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務院扶貧辦: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接近完成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10月17日,是第7個全國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新京報記者從國務院扶貧辦獲悉,目前,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接近完成,全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貧困縣從832個減少到52個,2020年以來,對全國剩餘52個貧困縣和脫貧難度大的1113個貧困村實行掛牌督戰,目前成果顯著,同時,截至2020年8月底,針對受疫情災情影響的55.6萬羣衆,均採取了相應幫扶措施。

“兩不愁三保障”存量問題全部解決

國務院扶貧辦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含脫貧戶)人均收入超過9000元,同時“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存量問題全部解決。2019年,各地區共摸排出未解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的貧困人口523.2萬人,2020年6月底前已全部解決。因疫情災情等影響又新增了93萬人,截至8月底已解決77萬人,剩餘16萬人正在解決。

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改造薄弱學校10.8萬所,勸返20多萬輟學生返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全部入學,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的學前學會普通話試點取得積極成效,實現了貧困人口義務教育有保障。

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對貧困人口實現全覆蓋,全國累計救治貧困患者1600多萬人,肺結核、包蟲病等地方病得到解決,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

對現居住在C級和D級危房的貧困戶等重點對象進行危房改造或實施其他有效措施,全國累計有743萬貧困戶危房得到改造,實現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全國累計解決1700多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疆等地徹底告別飲用苦鹹水的歷史,實現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有保障。

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強力推進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指導“三區三州”所在6省區分別制定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實施方案。“三區三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7年底的305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43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4.6%下降到2%。2020年以來,對全國剩餘52個貧困縣和貧困人口多、脫貧難度大的1113個貧困村實行掛牌督戰,各方面均加大了對掛牌縣村的傾斜支持力度。

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貧困地區一二三產業方興未艾,出現了全局性、趨勢性的變化,貧困地區傳統特色優勢產業得到發展壯大。原有經濟林果、中草藥等產業發展壯大。貴州的刺梨、雲南怒江的草果、新疆的核桃大棗、西藏和青海的青稞犛牛、甘肅隴南的油橄欖、花椒等特色產業都實現了產業化、品牌化、專業化發展。貧困地區新產業新業態迅速發展。電商扶貧、光伏扶貧、旅遊扶貧等取得積極成效。

扶貧工作全方位獲成效

目前,全國建設了8萬多座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每年發電收益130多億元,資產和收益均歸村集體所有,收益資金主要用於公益崗位扶貧、小型公益事業扶貧、獎勵補助扶貧。

截至2020年9月底,中西部22個省份有扶貧龍頭企業29822個,扶貧車間32280個。全國90%的貧困村都建有合作社,平均每個貧困村有3名左右創業致富帶頭人。通過加強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貧困羣衆生產技術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

國務院扶貧辦會同有關部門聯合開展了消費扶貧行動,截至2020年9月底,中西部地區共認定扶貧產品117574款,已銷售近1715.18億元,扶貧產品銷售渠道進一步拓寬。

面對今年疫情災情對脫貧攻堅特別是就業扶貧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採取措施解決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問題。截至9月底,全國已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2934.4萬人,是去年外出務工人數的107.5%。其中,省外務工1047.7萬人、省內縣外務工525.1萬人、縣內務工1361.6萬人。扶貧車間、公益崗位等充分發揮就業吸納能力,各地通過扶貧公益崗位共安置494.9萬貧困人口,支持貧困弱勞力半勞力就地就近就業。

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部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部完成,全國共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建成安置住房266萬多套,配套設施和掃尾工程全部完成,960多萬貧困人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擺脫了“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困境。有關產業發展、就業幫扶、社區治理和不動產登記等後續幫扶政策陸續出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政策體系逐步形成。

截至目前,全國範圍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均已基本建立。2020年3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指導意見,明確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疫情影響等引發的剛性支出明顯超過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縮減的家庭加強監測,提前採取針對性幫扶措施,防止返貧和發生新的貧困。全國共摸排出近500萬脫貧不穩定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截至2020年8月底,受疫情災情影響的55.6萬人,均採取了相應幫扶措施。

責任編輯:鄭亞鵬 SN23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