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专资办最新数据,2020年中国内地市场累计票房今天已经突破130亿元人民币(约合19.32亿美元)。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北美大部分影院也都经历过停业,北美大部分影院都经历过停业,有部分地区目前仍然无法正常营业,汽车影院一度成为了市场的主力,所以今年北美市场的票房统计其实也比较混乱。

根据boxoffice Mojo的数据,目前北美今年总票房约为19.25亿美元。如果按照这一数据,那么此刻内地已经超过北美,成为2020年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

不过,BOM在影院停业期间的统计数据可能不太完善,并未完整收录汽车影院的票房和部分复映电影的收入。根据另一家机构comSCore的数据,北美市场年度票房暂为20.6亿美元(该数据统计了更完整的汽车影院数据,约合138.5亿人民币),虽然还有一点差距,但随着《金刚川》的提档上映,内地市场也将很快实现超越。

自7月20日中国内地低风险地区的影院陆续复工,内地放映业也开始从疫情的巨大冲击中逐步复苏。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预热,8月21日上映的《八佰》让市场复苏节奏明显加快,内地市场在8月底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其中七夕节单日票房还突破5亿大关,当天大盘远高于北美市场本年度的最高单日表现,也就是1月18日周六当天的5760万美元(约合3.88亿人民币)。多项市场指标以及《八佰》的单片表现均显示,内地市场成为了全球复苏最成功、最迅速的电影市场。《八佰》目前累计票房已达30.9亿元(约合4.59亿美元),不仅以绝对优势位居今年全球单市场票房冠军,同时也超过了《绝地战警:疾速追击》4.2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本年度的全球票房冠军。

截至目前,北美今年共有五部票房破亿美元的电影,其中《星球大战9》和《勇敢者游戏2》是去年圣诞档上映的作品,而《绝地战警3》《1917》和《刺猬索尼克》三部影片也是在疫情影响之前上映。美国的电影院从3月下旬开始逐步开始停业,期间也有《魔发精灵2》这种在流媒体平台以及汽车影院同步上线的电影,汽车影院在4至6月成为北美市场票房的支柱。8月份,《海绵宝宝:营救大冒险》等部分影片在加拿大提前上映,北美市场的室内影院才逐步开始复工,以迎接诺兰的《信条》。不过,由于美国的疫情迟迟未能受控,观众的信心始终未能恢复,《信条》在9月上映后也未能激活北美市场。9月北美总票房仅为8160万美元(约合5.5亿人民币),还不足内地市场同期的四分之一。《信条》北美票房至今还未突破5000万美元,也远低于其在内地市场的成绩。

由于《信条》和《花木兰》两片表现未能达到预期的高度,加上9月中下旬又缺少足够体量的新上映,内地9月票房也比8月出现较大下滑,市场一度还陷入青黄不接的低迷局面。即便如此,内地9月票房仍比北美高出数倍。自9月25日《夺冠》开画当天起,内地的影院上座率限制被放宽至75%,也为国庆档的爆发做好了准备,而当时北美市场的上座率限制仍为25%至30%,至今仍未明显放宽。内地国庆档市场表现火爆,在《我和我的家乡》和《姜子牙》等国庆阵容的较好发挥下,国庆假期前四天票房分别达7.43亿、6.76亿、5.86亿和5.04亿,连续四天突破5亿大关。整个国庆假期八天产出票房39.6亿,10月也轻松超过8月,成为内地2020年票房最高的月份。截至今日,内地10月票房已超47亿人民币,在《金刚川》已经提档10月23日的情况下,本月票房超过北美市场1月的8.98亿美元(约合60.41亿人民币)也应该没有太大悬念。

反观北美市场,《神奇女侠1984》《黑寡妇》《007:无暇赴死》《沙丘》等秋冬季主力电影目前都已纷纷延期,而《格陵兰》《心灵之旅》这些不同级别的作品也将改在流媒体上线,北美市场第四季度在院线上映的新片已经屈指可数。受此影响,北美部分院线也将迫不得已再度停业。

此前由于春节档大爆发,而好莱坞年初缺乏足够多的大体量影片,内地市场曾经也在年初暂居过全球最大市场之位,但如今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好莱坞由于疫情得不到控制,本就所剩无几的大片仍在琢磨着撤档,今年全球最大电影市场的位置我们是彻底坐稳了。事实上,大部分分析机构都认为北美影市在明年暑期之前都无法全面复苏,因此内地市场还将大概率统治全球票房更长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