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和我的祖国》取得票房和口碑双赢之后,这种由多个导演、多个短片组成一部电影长片的形式开始受到了电影制作商的欢迎。

特别是对于主旋律电影作品而言,采用这种形式创作的电影作品,能够让观众在同一部电影作品中感受不同风格故事带来的独特体验,看到更多的明星大腕以及导演匠心。

同时同一部电影分成数个短片,每一个短片又由不同的导演参与执导,这就使得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明显的对比,也激发了导演和主创团队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用心。

如果说去年国庆档制作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在叙事和人物塑造还显得有些僵硬,那么今年国庆档上映的这部《我和我的家乡》不仅在整体叙事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在主题契合和人物塑造上也别具一格,对家乡的种种情感描摹与喜剧的主题模版几乎称得上是天造地设。

主旋律电影作品的尴尬和突围

一说起主旋律电影作品,几乎所有观众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摇头,长期以来,主旋律电影作品一直不受许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观众的待见。

因为在他们看来,所谓的主旋律就是表现革命题材和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作品,而这些电影作品在叙事模式和人物塑造上几乎千篇一律。

毫不夸张的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主旋律电影作品拍摄和制作的模式几乎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不仅叙事模式和表达方式上丝毫没有创新,甚至还存在强行煽情的电影情节。

从这个角度来讲,与其说观众反感的是主旋律电影,倒不如说他们所反对的是这种千篇一律、保守老套的制作套路。

主旋律电影大片其实并不是中国特有的产物,几乎每个国家都会存在通过影视作品、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来进行价值观宣传。

特别是我们如今常常看的好莱坞大片,那些天马行空的星际幻想,那些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那些浴血奋战的美国士兵······这些角色和场景无一不凸显出美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价值观念。

可是当我们的主旋律电影作品和如今的好莱坞带有极强思想宣传性质的商业大片进行对比时就会发现,好莱坞电影的思想价值宣传并不是电影的唯一核心,怎样为观众讲述一个好故事才是电影真正需要做的。

所以一部商业和口碑取得双赢的好莱坞大片,几乎从来不会出现直接进行价值观解说,比如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情况。

更多是通过主人公的见识、经历,以及最终抉择和故事结局来引导观众进行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虽然整个过程存在引导性,但是依旧给观众保留了一定独立思考的空间。

反观我们的主旋律作品,主创团队几乎从一开始就向观众明确了这是个什么主题的故事,甚至通过人物设置和线索预留使观众不再纠结于故事究竟想要表现怎样的一个主题,而是去感受故事情节,并产生所谓的情感共鸣,沉浸在电影刻意营造的煽情氛围之中。

即便是在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国》中,这种长期以来积淀的叙事套路依旧在电影中有较强的体现。

不过《我和我的家乡》则一反常态,它在《我和我的祖国》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了通过小人物视角以小见大来表现宏大主题的创作思路,并不再拘泥于采用严肃叙事风格,而是完全采取了喜剧的创作模式。

虽然电影依旧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其毕竟为我国的主旋律电影作品创作突出重围,开辟了全新的路线和方向。

采用小品叙事的好与坏

相较于《我和我的祖国》的严肃隆重,《我和我的家乡》从电影名来讲就十分的接地气,而从电影内容进行深究,就会发现几位导演都巧妙地利用了小人物视角和丰富的喜剧元素,以小见大地为观众呈现了数段简简单单,同时又感人至深的家乡故事。

客观来讲,《我和我的家乡》中的五个故事各有千秋,并且都在家乡这个大主题上,做出了各自的延伸探讨。如果非要对电影的几个部分进行排序评价的话,排在第一的自然是《北京好人》无疑,其次是《最后一课》,然后依次是《回乡之路》、《神笔马良》以及《UFO》。

由宁浩执导,葛优主演的《北京好人》延续了去年《我和我的祖国》中北京大爷张北京的故事。

虽然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缺点,但是内心深处始终保持着纯真与善良的张大爷上次为了帮助一个汶川来的孩子舍弃了自己的奥运梦,这一次他又做了一件好事——费尽心思地为自己的表舅看病省钱。

有过多部成功商业喜剧电影制作经验的宁浩在这部作品中一如既往地保持了稳定发挥,虽然相比当年的《疯狂的石头》、《心花路放》而言,完全采用单线叙事的《北京好人》在故事复杂度和人物多面性刻画上少缺了很多惊喜之处,但是在有限的叙事空间和自由发挥度中,宁浩依旧利用台词、角色身份互换和肢体动作等使整个故事始终保持了极强的戏剧张力。

《北京好人》作为《我和我的家乡》的开篇故事,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之后几个故事单元的整体基调,喜剧元素的巧妙运用、戏剧化的情节转折以及各种包袱和段子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完全可以将《我和我的家乡》看作是一部在影院中播放的小品串烧。

选择这样的故事表现形式有好有坏,就拿《北京好人》来讲,好的一面是通过运用小品的叙事风格,整个故事显得极为凝练。在人物看似不经意间的台词和动作中,情感与主题也同时得到了升华。

当然在细节刻画和情节转折上,电影依旧有许多不足之处。

比如说故事开篇,在制造出喜剧效果之后,扔进垃圾桶的存折便没有了下文,粗略观看之下还好,但是深究起来,这样一个对整个故事发展重要意义的物件,在戛然而止的镜头中就此打住显然有些说不过去。

另外,作为一部合家欢的喜剧作品,在剔除了反派角色、悲剧性事件等一系列能够制造故事转折,产生戏剧性效果的动力点之后,完全采用小品的叙事模式使得整个电影故事缺乏张力和不可预知性,甚至过于套路化。

家乡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一生难忘的回忆,在外人看来自己的家乡或许平淡无奇,但是成长过程中在此度过的日日夜夜,走过无数次的街道,随风飘扬的柳树,以及那些永远停留在此处、停留在过去时光之中再也无法寻回的亲人与故友,正是这些无比特殊的存在使得家乡对于每一个人都有着无比特殊而重要的含义。

《我和我的家乡》作为一部主旋律作品,每一个故事几乎都有着明确的时代主题和思想观念,但是既然电影名中有家乡这两个字就必须在本身的主题之外同时保留有抒发家乡情怀的部分。

总的来说,《我和我的家乡》的五个故事单元虽然主题、角度和风格不尽相同,但是还是紧扣住了家乡这个大的命题方向。

同时为了呈现出地域间差异和丰富的家乡情,主创团队还煞费苦心地为五个故事单元分别挑选了独具特色的家乡背景地,从东北农村到贵州大山,从现代都市到荒漠绿地······单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主旋律国庆献礼电影的《我和我的家乡》无疑是优秀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