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大家对于《唐雎不辱使命》这一篇文章,依然是印象深刻,截止到如今,它依然被收录在了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原版的教材当中,作为一篇要求必背的课文,也让不少学子对此苦不堪言,你可能也背过吧?

但是文章中的道理和对白也堪称为经典,比如说“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唐雎的一番正气,让秦始皇都为之色变。实际上,这篇文章算得上是古代著名的假故事了,但是不少人却信以为真。不妨让我们好好分析分析原因。

文章内容,大致讲述了,秦王向安陵君派人,要求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国,迫于秦强大的压力,安陵君只能派遣唐雎作为说客,期盼唐雎能够劝说秦王收回成命。最终唐雎不辱使命,他据理力争,面对秦王的威胁毫无惧色,成功保住了安陵国的地盘。

这一篇故事发生的年代,应该是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此时的秦国,在重用白起等一批名将之后,先是在公元230年吞并韩国,再又在公元前228年攻破了赵国都城邯郸,至此,秦国东进路上的两个对手被解决,谁也阻挡不住秦国吞并天下的脚步。

而在公元225年,秦国又攻克下了魏国,当时的安陵国,方圆不过数十里,安陵君是魏国的宗亲,凭此而获得封地安陵国,文章的背景,应该也就是发生在这个年代之下。历史上的安陵国,在魏国灭亡之后 便很快被秦国兼并,其中安陵国主等皇室,被视为“家人”,也就是魏国宗族,被迁往咸阳,进行看管。

因此这也诞生了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秦始皇和安陵君换地盘的动机是什么?如果他真的想窥视安陵国的土地,随便派遣一队强大的秦军,将其攻占下不就行了,为何还要用大近乎十倍的国土,去假惺惺的和安陵君做一笔交易呢?就算计划成功,秦始皇也要背上不守承诺的罪名,这笔买卖显然是划不来的,灭亡了赵魏韩等大国的他,更无须为一个小小的安陵国留情。

说完安陵国,我们在来看看唐雎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史料当中,关于唐雎的笔墨不多,只有寥寥数处,最大的疑点,就是他的年龄,司马迁在《史记*魏世家》记载:“齐、楚相约而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盖相望也,而秦救不至。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馀矣,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王,令兵先臣出。”魏王再拜,遂约车而遣之。唐雎到,入见秦王。”

也就是说,唐雎在秦昭王的年代,已经是90多岁了,虽然齐楚攻魏并不太确定是那一年的事情,但是它发生在魏安僖王十一年(前266年)至二十年(前257年)之间。

而到了公元前225年,结果唐雎再次出使了秦始皇,甚至拿着剑去威胁他,此时的唐雎,最年轻也至少有122岁的年纪。先不说这么久的年岁,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一个问题,但是你能够想象千古一帝秦始皇,会因为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拿着手中的剑而害怕吗?

或许有人会质疑,莫非是《史记》记载有误?答案当然不是,《唐雎不辱使命》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恰恰也是《战国策·魏策四》自相矛盾的提到了唐雎的年纪:“魏人有唐且者,年九十余,谓魏王曰:‘劳臣请出西说秦,令兵先臣出可乎?’魏王曰:‘敬诺。’”

唐雎觐见秦王的场面,也颇有可疑,唐雎作为一个小国使臣,能够和秦始皇面对面而坐,甚至让秦始皇“长跪而谢之”,本来就是一件不符合常理的事情。

而且,另外一个故事,荆轲刺秦王,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努力,将匕首藏在地图之中,结果还是失败了,唐雎又怎么能发生带剑上殿,和秦始皇侃侃而谈呢?荆轲的事情发生在公元前227年,唐雎入秦国是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在此之后更加会警惕才对,唐雎的剑也就有些不真实了。

实际上,故事的出处《战国策》,虽然被视为历史著作,然而关于它的争议性,却始终没有停止过争论,和严谨的《春秋》、《左传》等不同,战国策的思想观念,大多叙述的纵横家用智谋达到目的的故事,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更像是古代版本的心灵鸡汤。

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著名文章,均是出自这本作品,至于《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虽然故事疑点重重,涉嫌虚构,不过文辞优美,思路清晰,值得学习,这也就是为什么它能够被选入初中教材了,只不过大家千万不要将其当真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