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不一定代表我快乐,但我哭一定是我真的在伤悲”,一个在脸上永远刻着笑容,背地里却一直制造杀戮的反面角色,先后在2009年与2020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与最佳男主角奖。同一个角色获得两项奥斯卡大奖这在整个电影史上都是罕见的,他就是DC漫画里的经典角色:小丑,一个近30年来反复被搬上荧幕,人气不输主角蝙蝠侠的超级反派。

受观众喜爱的反派有很多,但很少有人能像小丑这样,每次出现都是完全不同的姿态,每次出场都能引发现象级的反应:1989年《蝙蝠侠》上映,杰克·尼科尔森饰演小丑,该片获得了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艺术指导奖,并打破票房纪录,开创了现代超级英雄电影的新纪元。2008年《黑暗骑士》上映,希斯·莱杰演绎了史上最经典的小丑,获得了第81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并把小丑这一角色推向了电影神坛;2019年《小丑》上映,杰昆·菲尼克斯演技炸裂,让小丑从配角变成了主角,一鸣惊人获得了第92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每次只要有小丑的出现,就注定了一切都不会平凡。小丑的经久不衰绝对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角色本身的属性与魅力。

神秘感。生活中的小丑是游乐场马戏团里最常见的滑稽演员,他们通过夸张的表情、怪异的表演来给取悦观众,但是电影里的小丑却是最神秘的角色,生活中的小丑给人们带来的是快乐,而电影中的小丑给人们带来的却是恐惧。满脸的涂鸦掩盖住了真实的脸庞,但让人更加看不清的是他真实的情感,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也没有人知道他要到哪里去,哪怕他脸上伤疤的来由也是众说纷纭:《蝙蝠侠》中小丑的伤疤是被蝙蝠侠推入化学池中产生的;《黑暗骑士》里小丑每次讲述嘴边伤疤时的故事都不一样;《小丑》里小丑又把自己的堕落归咎于身边所有人的背叛。对于小丑这个的一个角色,电影里从来都没有给出过完整统一的定义,他的复杂与神秘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而正是这种神秘感让观众们一直保持着对他的新鲜感。

可塑性。很难找到一个比小丑更具有可塑性的反派了,因为这个角色本身是一个智商极高的精神病。他没有原则、没有底线也没有弱点,他是一个没有任何超能力的反派,但光凭他内心的邪恶就能让整个城市瑟瑟发抖。小丑自身的设定是有神经异常的,这样就使得这个角色无论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都不需要解释:杰克·尼科尔森演绎出了小丑的疯狂,一个为了复仇纯粹以制造恐惧为乐趣的怪物;希斯·莱杰演绎出了小丑的极端,一个无限放大人性的弱点企图制造无政府主义社会的极端分子;杰昆·菲尼克斯演绎出了小丑的自卑,极度自卑的病态导致精神的扭曲,从而以制造伤害中获取存在感。小丑已然已经成为了人性缺点的放大镜,任何负面的情绪在他的身上都能得到无限的放大,而这些放大了的情绪往往是塑造成人物特点的关键。

社会性。如果超级英雄的对决就是特效武力的比拼,那么小丑则会是平淡无奇的酱油男。而小丑真正深刻的地方在于他总能反射出不一样的社会问题。小丑虽然是一个无情的反派,但他们的堕落揭露着社会制度上某些无法平衡的局限:《蝙蝠侠》里的杰克·尼科尔森是利益熏心的社会产物,他自身是警匪利益勾结下的受害者,同时又利用金钱的力量诱导群众对抗蝙蝠侠;《黑暗骑士》里希斯·莱杰是无政府主义者的信奉者,在他眼里全是人性本恶的黑暗面;《小丑》里的杰昆·菲尼克斯是社会的弃儿,因为贫富差距的严重不公而走上了极端的道路。这些极端的冲突因为哥谭市混乱的背景而角色的阴暗而被掩盖,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真实存在的。小丑的存在,把蝙蝠侠系列的电影由单纯的技能对抗上升到了社会层面善与恶的对决,更加容易走进观众的内心。

除了以上电影角色的本身特点外,演员的表演力也是决定电影经典程度的关键。演员永远是一个角色的灵魂,没有演员的演绎再丰满的角色也只是漫画里的一页废纸。杰克·尼科尔森、希斯·莱杰和杰昆·菲尼克斯恰好各自运用自己的理解和特点赋予了小丑这个角色新的灵魂。杰克·尼科尔森,好莱坞的终极反派,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展现小丑疯狂与邪恶的细节,饰演小丑对他来说就像是在享受一次忘情的交响曲,小丑就是他的指挥棒,让他肆无忌惮地享受着表演的乐趣;希斯·莱杰,好莱坞的灵魂表演者,饰演小丑对他来说就像是米开朗基罗挑战西斯廷教堂壁画,他把小丑这个角色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并成为了自己的绝唱;杰昆·菲尼克斯,奥斯卡新晋影帝,他把对小丑的表演当作了一次生命的呐喊,他把自己的沧桑与颓废、放纵与不羁,借助《小丑》的表演完全的释放了出来。

角色决定着一部电影的下限,只要小丑再次重出江湖时,一定会是备受瞩目;演员决定着一部电影的上限,越是丰满立体耳熟能详的角色对表演者的要求越高。很难说是角色成就了演员还是演员成就了角色,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好的角色遇上了好的演员,观众就有了幸福的源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