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甄嬛回宮後,果郡王未死重新迴歸的消息傳來,可轉眼已經是物是人非,果郡王和甄嬛,從甄嬛選擇重新成爲皇上的妻子時,就再也不可能。

按理來說,果郡王若能夠放下甄嬛,將曾經的事情都當作一場美好的夢境,這對他和甄嬛都是最好的結果。

可果郡王,卻選擇在甄嬛回宮後一直糾纏不清,這究竟是真愛還是作死呢?

對於果郡王來說,甄嬛重新回宮,成爲皇上的女人,就是明明自己已經得到心愛的女人,現在卻要眼睜睜看着對方投入他人的懷抱。

最開始,果郡王的表現尚在情理之中,強忍內心悲痛,成爲甄嬛的冊封使,爲她增添榮光。更是藉着盛京爲理由,躲避開甄嬛,爲了讓自己內心所受到的情傷,得以修復。

事情已經成爲定局,果郡王再努力,再喜歡甄嬛,都沒有絲毫辦法,接受甄嬛回宮的現實才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可果郡王自從盛京迴歸,反而一改曾經的賢明睿智,懂得因時機而改變。宴會之上,果郡王無論是打扮還是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顯得非常憔悴。這也就是他是皇上的親弟弟,否則任憑哪個大臣,做這樣的打扮,都會被治一個御前失儀的罪名。

既然弟弟如此憔悴,那麼身爲皇兄自然要對果郡王的狀態表示關心。對於這樣理解性的關心,最應該得到的回答是,臣弟無事,只要多休息幾日便好。可果郡王,則特意將自己在盛京偶感風寒,病了十幾日之事強調出來。

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自然是讓甄嬛對自己有着一份內疚之心,而甄嬛聽到果郡王的話,從神色上露出了一絲的擔憂之情。

接下來,皇上就開始了常見的催婚模式,果郡王則公開地向甄嬛表白,表示自己所追求的不過是莊生曉夢。甄嬛與果郡王的分手本就是因時機被迫達成,果郡王此話一出,勾引起甄嬛對於曾經美好回憶的想念,只是現今已經物是人非,甄嬛與果郡王,誰都回不到過去。

明明果郡王,一向都是個懂得隱藏鋒芒,在皇上如此多疑性格下,能夠安穩生活多年的王爺。

可一旦他遇到甄嬛之事,就大失了分寸,不僅沒有顧及自己的身份,更是沒有考慮到甄嬛的心理情感。

如果說宴會之上,果郡王的言行讓甄嬛的情緒波動不已,那麼在宴會之後,果郡王還特意跑出來,詢問甄嬛是否真的過得好,希望能夠得到甄嬛的真心之語。在果郡王的心中,自由快樂,纔是真正的好。

可甄嬛此時在宮中的確過得很好,皇上對她百般榮寵,憑藉身有子嗣,任何人面對甄嬛都得退讓一步,皇后一方對於甄嬛受寵之事,無可奈何。可以說,果郡王的這一系列行爲,沒有絲毫用處。如果甄嬛過得不好,他又能夠如何,是將甄嬛帶離宮中,還是揹着皇上與甄嬛在宮中私相授予。

皇上從來都不是傻子,若這兩件事發生其一,甄家將要面臨的是株連九族的罪責,果郡王自身也不會有一個好的結局。

甄嬛與果郡王兩人分手後,最好的辦法是兩人彼此安好,此生將這段感情淡忘。

不能夠說果郡王不愛甄嬛,從果郡王敢於將毒酒一飲而盡之時,就能夠看出果郡王是真正的喜歡戀慕甄嬛,願意爲她付出一切。只能夠說,果郡王在甄嬛回宮後的苦苦糾纏,其本質在於果郡王的愛情,是以自我的意願爲最大的意願。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對甄嬛好,可卻絲毫未曾想過他的愛情,在有些時候,帶來的不是甄嬛的幸福快樂,反而只是甄嬛無止境的愧疚之心,以及唯恐皇上發現兩人有私情的風險。真愛與苦苦糾纏,這兩個詞彙用於果郡王的身上都很適合,果郡王的性格決定了,在甄嬛回宮後,他的真愛反而更加像是苦苦糾纏。

果郡王的人生,其實並未接受過過多的挫折。母親舒太妃曾是先帝的寵妃,他也是先帝最爲寵愛的皇子。因舒太妃漢妃的身份,先帝並未選擇讓果郡王參與進這血腥的奪嫡之爭,隨着雍正的上位,他理所應當的成爲了郡王。

若果郡王不作死,一直保持着自己風流浪子的人設,他應該能夠非常好的在宮中生存。他的出身和經歷決定了,果郡王看待所有的事情,都是以自己爲標準,去看待他人。

在果郡王看來,他苦苦糾纏於甄嬛,是一種真愛的表現,他的一切言行都在不顧一切地證明自己纔是最愛甄嬛的人。可他的每句話,都像是一把把最爲鋒利無比的刀,刺破了甄嬛的心臟,讓甄嬛寢食難安。

最讓人樂道的便是果郡王天生自帶的中央空調屬性,浣碧,葉瀾依,都是果郡王這甜言蜜語之下的犧牲品。

男人懂得憐香惜玉,可以用女子的方式去看待問題,開解對方本沒有錯。可果郡王所表現出來的,是無止境的憐惜,和不懂得分場合地撩撥。

果郡王本人他並未想過招蜂引蝶,可無差別地散發魅力,導致他人喜歡上果郡王,這不在情理之中。

在某種程度上,皇上都要比果郡王專情,果郡王的愛是自我感動,是口頭上宣稱自己只愛甄嬛一個人,卻無時無刻,不用自己的溫柔之語憐惜他人。可皇上自始至終只愛了純元一個人,後宮的衆多嬪妃都像是純元某一個特點的收集。

在果郡王看來,回宮糾纏甄嬛是對愛意最好的表達,可在觀衆看來,他只不過是一步步走向作死的道路,最終一杯毒酒而亡,不得善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