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前的老祖宗都非常勇猛,后来却越来越"娘",这是为啥呢?

纵观整个中国的历史,中国人的武力值似乎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在秦汉时期,我们国家的尚武之风是非常浓厚的,尤其是在儒家公羊学派的引导之下,牵引出的"大复仇"思想,使得整个社会都已勇猛为美,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下,才有了汉武帝时期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和一汉敌五胡。

但是当历史的车轮行驶到明清时期的时候,整个国家似乎不再以勇猛为美,反而认为勇猛是一种粗鄙,皆以柔弱为美,就连男子也得是手无缚鸡之力,娇弱至极才能够让人觉得舒服,那些强壮勇猛的人,反而成为了整个社会最不受欢迎的人群之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明明几千年前的老祖宗都非常的勇猛,怎么后来就越来越"娘"了呢?

首先,在军事领域丢失了自信心,历史上第一次以柔弱为美的时期是在这魏晋南北朝,要知道在秦汉时期,中国对于境外的游牧民族基本上是处于一种吊打的地位,但是在魏晋建立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北方的游牧民族接二连三的崛起,但是中原王朝却又因为内耗的原因,无力打击。

但是好在中原王朝在边境经营的时间够长,虽然不能进行彻底打击,但是防御边境还是绰绰有余,但是这一点还是被司马懿给破坏掉了,为了政治斗争,司马懿在平定了辽东之后,进行屠杀,并且将大量的汉人重现迁回了内地,这给予了游牧民族更大的到发展空间,这也是后来五胡乱华的原因之一。

南北朝时期是如此,到了五代十国和北宋时期更是如此,在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的时候,难以抗击,这也使得整个民族在武力上面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心。

其次,最重要的还是思想文化的原因,到了东汉以后,独尊儒术不再推崇激进的公羊学派,反而更加推崇比较符合统治阶层利益的谷梁学派,从而开始了所谓的好儒风时代,尤其是东晋建立之后,政治中心南移,因为军事上面丢失了自信心,贵族们便只能从文化上面找回来,故而在审美上面开始趋向于较弱。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化妆是整个社会的风气,最典型的就是魏国的何晏,据说他不管走到哪里,都是随身携带妆粉。

而这种情况,在隋唐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反转,因为在军事领域重新获得了自信心,而且统治者极其重视武力值,但到了北宋之后,军事上面的失利,再加上统治者为了稳固统治而制定的重文轻武的国策,也使得文人们开始以勇猛为耻辱,一些比较勇猛的人,往往也会遭到打击,比如北宋的狄青,南宋的辛弃疾。

当然,随着我们在近代的屈辱当中不断的自强,也使得整个民族处于一种充满危机感的状态,整体的风气也是为之一变,但是直至今日,以史为鉴,还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