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 周銳)中儲糧第三屆公衆開放日18日在京舉行。在此次開放日上,中儲糧向公衆展示了其如何深耕儲糧科技創新,落實“藏糧於技”戰略。

據介紹,目前,中儲糧系統已基本形成北方以低溫(準低溫)儲糧爲主、南方以控溫和氣調儲糧爲主的技術體系架構,中央儲備糧科技儲糧覆蓋率超過98%。中央儲備糧宜存率從公司成立之初60%快速提高並穩定在95%以上。中央儲備糧的綜合儲存損耗率從2%以上降至1%以內

在此次開放日上,多個儲糧“黑科技”悉數亮相。

在開放日上,中儲糧演示如何遠程監測糧食儲備情況。 周銳 攝

首先是內環流控溫技術:夏季時,當倉溫達到設定溫度時,系統自動啓動,將糧堆內的冷源輸送到倉內空間,達到降低倉溫、倉溼和表層糧食溫度的目的,倉溫控制在25℃、倉溼降低到35%以下,表層糧溫控制在25℃以下,實現了準低溫綠色儲糧。

其次是糧倉智能通風技術:糧倉智能通風技術是依據實時準確的糧情數據與氣象信息,參照智能通風數學模型及參數化的通風條件,智能選擇通風模式,精準捕捉通風時機,自動開關通風窗、通風道和通風機設備設施,實現降溫通風、排積熱通風、保水通風、自然通風等不同目的的通風作業。

在通風作業時,操作人員只需在電腦上設置通風目標值,系統內置的專家系統就會自動判斷是否通風,併發出信號控制現場通風設施設備來實現智能通風作業,直至通風結束。

這一技術能夠有效避免無效、有害、失水通風,極大降低能耗與勞動強度,降低損耗,提高經濟效益,實現準低溫綠色儲糧的特點。

其三是智能氣調技術。智能氣調儲糧技術是氮氣氣調儲糧及智能控制系統的綜合,根據糧堆中害蟲種類及數量,結合糧溫與倉房氣密性情況,自動確認充氣工藝及目標濃度,並自動開啓制氮機等相關設備,通過上充下強排與氣囊濃度維持工藝,對糧食進行氣調防治及保鮮儲藏。糧堆氮氣達到目標濃度時,系統自動關閉,糧堆進行密閉儲藏。從而達到殺蟲、抑黴、綠色保質儲藏的目的。

糧倉會根據充氮目的的不同來確定充入氮氣的濃度,98%氮氣濃度達到殺蟲,95%氮氣濃度達到防蟲,90%氮氣濃度達到保鮮儲糧。這一技術讓糧倉管理者可以在不使用任何化學藥劑,無毒、無害、無污染的情況下,以綠色環保的方式保證了糧食儲存和食用品質安全。

溫度場雲圖技術也是黑科技之一。據介紹,溫度場雲圖技術是利用計算機軟件對糧堆中溫度、溼度場等進行採集並進行多場耦合分析,通過計算機語言繪製可視化的“糧情動態雲圖”,結合倉型特徵、儲糧特性、區域環境等物理印記和信息印記進行雲圖指紋化處理,自動分析即時及歷史糧情雲圖中的鬥、箕、長線、季節線的特徵分佈,分析和預測預報儲糧狀態及變化,判斷儲糧的數量、質量的安全狀態,爲實現儲糧安全數量過程監控和質量安全管理,提供有效技術支持和工具服務。具有實時監控預警、直觀雲圖呈現、數據可追溯的技術特點。(完)

【編輯:蘇亦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