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直线上升,审美水平也跟着上来了,家长们开始在孩子身上进行投资,从孕期开始就有这个征兆,给孩子买各种各样图案的奶瓶,小衣服,小鞋,父母对孩子的穿着打扮非常上心,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就是家长的时尚标志,能显示出家长的眼光和欣赏水平。俄国的契科夫曾经说过“人的一切都应是美的,外貌,衣裳,心灵,思想。”因此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又加上都是独生子女,适当的提升孩子的审美标准和外在颜值并没有错误,但是过度的装饰,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孩子可爱像公主,却迎来老师怒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身为女孩子,美就是一个追求的目标,有女儿的妈妈都恨不得把孩子打扮成真正的公主,去吸引他人的喜爱,但是有的人却觉得,用力地打扮,会吸引孩子的全部心思,带来很多困扰和压力。

琼琼妈妈的邻居家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邻居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般去宠爱,自从有了孩子再也不打扮了,把所有爱美心都投到了孩子的身上。宝宝每天都光鲜亮丽,人见人夸,邻居内心十分的受用,可是某天幼儿园放学的时间,邻居被老师留了下来,老师直言:不要再给孩子打扮的这么漂亮了。邻居问清了原因,原来宝宝每天上课和玩耍时,都非常注意着自己的形象,完全被外在牵着走,不仅不愿意学习,还被部分孩子进行了孤立。邻居十分的不解,让孩子爱美难道我做错了吗?由此可见,打扮孩子要有边界,过度的看重外在会有很多坏处。

韩国有一位公众人物韩苗可,长相不输刘亦菲,是一名模特,却因为从小大都注重外在,整容上了瘾,接受了数百次整容手术后,没有医生再敢接受,于是冲动之下她往自己的脸里注射了食用油,直接毁了容,如今后悔不已,可是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家长要适度打扮孩子,了解危害

产生攀比虚荣心理:对外表的过度在意,会使孩子自然而然的关心衣服的品牌与价位,追求高消费的物质生活,以期待通过价格获得他人的赞美与尊重,会逐渐变得虚荣,与他人互相攀比。

2.被孤立:

孩子也是一个集体,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难免产生消极心理,孩子的美丽,会找来一些羡慕和嫉妒,导致孤立,而孩子穿的太过于好,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家长考虑到衣服价值问题,会提醒宝宝们注意相处的距离,孩子们就都会远离。

3.学习成绩下降

满脑子都是如何穿衣,那么思考学习的时间自然而然会大大减少,学习的效率也会直线降低。那么可想而知孩子的成绩也会直线下降。

4.早恋

人人都追求美好的外表,美丽的外貌虽然比不上有趣的灵魂,但是也是人际交往的一块敲门砖,青春荷尔蒙的诱导,会让孩子们追求美丽的外表,再加上没有心思学习,很可能会早恋。

!当家长过度装扮孩子,怎么及时引导回来?

不强行禁止人都有逆反心理,首先要欲情故纵,看到孩子在意外表时不禁止也不提倡。分散注意力孩子刚买了衣服,看到小朋友们更漂亮,追着要求在买时,要转移孩子注意力,告诉孩子裙子很多了,可以换成之前很想要的玩具,转移她的兴趣,或者观察孩子的想法,培养新的兴趣,把孩子的目光固定在其他事物上。

3.正面科普

懂得爱美的宝宝基本也能听懂对话了,家长不要纵容,要给孩子科普什么是消极的美,什么是积极的美,让孩子知道,美不只存在于外在,心灵的美,有文化的美,都会吸引人。爱美的同时也要注意学习,有修养有素质的人,气质会更加华丽高贵。

4.准备合适衣物

减少华而不实的过度装饰,多准备一些干净简单的衣物,培养孩子阳光舒适的外观,如果衣物舒适孩子穿着舒服,孩子就会很开心,不会过度的在意其他。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知晓,美是一种广义,并不局限于一件衣服,一双鞋上,与其培养孩子的外在,不如培养孩子美的意识,内外兼修比只做花瓶要更吸引人一万倍,孩子只要干净整洁的健康成长就是最有效的养育方式了。唐震在《接受与选择》中指出,美是表达在自由自在性的事物,美的本质并不在外貌,在于品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