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长假结束,国庆档各大领域的成绩总结也纷纷出炉。或许是上半年大家在家憋太久了,终于在双节期间集中爆发,迎来“报复性”消费潮。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铁路发送旅客12687万人次,婚庆用品租售靠“抢”,吃饭前面有4000桌排号,爬个山都被堵在半路上,国庆档全国电影票房近40亿元,近1亿人次观影……

今年国庆和中秋档期重合,是7月20日电影院恢复营业后,首次迎来的大档期。今年国庆档票房成绩备受业内瞩目,总票房达到39.5亿,低于2019年44.66亿的国庆档,但超过了2017年和2018年的国庆档成绩。

国庆期间在映电影并不多,才十来部,其中还包括了延期密钥的《八佰》,以及复映经典《菊次郎的夏天》(1999年电影,国内首映),新片有《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夺冠》(原名《中国女排》)、《急先锋》、《一点就到家》等。从网络热度来看,《我和我的家乡》最受关注,甩开其他影片一大截,《姜子牙》、《夺冠》其次。《一点就到家》10月4日才正式上映,当天刘昊然、彭昱畅等参演人员都发文宣传,给这部影片带来了不少热度。

整体而言,整个国庆档电影的热度趋势是往下走的。

这在整个国庆档中,票房前三的影片分别是《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和《夺冠》分别收获了18.7亿、13.8亿和3.6亿票房。这三部影片就贡献了总票房的90%以上。而从春节档改档至国庆档的动作片《急先锋》,及青春励志轻喜剧《一点就到家》,只收获了1.5亿和1亿的票房,票房并未达到预期。

国庆档电影票房整体趋势与网络热度一样也是往下走,《姜子牙》的下降趋势尤为明显,3日即被《我和我的家乡》反超。该片是去年爆款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同公司制作,被各界寄予了厚望,仅从票房来看显然不及观众预期。

《姜子牙》票房相对爆冷,或许可以从网络上的情感趋势看出端倪。《姜子牙》在国庆期间的网络好感度徘徊在60%-70%,低于其他几部电影的均值。该影片在豆瓣评分从一开始的7.4跌到了7.0分,远低于前辈《哪吒》的8.4分。不少网友认为,这部电影虽然画面精美但是剧情拉胯,甚至有人表示“看不下去”。

《一点就到家》网络好感度是几部电影起伏最大的,而且上映当日达到最低值。根据识微商情系统数据显示,《一点就到家》上映当日中立情绪占比比较高,说明持保留态度者不少。国庆档电影市场头部效应明显,《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夺冠》三者已经吃下了绝大部分观众,那么,走进影院看《一点就到家》的观众势必是少数。但是,该影片体现了当代青年们的“社畜”日常,引发了年轻群体的共鸣,上映第二日网络好感度上升。在口碑带动之下,首日上座率10.9%,10月7日上座率17.3%。

国庆档之后的喜与忧

八天的国庆档,近亿人次观影,略低于2019年的票房数据,意味着观众对观影这种封闭、聚集性文娱活动的恐惧已降至最低,充分提振了从业人员的信心。毕竟,观众不敢来影院,无论是片方还是影院都将难以把握影片上映节奏。

另一方面,因为上半年的“黑天鹅”,各大剧组停摆,这也导致内容供应有点跟不上。而《黑寡妇》《尼罗河上的惨案》等引进大片也表示继续延期上映。国庆档期之后,影院有种无片可排的窘迫感。

此外,资本市场也似乎对电影业前景充满着不确定。截至10月9日收盘,《我和我的家乡》第一出品方北京文化,报收7.99元,下跌4.31%;《姜子牙》主出品方光线传媒,报收14.40元,下跌13.57%;《夺冠》出品方欢喜传媒,报收1.37港元,下跌0.72%;《急先锋》出品方中国电影,报收14.11元,微涨0.14%,疫情前该公司主要营收来源是发行业务;《一点就到家》主出品方阿里影业,报收1.15港元,下跌3.36%。

不过,国庆档超预期落下帷幕,至少说明了“寒冬”已过,国内电影市场正在加速全面复苏。或是受国庆档成绩鼓舞,内地电影市场掀起了一波定档小高潮。《唐人街探案3》《新神榜:哪吒重生》、《晴雅集》、《除暴》、《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人潮汹涌》、《紧急救援》、《赤狐书生》等一批影片接连宣布上映计划,其中不少影片选择了大盘亮眼的春节档,届时观众们将迎来新一轮影视盛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