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华地名文化的特例。《汉书·地理志》中魏国张晏提出:“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城郭字皆从邑,因以名焉。”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郸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郸。

邯郸历史

依据《汉书·地理志》的叫法,在邯郸的城南下,有一座山,故曰邯山。单,是尽的意思。邯山的终点,即邯郸。又由于作为城廓,城名应从邑,因此一个字加邑,遂有邯郸。

公元259年,秦始皇嬴政生在邯郸。邯郸毫无疑问是个人才济济的大城市,不管文韬,抑或武略,皆济济然。他们中,有认为胡服骑射,并被誉为古时候中国改革开放、变法维新图强先行者的赵武灵王;有统半个中国,且能赋词的一代枭雄曹操;有三国诸葛亮每以自喻、与管仲并称的将军乐毅。

有对孔子思想开展抨击承继的大儒学家荀子;有所为《诗经》作注的毛苌;有以“白马非马”的唯心主义诡辩论而出名的教育家公孙龙;有擅于“自我推荐”的毛遂……除此之外,“将相和”中的廉颇、蔺相如皆属邯郸;东汉四大名将,邯郸占其二(李牧、廉颇);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也是邯郸人。

并且,邯郸也有俩位太极宗师(杨露禅、武禹襄)、两大倾世漂亮美女(赵姬、罗敷)。值得一提的是,后面一种的知名度也不能小看。赵姬作为始皇帝的妈妈而出名,母以子贵,她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个皇太后;罗敷为汉乐府《陌上桑》的女一号,其忠贞不二、玉洁冰清的品行打动着后人往者。

邯郸文化

《汉书》记载,“邯郸南据大河(古黄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必不敢制赵,若不胜秦,必重赵,赵承秦、楚之弊,可以得志于天下。”可见邯郸地理位置之重要。

而邯郸作为一座文化名都的另一个让人惊讶之处取决于,和邯郸有关的成语高达3000余条,它也因而称之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胡服骑射”、“邯郸学爬”、“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毛遂自荐”、“舍本逐末”、“围魏救赵”这些广为人知的成语典故皆源于邯郸。

邯郸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时间文化遗址,它包含新石器时期的磁山文化,春秋时期的赵文化,曹军时期的建工文化,北齐时期的石窟群文化,除此之外也有梦文化、磁州窑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成语典故文化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