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降生便被人定价,只值一套煎饼果子的价钱,只能从世界拿走一勺面酱和一抹葱花,充其量再给你些辣椒沫和酱豆腐,再多要一丝一毫于你身上都是浪费。他和你不同,他生为康师傅极品牛肉面,鲍鱼虾仁跟他一凑都是配菜。拆开一看,你们俩都是面做的,出身不一样,去的地方不一样而已。

今天要聊的电影名为《千钧一发》,英文名《Gattaca》,是片中太空中心的名字。

影片所设定的未来社会,基因操控一个人的一切,就是通过基因的选择造出完美人,而自然受孕的十有八九是缺陷人,科技即是上帝。看似更优化了,但是由此带来的歧视却变成了基因歧视。现今社会下,仍旧存在着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歧视,人种,肤色,国籍...到了未来只不过换了个壳,依旧存在歧视。“缺陷人”永远也没机会通过努力成功,永远只能做下等工作。

我们的主角Vincent就是这样一个缺陷人。他一出生就被注定了结局,99%患心脏病的几率以及30.2岁就会死去。因为他是自然受孕的,他的基因充满缺陷。人生刚开始,就给你画了个框框,告诉你:你只能待在这个圈子里。多么可悲。大多数的缺陷人认定了自己的命运,而Vincent不甘于此,他的梦想是要当宇航员,去土星,去外太空。依他的基因,他绝无可能成为一个宇航员。相关的公司第一步就是检查你的基因,他们只需要完美人,不需要残次品。一滴血,就可以把你排除在外。现实生活中,不也是这样么?条条框框限定好,有一条不符合就可以pass掉你,而无视你真正拥有的能力。

然而,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Vincent为了他的梦想,各种努力,他对自己的完美人弟弟说:我从不给自己留后路。这样才能勇往直前。用句我们中国人的话:我命由我不由“天”,这里的“天”即是影片中的基因。

Vincent从小热爱天文,渴望成为宇航员。然而,在那个年代,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和弟弟在大海中进行游泳比赛,他是常输将军;直到高中时的某次, Vincent终于赢了,而且拯救了几乎溺水的弟弟。那天之后,为了接近梦想中的蓝天,他悄声离家,进入Gattaca,做了一名清洁工。

成绩与努力,在基因测试面前,无足轻重。直到某天,他遇见了Jerome——一个拥有完美体魄、超人智商的游泳奥运银牌得主。

Vincent 与车祸至残的 Jerome达成了交换协议——前者借用后者的精英身份,实现遨游宇宙的梦想,后者为前者提供自己的血样、尿样等,使前者顺利通过基因检测,并从前者处领取不菲的报酬,以安度余生。

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还有一周, Vincent就要升空了。没想到,太空中心出了意外,领队被谋杀。这个人,曾经竭力反对相关的升空计划,而糟糕的是, Vincent在事发现场凑热闹时,不慎掉下一根睫毛,并且,侦查部门已搜到。

Vincent 当然,是整形前的 Vincent,被视为杀人嫌疑犯,照片传播在公共网络。已经成为警察的弟弟发现,Gattaca的 Jerome,其实就是哥哥 Vincent。他们又进行了一次游泳比赛, Vincent又赢了。哥哥的人格力量,让弟弟停下了揭发的脚步。

Vincent终于走向了发射场。而这个时候,他才知道,Gattaca的医生,早已觉察到 Vincent是 Jerome的替代者,只是始终选择着沉默。

在宇宙飞船上,他打开 Jerome赠予的纸包,里面夹有后者的一缕头发,他知道, Jerome在说:“旅途中,我与你同在”。此时,地球上, Jerome准备好了可供 Vincent使用多年的血、尿、皮屑,艰难地爬进了 Vincent平日使用的清洁舱,以前从不甘于第二的他,带上了银牌,开启了燃烧按扭。火焰,包裹着 Jerome,火焰,将 Vincent托向天空……

片尾,是一段长长的旁白——“在短短的几年中,科学家就会完成人类基因工程,即绘出人类所有的基因图。我们已经发展到可以控制我们自己进步的地步。如果我们能够早些得到这些技术,下面这些人可能就永远不会出现了:亚伯拉罕·林肯(马氏综合症)、埃米莉·迪金森(躁狂抑郁症·十九世紀美国著名诗人)、文森特·凡高(癫痫症)、阿伯特·爱因斯坦(诵读困难)、约翰·肯尼迪(阿狄森氏症)、丽塔·海沃斯(阿尔茨默氏症)、雷查尔斯(原发性青光眼)、斯蒂芬·霍金(肌萎缩侧索硬化)、杰基·乔伊纳·克西(哮喘),当然,另外一个也许不会出生的人可能是你自己。”

或者,很快,我们就会进入靠基因划分优劣的年代。要技术?还是要人性?这是一个问题。当自然人成为“耻辱”的标志,希特勒算什么?生存的这个世界,已经是荒谬本身。

《千钧一发》中的 Vincent,是伊桑·霍克的表演,里面那个优秀的爱上 Vincent的自然人,是乌玛·瑟曼。当年,他们正是凭此片钟情,之后,步入婚姻殿堂。而今,劳燕分飞,令人唏嘘。人和人有不同的能力,却应该享有相同的权利。一个想方设法阻止笨鸟先飞的制度迟早要被废除。精选优良,看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优化配置手段,事半功倍,实则是一种纯粹的教条功利主义。它让最强的和最强的联合,其他人只得望其项背,怎么努力也无可奈何。这电影就是在告诉我们,机械式的挑选人才无法保存人性中的闪光点。这是个相当有趣的命题,我觉得比研究秦可卿的原型到底是谁要好玩得多。

我相信天赋,可是我不相信天赋能够以数值测定出来,有些秘密是天机,泄露了就兴味索然了。我喜欢探索发现,不喜欢别人给我的答案。结果不必在乎,最好的结果就是追寻结果。而所有这些,在我21年所受的教育中,没有人向我提起。这个逼迫人成“材”的世界,命定般的舍本逐末。

有人天生自卑,有人天生自负。亿万富翁即使是粗人一个也似乎有了自负的资本,假若一夜之间家中被偷,股票暴跌,银行冻结,顷刻变为穷光蛋,又会自卑的很了。自卑与自负是同卵双胞胎,都是靠不住的情愫。

这部1997年的电影,描绘的是未来世界,即使过去了20年多后的今天,这部影片所展示的未来感依旧很强烈,以至于两位主角年轻的脸才让我感觉到这是部有年头的电影了。伊桑霍克年轻时候真帅,还有裘德洛,真是嫩出水啊。片中两人是要扮演相似的两个人,不细看还真是有点像呢,只不过伊桑霍克更加棱角分明。脸型更加立体。老片子看的不多,反倒是近几年的片子看了伊桑的人类清除计划,前目的地,都是很棒的电影。这应该是我看的第三部他的电影,真的很不错。

五星推荐此片,佳片永远值得推荐。更何况还有那么帅的主角颜值演技都杠杠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