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要怎么用?这是很多读者的疑问。

简而述之,其用有二:

一是个人的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每个人的意识不同,感悟也有所不同,能提升自己即可,无标准答案。

二是太极之用。这有章可循。

太极是一组矛盾,会用的人,也就悟到了老子的精髓。

1、老子讲的《道德经》精髓,是矛盾的运用。

矛盾的辩证统一,我们在初中就学过。在《道德经》中,太极的运用,本质上是矛盾的转化。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这段话中,你们能找出几组矛盾?

阴和阳,是一组矛盾;王公和孤寡,是一组矛盾;损和益,是一组矛盾。

从老子的话可知:

一是太极;太极一分为二,于是有阴阳;阴阳变则冲气以为和,二生三;三是一个大衍数,三生万物,万物由此而生。

这句话概述了宇宙自然中最基本的变化规律。

人的自身,也是一个小太极。

《黄帝内经》认为,对人体而言,阴阳能量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则精神饱满和健康。如果阳气过旺,或者阴气过盛,久而久之,人的身体都会出现毛病。

本质上,阴阳的能量变化,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

2、有智慧的人,多用阴阳的矛盾,来平衡自身,以保长久。

老子说:“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大家都厌恶孤、寡、贫,可是王公却称自己是孤家寡人。这是为何?

因为天道的变化规律:

益的东西,天道必然会损之;本来是损的状态,天道亦会益之。天道自身无情,只是规律的变化,仅此而已。

所以,王公以孤寡自称,是为了避损求益。本来孤寡就是很少,不能再损,按照太极的规律,少到不能再少,则多;损到不能再损,则益。

有智慧的人,多谦卑。谦卑和骄傲,也是一组矛盾。

满招损,谦受益。

骄傲自满的人,必招损,所以骄兵必败,傲气多挫。谦逊低调的人,多受益,所以谦下而得,低者为王。

3、善用矛盾转化的人,也就悟到了老子的精髓。

宇宙自然之中,无时不刻都在变。规律的变化,看似杂乱,其实有序。遵循的变化轨迹是:太极的两极变化,物极必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美的东西,美到了极点,就会物极必反,逐渐变成恶。

比如说,唐朝以胖为美,美了一个朝代,到达了极点则反,到了宋朝,人们开始以瘦为美,以胖为恶。

美和恶,难和易,都是一组矛盾,是矛盾就会转化

很难做的事情,如果你从简单容易的地方入手,一点点地吃透,慢慢地,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

反过来,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你不想做,懒得做,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困难而困扰生活。

比如说,很多夫妻为了家务琐事吵架。扫地、洗衣、做饭,这些事本来很简单,大家却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根本原因是内心不想天天做。

关于矛盾的转化,还有更多,如:“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这里不一一举例。

基于太极矛盾的变化,老子认为,不要执着于矛盾的任何一点,执着任何一极,都会物极必反,不如守中。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尚书》中也讲到“允执厥中”,不执着两极,守中而和,人才能在变化动荡的世界中,得到暂时的安稳长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