样的“低成本可消耗无人作战飞机”。这就是所谓的“忠诚僚机”计划。

看来我们的研究人员早已熟知该计划,而且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升化,提出了更先进的“云垒”模块化能力重构攻击群。

最后,以航空工业一飞院官微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不经意间亮出的‘心到’、‘手到’的看家本领,其实是飞机设计师们干好飞机装备,不惧任何挑战的底气,释放的是一飞院人强院兴院、航空报国的最强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