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市与哈尔滨市是对口合作城市,随着深哈合作全面开展,双方在产业、资金、理念、人才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多个好项目、好政策、好模式落地哈尔滨新区,深哈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尽管气温持续走低,但在深圳哈尔滨产业园仍然是火热的施工景象。作为深哈合作首个“飞地经济”项目,深哈产业园从2019年9月正式开工,就在不断地创造纪录。7天成立公司;36个工作日取得施工许可证;101天科创总部项目一期一标段地下室正负零结构封顶......全新的深哈模式正在这里诞生。未来,这里将成为东北地区首个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聚焦科创、立足“智能+”的产业生态服务平台。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玉刚介绍说,深哈产业园起到一个载体的作用,把深圳的好经验带到哈尔滨来,通过园区的具体运作推动当地发展。

自成立之日起,哈尔滨新区就拥有了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基因,借着深哈合作的东风,哈尔滨新区不断学习深圳经验,汲取深圳养分,多项改革举措的相继落地,让这里成为了引领全省改革发展的先锋。

哈尔滨新区发展改革局局长于宏介绍说,深圳通过40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一些好制度、好机制,现在利用新区这个平台,复制深圳的好经验、好做法,需要在新区更大的范围内、更大的空间内,复制学习。深哈合作全面开展以来,仅在哈尔滨新区就签约落地了30多个项目,总投资超过一千亿元。

深圳特区建立40年来,很多黑龙江籍企业家,在那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天地。深圳市丰农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子铜介绍说:”公司从2014年的几十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五、六百人。我们感受到,在未来40年,深圳将创造更大的辉煌。我们立足深圳,但也代表家乡黑龙江,今后要做出更多的贡献”。

哈尔滨市还积极推动干部到深圳学习交流,作为哈尔滨市的派驻干部,邹凤英感觉在深圳的收获特别大。

哈尔滨市发改委成本调查监审处处长邹凤英介绍说,这次来深圳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深圳价格改革方面的一些经验做法,要充分珍惜这个机会,每个部门都努力,哈尔滨春天的故事会一样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