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萬人豔羨的王后,如今過着流亡日子,畢生願望:帶國王骨灰回祖國

“要知道,能在困境中保持自強是多麼令人崇敬啊!”每個人這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困難絕境,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隨隨便便就放棄希望,放棄自我的人。遇到困難迎難而上,堅信自己可以挑戰不可能,可以突破黑暗,那你才真的可以迎來光明。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過的:“假如我們自己都站不起來了,別人是扶持不了我們多久的。”就算朋友願意幫助,願意助力,那也只能是一時的,不可能永遠都是有求必應的。假如我們缺乏獨立自主的意識,自強不息的品質,那就會迷失自我,變得隨波逐流。

伊朗的三位王后

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有過三任王后,和第一位王后是政治婚姻,娶的是埃及公主,18歲的埃及公主法絲亞爲了政治聯姻,千里迢迢來到伊朗嫁給一位完全不認識的男人,因爲語言不通,所以不受大家喜愛,結婚三年,生下一個女兒,因爲不是王室繼承人,所以在伊朗地位逐漸下降,再加上這段婚姻不是公主自願所爲,最終雙方結束了六年的婚姻。

第二任王后是貴族出身的索拉婭,這段婚姻在愛情的基礎上結合的,巴列維婚後搖身一變成爲暖男,帶着索拉婭滿世界撒狗糧,好景不長,婚後幾年,索拉婭一直未有身孕,這急壞了太后,求醫無果,最後診斷爲不孕,最終兩人的婚姻以沒有繼承人而結束。第三任王后,就是法拉赫·狄巴。

法拉赫的前半生

法拉赫·巴列維,婚前名字爲法拉赫·狄巴,是伊朗末代的王后,1938年10月14日出生於伊朗首都德黑蘭的貴族世家,是家中獨生女兒,含着金湯匙長大的法拉赫,從小便端莊秀氣,美豔動人,身上充滿了貴族氣息。

1957年,法拉赫前往法國巴黎留學遇到了伊朗的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兩人相差整整19歲,巴列維對法拉赫一見鍾情,爲了贏得美人心,巴列維可謂是開啓“霸道總裁”的模式,瘋狂的爲法拉赫購買各種各樣的高級珠寶。終於,巴列維抱得美人歸,兩人在巴黎相識,相知,相愛。

1959年法拉赫回國,於12月和巴列維舉行婚禮,成爲了伊朗國王的第三代王后。婚禮上,法拉赫佩戴的是鑽石王冠,上面的粉鑽石是世界上最大的粉鑽之一。後來法拉赫王后想要一頂能夠搭配衣服的王冠,巴列維就命紐約珠寶商爲小嬌妻打造了另一款王冠,這也是王后法拉赫最喜愛的王冠。

法拉赫不負衆望,先後爲巴列維國王生下了兩兒兩女,在這樣一個男尊女卑的國家,法拉赫無疑是大功臣,巴列維專門找人設計製作了各種各樣的名貴珠寶首飾,其中一條項鍊鑲嵌着180克拉的祖母綠寶石。這也奠定了法拉赫在伊朗王室中的地位,母憑子貴,巴列維國王對法拉赫寵愛有加。

法拉赫不僅是個賢妻良母,還是一位女強人,她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先後掌管過各種部門,爲國民做過很多善事。法拉赫性格和善,心繫國民,被稱作“世界最美王后”。在1967年10月26日,法拉赫被加冕爲王后,並封其爲攝政王,一旦國王駕崩,王儲未成年時,王后便可代其行使權利,直至王儲成年。這也是伊朗歷史上第一位獲得加冕權利的王后。

法拉赫的後半生

對法拉赫來說,幸福來的突然,離去的也突然。1979年1月16日,革命爆發,王權被推翻,歷年54年的巴列維王朝被徹底瓦解。巴列維帶着一家人流亡至國外,1980年7月,巴列維國王因病去世,法拉赫孤自一人帶着子女流亡到美國,可即便是長期的顛沛流離,法拉赫依然能保持王后的氣度,但凡出現在人前,她永遠保持着優雅知性。

1985年,孩子們都長大後,法拉赫獨自一人前往巴黎定居,因爲那是她與巴列赫初次相遇的地方。原本以爲日子安定下來了,誰知道,法拉赫的小女兒萊拉患上了失眠症,長期用安眠藥度日,後來在倫敦的一個旅館裏服用了過量的安眠藥自殺身亡了,晚年喪女使法拉赫受到沉痛的打擊。

日子總要過下去,爲了緩解手頭拮据的狀態,法拉赫開始撰寫一部令人深思的傳記作品,這本書爲法拉赫帶來了不低於15萬美元的酬勞。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靠自己賺的錢,拿到支票後,還特意拍照留念。

法拉赫的次子阿里·禮薩·巴列維開槍自殺,再次痛失愛子的法拉赫沒有被悲傷擊倒,而是勇敢的面對生活。晚年的法拉赫只有一個念頭,能夠有朝一日把巴列維國王的骨灰送回家鄉。

雖然沒有了王后的頭銜,但法拉赫仍然用自己的影響力做着慈善和文化事業,還多次出席國際皇室活動。

都說性格決定一切,巴列維的三位王后的經歷就完全證實了,第一代王后獨立勇敢,離婚後敢於追求自己的幸福。第二任王后膽怯懦弱,孤苦伶仃,最後鬱鬱而終。而第三人王后法拉赫堅強勇敢,即使失去了庇護也能綻放屬於自己的光彩。

法拉赫爲了生存,賣過首飾,寫過書,借過錢等等,日子一度的過不下去,曾萬人豔羨的王后,如今卻過着悽慘的流亡生活,實在讓人痛惜,可她堅強的性格卻決定着她的命運,沒有被困境打敗,沒有輕易放棄自己,運用自己擁有的一切來翻盤,用自己的毅力來書寫人生。也正是法拉赫的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個性才能在後半生不靠任何人把自己活的光彩萬丈。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爲自己而活的女人,纔是最後的贏家。

文/南宮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