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

1942年,中国十万远征军入缅作战,共计三个军九个师,其中在缅甸大放光彩的要数孙立人的38师,归根结底是在仁安羌大捷中,38师113团在仁安羌以一团的兵力击溃数倍于己的日军,将被日军包围的7000多英军解救了出来,这是一场令英军瞠目结舌,令世界对中国抗日部队刮目相看的战斗,要知道当初113团仅仅只有1000人左右,而围困7000英军的是日军第33师团的214联队(第1大队在战斗打响后迅疾驰援),山炮兵第3大队共计4000人,4000日军围住了7000英军,需要中国远征军1000人营救,有多滑稽,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英军有多无能。

事实上,此时的英军不仅无能,还相当无耻,与英国打过若干次交道的蒋介石此时是心明眼亮,当初英缅军第1师被围仁安羌时,蒋介石给远征军代理司令长官杜聿明下达的命令是不准离仁安羌最近的38师驰援,事实证明,蒋介石在缅甸战场上保存远征军的实力是明智之举,英军着实不值得营救,更何况在求援中国远征军时,英军司令竟然不知包围英缅军第1师到底有多少日军。

在史迪威的劝说下,与杜聿明有点隔阂的孙立人一口答应了驰援英缅军第1师,完全不顾杜聿明的劝阻,忧心忡忡的杜聿明只能同意孙立人派遣113团驰援,并未报太大希望,结果113团一战成名,可以说38师成了英军的救命部队,孙立人受到英皇和美国总统的嘉奖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这多少也让杜聿明面子受损。

在缅甸的战事因为英军的全线溃退而导致全面崩盘,杜聿明只能命令最南端的孙立人率38师掩护大部队撤退,之后杜聿明便率五万大军一头扎进了野人山,临走之时给孙立人下达的命令是,掩护任务完成后,38师也必须越过野人山回国,当时的孙立人可不太听从杜聿明的话,他眼看大部队撤走之后,率38师转眼向着英军逃窜的方向撤退,那是通往印度的路,印度当时也是英军盘踞多年的殖民地。

冲破日军的重重封锁伏击,孙立人顺利地到达印度边境,孙立人原因为,在不久前的仁安羌大捷中,他的部队刚刚解救了英缅军第1师,英军应该感恩戴德的盛情迎接自己和38师,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驻守印度的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不准孙立人和他的38师进入印度,但出于人道主义,可以以难民的身份接纳这支部队,说白了就是要求孙立人和38师放下武器,以难民的身份进入印度。

孙立人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他的部队刚刚解救了7000英军,竟然被这样对待,虽然此时他的部队衣衫褴褛,但是武器装备几乎全部带到了这里,也就是说,他完全可以与驻守在此的英军再打一场,于是孙立人下达命令,部队就此构筑阵地,与英军对峙,大战一触即发,正在此时,离此不远的驻地医院里,英缅军第1师师长听闻了此事,与亚历山大说,孙立人的部队是一支能打仗的部队,与这样的部队发生战斗,英军绝对占不了一丝一毫的便宜,于是亚历山大亲自前往38师驻地,看到军纪严明的38师后转变了态度,才没让事情继续恶化下去,随即他不仅让孙立人和他的部队进入印度,还提供了诸多的物资供给。

38师这才得以在印度安心休整,并在后来的两年里得到了全面的训练,成为后来反攻缅甸的中流砥柱,当然也为后来国民党王牌主力新1军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