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雨茜

來源:新文化商業(ID:Ent-Biz)

10月12日晚間,虎牙與鬥魚官宣合併。標誌着,在騰訊主導下,遊戲直播領域“兩雄爭霸”時代宣告結束。

衆所周知,騰訊集團主要收入來源於遊戲,而鬥魚與虎牙目前在遊戲直播領域的市場份額共佔到80%左右,雙方正式合併後,騰訊將直接控制這個總市值超百億美元的遊戲直播平臺。再加上騰訊手握B站、快手股份,而這兩家視頻類應用因流量入口優勢也正在大力發展遊戲直播業務。種種跡象表明,騰訊促進了遊戲直播行業從亂鬥直接走向了壟斷。

天下主播皆爲騰訊打工的時代來了。

從參投、主控到合併,騰訊步步爲營爲遊戲開路

“騰訊欲合併兩家直播平臺的消息,早在騰訊收購虎牙合同裏就有跡象。騰訊當初給虎牙注資,在投資合同裏面明確寫明瞭幾年之內買到虎牙多少股權。所以這根本不是祕密,消息出來我們都是預料到的。”

上述是網上一則來自某平臺對鬥魚員工的採訪,表示虎牙和鬥魚的合併談判,在很早之前就已開始,談判的重點在於誰控制管理團隊,以及重要權益分配問題。

騰訊對於遊戲直播領域的整合手法,其實並不陌生。早在2016年,騰訊通過合併QQ音樂,酷狗、酷我、全民K歌創建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並於2018年在納斯達克IPO。今年一季度,TME移動月活躍用戶(MAU)已達到6.57億。

騰訊擁有環球三大唱片公司中的兩家,環球唱片和華納音樂公司的大量股份,而第三家索尼音樂公司也持有騰訊音樂的股份。這些緊密的合作伙伴關係使騰訊音樂能夠獲得有利的特許權使用費率,並允許其將歌曲再許可給競爭的流媒體平臺,獲取差價。

同樣的整合跡象還表現在長視頻領域,今年6月份騰訊被爆出有意接手愛奇藝,有望推進騰訊視頻、愛奇藝的合併。(詳情可穿越:騰訊接手愛奇藝可能是好生意,但未必是好主意)

不管是遊戲、電競、還是流媒體,都屬於佔據騰訊約60%營收的增值服務,在這個領域,騰訊顯示出整合的熱情大於其他任何領域。從目前來看,這些行業均處在“跨越鴻溝”理論的早期大衆階段,推動協同,降低無序競爭帶來的損耗,也許會加速鴻溝的跨越,讓騰訊在大衆市場階段獲得最大化利益。

虎、魚、鵝,誰是利益的集大成者?

有趣的是,在消息傳出後,12日當天的股價卻十分意味深長——雙方股價均出現明顯波動,鬥魚每股15.68美元,上漲12%,總市值49.78億;虎牙每股22.91美元,下跌11.17%,總市值50.95億美元。而騰訊控股14日高開1.97%。

從股價的直接反應來看,騰訊此次的整合基本得到資本市場的正向反饋。

按照此前國內市場中的經驗,聯席CEO制度往往只是一種過渡方案,當公司整合徹底完成,必然有一方會主導新公司,另一方低調離場。雖然目前合併後的虎牙和鬥魚還沒有任何關於更換管理團隊的意向,但從合併協議上我們可以得知鬥魚即將被虎牙收購所有已發行股份,準備退市。鬥魚CEO陳少傑手上的370萬股份也被騰訊收購,自己則成爲虎牙董事會的成員之一。

但鬥魚爲什麼心甘情願的從納斯達克退市,成爲虎牙的子公司?不少網友質疑以陳少傑爲首的鬥魚管理團隊在合併後已經處於下風。

不要忘記,約在半年前鬥魚的總市值原本僅有約20億區間,但如今已經上漲到了50億。從近一年的股價來看,鬥魚的股價也從7、8美元上漲至如今的15美元區間。

而根據合併協議,鬥魚獲得的利益也是相當可觀的——“企鵝電競”的遊戲直播業務被劃給鬥魚,這意味着鬥魚所掌控的主播資源更加豐富,流量也相當可觀。

換句話來說,合併使老二斗魚變得值錢了。

不過,此次合併,騰訊僅僅是短暫拿到遊戲直播的壟斷寶座。短視頻重塑內容生態的未來,變局依然大。近兩年來,從三七互娛的子公司到現在的有愛互娛,字節跳動對遊戲公司的收購從未停止。比拼遊戲業務,字節當然很難撼動騰訊,但因爲短視頻與直播很相近,字節跳動對遊戲直播的威脅是巨大的,對“什麼都要”的騰訊來說,是不會輕易在這場競爭中給其他公司留下一個可乘口子。

所以騰訊選擇加固競爭壁壘。

主播身價泡沫破碎,新商業模式呼之欲出

像鬥魚虎牙這樣的大平臺要維持可觀的流量就需要源源不斷的投入,除了要付頭部主播的高昂簽約費,平臺的分成與內容成本同樣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從鬥魚Q2季度財報來看,鬥魚與虎牙的營業收入的增速正在不斷放緩,換句話來說,賺的錢越來越少了。分成和內容的成本同比去年增長了32.3%,爲17.55億元,而上一季度的分成和內容成本爲15.75億元。

自2014年鬥魚獲得2000萬美元融資開始,用天價簽約費挖主播的戰局就拉開了帷幕:

2015年這一年,遊戲主播的身價普遍上漲了10倍有餘。鬥魚TV一個月從虎牙直播連挖6人,總費用超過6000萬,虎牙、全民直播、熊貓TV……越來越多的平臺陸續參戰,頭部主播頻繁跳槽並刷新簽約金上限,遊戲直播平臺陷入了燒錢的資本怪圈。

“流量、人氣都是主播帶來的,直播行業的價值,在明星主播而非平臺身上,離開大主播,平臺什麼都不是。”這是頂級主播小智在2016年抒發的豪言壯語,那時候他的年收入高達4000萬,隨後他不斷被各大平臺搶奪,先是被鬥魚花了八位數從虎牙手中搶下,但僅一年後他就加入了王思聰的熊貓TV,之後又輾轉去了全民TV、企鵝電競。

諷刺的是,他在出走了一圈後因企鵝電競被劃到鬥魚旗下,又再次回到了鬥魚。

顯然,此次的合併使“天價主播”變成了過去式,幾乎所有頭部主播內心都清楚,平臺開出的合約金額是虛高的。這種虛高搶人,目的是買斷主播紅利期外,也打擊競爭對手,同時在圈內製造話題引流,力爭率先突圍。整套操作,類似莊家炒作概念股。但如今騰訊佔據了超過80%遊戲直播市場,主播們到哪裏都將是爲騰訊打工,失去了議價能力。

除了對主播身價的直接影響,還有很多分析人士認爲,隨着一家獨大格局產生,遊戲直播也會像長視頻、音樂、音頻等領域一樣,催生出“付費直播”的商業形態,這有可能顛覆打賞爲主的單一變現模式,更考驗直播質量。無疑,這一點是未來直播行業最具想象力的事情之一。

在商業世界,合併是創業公司終局,但僅是行業開端。對於遊戲直播行業而言,商業模式處於非常不成熟的早期,未來變局和不確定性仍然很大,好戲纔剛剛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