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热搜不断背后,一档属于Z世代的音乐节目凭什么成为各类流行话题的制造机?

文 | 黎河

那些年,没有互联网和社交平台,也没有电脑和智能手机,很多人家听广播电台的日子比比皆是;听电台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获取与构建音乐记忆的重要途径。

互联网时代的音乐陪伴,Z世代们还能选择什么?

即将接近280期,《见面吧!电台》在把好音乐带给用户的同时,也实现了长久陪伴的承诺,真正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娱乐话题资源库。如果说,童年的音乐电台是连接年轻人与新鲜音乐的重要纽带;那么现在的“电台”则是在一系列音乐、故事和游戏的交叉中与互联网时代的观众建立起新的关系。有网友表示,这档节目帮助他们弥补了遗憾,即使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到现场,但也能让粉丝与音乐人进行线上直播互动。

网络版《康熙来了》,

音乐节目还能看脱口秀?

“还在和过去的自己battle,目前没有赢,但已经胜利在望。”Yamy郭颖的解约事件发生后不久,话题#yamy再发声#登上微博热搜,许多网友看到一段截选自QQ音乐《见面吧!电台》,只有17秒的片段。主持人一句简单真诚的关心,音乐人一句肯定坚韧的回答,再加上电台底下带着口罩抹泪挥手的鼓励……这个短短的视频为社交舆论场提供了能量巨大的讨论。

但这仅仅是话题藏宝箱里飞出的一只蝴蝶而已。《见面吧!电台》今年在微博上贡献了许多热搜,包括#yamy再发声##综艺里笑点十足的翻车现场##连淮伟新歌舞蹈版视频#等,节目被微博热搜抓取数十次,几乎每周都有新鲜有趣的话题诞生,它们当中既有娱乐时事热点,又有带来放松效果的笑点,还有全新视听体验的爽点——媒体在这里挖掘艺人各种瞬间,作为热搜素材获取流量。

加上以往节目带来的话题,无数个热搜让电台一方面成为娱乐圈各类现象的缩影,一方面又从热点中找到话题与嘉宾们进行及时的回应。在综艺节目大片化的当下,这种快速、真实又持续的回应,正在为音乐圈与更大范围的社交娱乐圈互动提供渠道。

有网友评论,“好像网络时代的《康熙来了》!”源源不断的话题制造机,既让粉丝在这里寻找艺人们的人生碎片拼图,进行着UGC内容的再生产,也让艺人们能够从话题的多次发酵中获得更多关注,从而让音乐实现真正的传播。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很大的原因在于节目无剧本无人设,在意料之外诞生话题,让故事自然发生。“《见面吧!电台》的节目形式的观感很舒服,唱唱歌,聊聊天,和粉丝互动一下,看起来也比较轻松。”而这种接地气的社交属性,也成为节目的底层逻辑,真实、真情和流行,这档节目不仅成为娱乐圈话题的藏宝箱,也成为听众情绪和故事的出口。在豆瓣客户端,网友表示,忙碌一天过后用这样温暖的节目卸下疲惫,感觉真好。

对《见面吧!电台》来说,实际上开启的是一种对音乐本身予以足够尊重和平视的模式:让更多值得被发现的音乐走进电台,走上热搜,也走近听众。通过电台见面访谈的方式挖掘了音乐背后的故事和话题,再通过互联网视频、音乐平台以及社交平台热搜让歌曲进一步落地——至此,一个新音乐宣发的生态链被缀连了起来。

不间断音乐聚会玩起来,

这里没有陌生人

几百期节目、近千名嘉宾,《见面吧!电台》带着流行、说唱、民谣、R&B等不同风格类型走进了电台中,正是这种多样性为当前文娱市场不断输出更臻成熟、健康的流行文化的同时,也在打开更多关于音乐人的可能。张哲瀚在节目中分享到,自己在说唱、电子和摇滚等层面都进行了尝试。“我很喜欢现场,一旦鼓手、乐手跟着你一起动,肾上腺素就会激增。”

即使在同一个舞台上,也可能出现完全不一样的风格碰撞,比如王菊凭借新曲《ROLLER COASTER》Live舞台,一展欧美嗓音slay全场后,我们又流连在宋秉洋和任贤齐带来的吉他弹唱《心太软》《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浪花一朵朵》回忆杀中,还未等青春的柔光散去,周觅和孟佳联系互怼,又二倍速翻跳《无价之姐》,引得现场笑声不断。

相较于传统音乐节目十足的竞技感和表演性,《见面吧!电台》则将音乐人们真实、碎片化、甚者稍显粗砺的生活状态直接呈现出来,这里更像一场家庭聚会,好友三三两两,没有音乐的界限,只有灵魂的相触。

除了上面提到的每期节目中对热点新闻的实时回应,还包括根据话题与现场粉丝进行游戏互动,乐评人点评、电台公开课等都在不断升级变迁,直到现在的音乐live舞台,让这里变成一个组合式玩法的音乐空间,也成为娱乐圈新热点的首发地。

当舞台与电台融合在一起,我们看到原本那些遥远、陌生,甚至有点冷酷的音乐人,也会为了创作琐事烦恼,也会与队友朋友温情互动。他们与屏幕前、赫兹外的我们真的“见面”了,亲近与陪伴将距离与差异祛除,取而代之的是共同听音乐、聊音乐、玩音乐的在场感和参与感。一段表演、一个电话、一次游戏,在见面的不知不觉间,这档节目也将快乐和温暖输送给每一位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艺人大部分是全开麦live,全开麦的意思是音乐只放伴奏,麦克风全部打开。对于这档以“见面”互动为核心的节目来说,一方面,这种选择从技术上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挑战,直播且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从未打磨过自己的声音,贸然登台全开麦,那结果必然是留下音乐车祸现场。尤其是一些唱跳形式的快歌,相当考验歌手的气息控制,肺活量和呼吸节奏。

另一方面,音乐live更像是一个精神符号,表明这些音乐人敢于表现自我真实的状态,也只有这样真诚直接,甚至略带噪点的声音,才足够动人。全新的“音乐live舞台”更营造了现场感和对话感,仿佛是朋友围炉而坐,即兴而唱歌,让大家能够一会聊一会唱,音乐纯粹的光芒让这档节目即使身处流行之中,但又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自身的态度和价值。

要多样的互动,

更要长久的陪伴

长期以来,音乐节目对于新歌的推广缺乏延续性,打歌综艺在这两年虽然此起伏彼,但大多没有坚持下去。音乐行业在从传统唱片业转向互联网业态的过程中,也不可能总是消费电视时代存量的版权音乐,或者任由单调无趣的歌曲霸屏洗脑。

如何积极用互动思考增量的问题?《见面吧!电台》一方面精准地抓住了“声音”作为一种最具流动性和伴随感媒介的特质,把音乐和故事做到极致,让粉丝和用户的最大程度感到“陪伴”带来的满足;另一方面又洞察到互联网时代所需的娱乐精神,在#粉丝沙雕喊话##明星采访中的虎狼之词#等话题中助推音乐和音乐人的出圈。在挖掘故事,回应热点中,他们有机会唱自己的歌曲与情感,听众也进一步了解有关音乐背后的故事。

这是《见面吧!电台》的真正价值:因为它呈现了音乐更完整的形态,让每一首歌不仅仅是听过一遍那么简单,而是发自内心地去感受音乐背后生命的力量——这个过程长期来说也能够整体性提升大众的音乐审美。

从最初的线上为音乐助力,到切实落地与用户深度互动,《见面吧!电台》帮助实现了许多音乐人渴望被听见、被看见的愿望,也将发散出更自觉的,让人主动去理解不同音乐、感受不同人生的社会内涵。

对用户和粉丝来说,每一期由各种主题串联起的音乐和人物有利于他们更省心地接触到自己想了解到的音乐;从音乐人的角度出发,《见面吧!电台》这样极具即时互动的平台不仅带给他们发布新歌的渠道,还通过对热搜话题的回应形成一个提升音乐声量的良性生态。

而从QQ音乐平台的角度看,有关“音乐”的版图也越来越大。基于年轻用户需求的洞察与引领,平台也通过《见面吧!电台》这样的节目尊重个性化表达,加强创新力度,直击更多音乐链条中的空白点。随着Z世代的规模扩大与审美成长,光成为一个音乐内容提供商是远远不够的,能够让更多年轻用户寻求到话题讨论、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似乎才是音乐平台未来应该去开拓的。而我们看到,QQ音乐正是这种先行者。

打造新歌宣发生态,而且长达几年持续的互动,也让优质音乐得以规模化地被看见。正如有网友也见证了这样的变化和坚持:“是这个节目三季的观众,每年都在升级,每年都是熟悉的雪花,希望节目可以一直做,可以一直陪伴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