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貿易港”成爲連接世界的橋樑

經濟日報  本報記者 李治國

第三屆進博會開幕在即,綠地控股集團多維度服務和參與進博會。“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是服務進博會的“6+365交易服務平臺”。經濟日報記者日前在位於上海的“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看到,各個國家展館依次排開,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琳琅滿目。綠地控股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綠地貿易港已吸引來自64個國家和地區的160家企業和組織入駐,設立39個國家館,引進進口商品8萬餘件,包括食品生鮮、茶酒飲料、美妝洗護、母嬰玩具等大類,其中進博會同款商品近1萬件。

記者:“直播帶貨”從這裏走向國際,“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的魅力有多大?

張玉良: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快速復甦的中國消費市場成爲海外企業出口的重要依靠。今年4月,阿根廷駐滬總領事奧帕羅在貿易港學會了“直播帶貨”,在這裏通過鏡頭推介阿根廷“進博同款”以及當地的傳統文化、特色產品,這次直播在線觀看人數峯值爲1.5萬人次,不到1小時的直播,銷售額迅速破萬。

在貿易港“直播帶貨”,一個小小的舉措,撬動了一個大市場,這背後是“綠地貿易港模式”的國際佈局與運營水平持續提升。截至目前,超過90%的入駐客商參與過前兩屆進博會或即將參展第三屆進博會。開業至今,綠地貿易港平臺累計交易規模已超500億元,帶動綠地自身國際貿易增長超過100億元,成功促成50餘個大類近5000款進博會同款商品進入22個省份的流通市場。

記者:國際商品那麼多、中國市場那麼大,“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如何連接?

張玉良:舉一個例子。去年,我們與以色列最大鑽石零售商Caprice共同設立合資公司,開展鑽石直銷業務。雙方一改國內鑽石銷售模式,在貿易港內設立近1000平方米鑽石直銷中心,從特拉維夫直採1000餘顆裸鑽,產品覆蓋1克拉至12克拉,店內開設定製專區,由以色列技師現場進行鑽石鑲嵌,現已成爲國內現貨裸鑽數量最多、中間環節最少、定製速度最快的鑽石零售新業態。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

在今年的進博會上,我們不僅將作爲上海交易團採購商、平臺服務商對接進博會,還將依託貿易港平臺成爲進博會重要的組展商,首次組織海外合作品牌參展進博會,我們也將以此爲機會,打造更多海外名品新品的首店、首發地。

記者: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如何推動進博會溢出效應輻射全國?

張玉良:今年以來的疫情,一方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機,另一方面迫使我們加速升級提升。比如,我們及時調整海外供應鏈配置。僅今年上半年,我們就從阿根廷、巴西、烏拉圭、俄羅斯、新西蘭等10餘個國家進口近萬噸冷凍肉類,其中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南美的冷凍牛羊肉直接分銷鄭州、西安、銀川等10餘個城市。

在升級提升中,越來越多的海外企業看到了貿易港這艘大船的航行能力。比如,我們利用成熟的貿易分銷體系,將阿根廷牛肉、白俄羅斯乳粉、阿塞拜疆紅酒、瑞典包裝食品、捷克水晶製品、比利時啤酒等50餘個大類的商品分銷到22個省份,在助力客商拓展市場的同時,把進博會溢出效應推向全國。

另一方面,貿易港從上海起步,已在天津、哈爾濱、濟南、西安、貴陽、成都、昆明、寧波、蘭州、重慶、鄭州等主要城市落地。貿易港如同一艘快船,讓參加進博會的海外客商們快速進入中國市場。比如,中國瑞典商會在上海、哈爾濱、濟南、寧波等地貿易港內都設有北歐中心館,哈爾濱貿易港北歐中心館開館首月,銷售額就超過280萬元。

現在已經進入第三屆“進博時間”,我們將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加快推動貿易、產業、消費、開放升級,夯實貿易港及大消費產業的國際佈局與運營水平,爲我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作出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