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引發思考 頂崗實習“求變”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李娟已經在幼兒園就業。學校供圖

回憶起今年實習、找工作的經歷,家住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老君鄉謝梗村的李娟覺得“一波三折”。

原本,根據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安排,李娟需要在今年2月開學前趕赴北京一家幼兒園實習,但在當時防疫形勢下,不要說出省,就連出村,李娟都做不到,這讓她有些措手不及。

李娟父母在家務農、哥哥務工,一家人咬緊牙關,好不容易培養一個大學生,眼看就要找工作了,忽然“出了岔子”,李娟和家人都很着急。

同一時間,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國際會計與財經管理專業應屆畢業生何雯莉也遭遇煩惱。宅家期間,她沒少擔憂就業的事。“今年實習、找工作時間被大大‘壓縮’。用人單位比較看重應聘者的實習經驗,我在找工作中沒少碰壁。”

今年3月開始,她在各大招聘網站上“瘋狂”投遞簡歷。看到一次次簡歷被查閱,但因“相關經驗匱乏”被拒絕,她越來越焦慮,甚至懷疑自己找不到合適的實習、工作。

好在學校及時開設職前培訓課程,教師線上線下指導修改簡歷、模擬面試過程,經過4次一對一課程,何雯莉熟悉了找工作的技巧。今年5月,她終於找到了心儀的工作。

頂崗實習是職業學校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是提高學生職業素質能力、實現與崗位要求之間“零”距離的重要途徑。往年3月4月,職業院校學生一般都在頂崗實習,這也是企業招聘的黃金時間段。今年,由於疫情,大部分職業院校學生實習“暫停”,部分企業崗位需求減少。

再加上學生對疫情下的就業形勢認識不足、個人能力與企業需求之間存在矛盾、就業競爭激烈等因素,無疑增加了學生的實習、就業壓力。疫情對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影響幾何,師生如何應對破題,實習模式是否需要進一步調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進行了深度採訪。

緊急調整:線下應變與補救

據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副院長李建成回憶,疫情伊始,學校便緊急召開工作會議,安排部署畢業生頂崗實習和就業工作,確保“一生一卡”臺賬和“一對一幫扶”機制不間斷。

經溝通,學院招就處幹事童昕知曉了李娟的情況,她一方面安撫着李娟的情緒,同時又將李娟的情況反映給了學院。老師們當即聯繫了一家位於蘭州市七里河區的幼兒園,確定開園後接收李娟實習。如今,李娟已在此就業。

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實習指導老師侯倫元介紹,根據疫情形勢,學校首先確保2017級學生健康安全,組織輔導員、班主任、實習指導教師採取“人盯人”措施,摸排實習動態。

最大的挑戰來自於今年即將實習的444名2018級學生,面對比上一級多出近一倍的學生數,要遴選優質的實習單位、崗位,時間緊、任務重。“一些合作企業產量下降,用人需求減少,這也給工作開展帶來困難。”侯倫元介紹,5月返校後,學生還有一個月的綜合實踐課要上,學生容易產生急躁、焦慮情緒。

該學院及時應變:擴大合作範圍,舉辦線上宣講及小範圍線下面試,均安排在晚上或週末進行,根據學生時間“錯峯”面試。有時,一場面試持續幾個小時,教師們放棄休息,一直陪伴、答疑解惑。最終,15家大型製造型企業爲學生提供了契合度較高的實習崗位。

連日來,侯倫元一直叮囑學生:“調整心態,抱着學習的態度參加頂崗實習,增加對企業的認同感,爭取實習後留在企業。”

今年,甘肅省平涼市軌道運輸職業培訓學校軌道專業學生的實習也遭遇困難。該專業學生大部分在地鐵或高鐵實習。這些地方人員集中且人流量較大。校長王繁榮坦言,頂崗實習能幫助學生增強對社會現狀的瞭解,激發對從事職業的熱愛,但考慮學生安全,疫情期間,學校對實習工作做了不少緊急調整。

該校及時調整實習地點,避開疫情高風險地區,組織經驗豐富的教師前往新實地點考評,打磨應急預案,並向家長解釋情況。“一些實習單位效益受損,提供給學生的實習薪資較去年要低,我們也反覆溝通。”他同時意識到,未來要建立更多的實習點,將實操訓練貫穿到整個教學環節中。

線上突圍:雲招聘成了香餑餑

6月,隨着一輛輛滿載學生的大巴車駛離學校,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畢業生頂崗實習招聘結束,來自汽車檢測與維修等三個專業的423名學生前往50家企業的932個專業崗位實習。

“真是打了一場漂亮仗!”該學院實習指導教師張志剛感慨,疫情主要影響2018級學生實習進度,相比去年,他們實習時間延遲了一個多月。

該學院果斷採取線上招聘,對參與企業資質進行審查,最終敲定長期合作的50家企業在釘釘上直播。“教師提前和學生溝通,告知線上求職的要點和溝通技巧,指導學生PPT、簡歷製作。”張志剛感慨,企業也很負責,線上和師生一起商討實習待遇、培養計劃。

“雲招聘”也給張志剛帶來新啓發,“教師一定要學習互聯網思維。就拿汽車檢測專業來說,車型更新換代快,新技術不斷湧現,教師只有不斷提高在線學習和教學能力,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才能主動引導學生適應變化”。

疫情發生至今,很多職業院校尋求線上“突圍”,“雲招聘”“雲就業服務”成爲新選擇。

旅遊業受疫情衝擊較大,影響了合肥職業技術學院經貿旅遊學院旅遊管理等專業的實習安排。

“去年,學院新增了長三角地區的酒店作爲實習點。近段時間,我們一直了解酒店行業復工情況,派教師上門,或是線上通過視頻、照片瞭解。”該學院院長趙紅介紹,2月初,學院行政管理人員全部到崗,和班主任、輔導員一起線上蒐集學生學習情況和實習、就業意願,線上開設116門課程。

學院同時引導畢業班學生參加“雲宣講”,在線上和企業先接觸。趙紅觀察,好幾回“雲宣講”時,出現實習單位“搶人”的現象。很多企業拋出獎勵條件來吸引學生,還有企業在面試時就拉了QQ羣,邀請學生進一步溝通。

“旅遊業遭遇寒冬,同學們一定要練好內功。爲有序參與頂崗實習做準備,成爲企業有力助手。”疫情期間,學院老師還在線上開講座,講解就業形勢及政策。抓住一切機會,在線上做文章,“搶”時間保實習、就業。

趙紅介紹,目前,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班所有學生已經找到實習單位,和安徽飯店合作的校企“訂單班”學生也已上崗。

創新思路:線上搭起“仿真操作”課堂

同時,也有不少職業院校試水線上實習教學。

多虧了線上培訓,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談孝棟“宅”家期間也沒落下實踐學習。企業文化、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施、幼兒園體智能課程設計……2月10日,他就與其他4名同學,接觸網絡實習課程。還未入職,他對今後工作內容就有了大致瞭解。6月幼兒園開學後,正式開啓頂崗實習的他由於業務熟練、表現出色,順利入職。

談孝棟的經歷,與不少學生如出一轍——因疫情被阻礙的實習腳步,藉助互聯網踏了出去。

受疫情影響,內蒙古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大三學生頂崗實習時間推遲了近3個月。3月到6月,該學院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學生白黎明每天要在線上學習6小時的頂崗實習課程。他說,線上平臺通過3D虛擬技術對場景和設備進行還原,他可以在線進行仿真操作。

線上上課時,白黎明能看到模擬的工作場景,他首先選擇穿戴好勞保用品。隨後,課程會彈出“任務清單”,白黎明需一步步完成操作,如檢查泵運行狀況、冷物流罐運情況。緊接着,界面會顯示具體要進行哪些操作,還會評估學習收穫。

當前,白黎明在呼倫貝爾金新化工有限公司實習。他告訴記者,“進廠實習時,每個機器我都比較熟悉。”通過反覆觀看線上課程進行仿真操作,白黎明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流程。

但白黎明也覺得線上實習有“距離感”。此前上實訓課時,同學們有不懂的地方會隨時提問,老師立即解答。“但是線上上課和老師的互動比較少。”他表示,屏幕裏的設備看得見摸不着,因此在線下操作中,還是遇到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該校化學工程系教科研辦主任於彭介紹,學生不僅線上實習,還利用暑假去企業參觀學習。“我們還推進現代學徒制訂單培養工作,與企業簽訂協議,滿足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需求。8月中旬,兩個專業共52名學生已陸續到對口企業實習。”

合肥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也採取線上“急救”。該校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孔健介紹,頂崗實習中,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前往幼兒園或幼教機構擔任實習配班老師,協助保育員工作。因爲疫情,幼兒園、教育培訓機構停業,學生在家乾着急,還有一些原本有簽約意向的用人單位無奈“反悔”。

對此,該校聯合相關公司搭建線上教育平臺。“日常教學中,我們就嘗試線上、線下結合,因此,常規課程資源都是現成的。我們專門增加頂崗實習模塊,上線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新創業課程,模擬講解在幼教機構、培訓機構的工作職責、過程,讓學生跟上進度。”孔健介紹。

“由此看來,推廣‘全實踐’理念很重要。我們學生從入校起到畢業,至少前往幼兒園60多次,每個階段實習側重點都不同。在頂崗實習階段,多側重如何和家長溝通,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融入常規工作。”他呼籲,高職院校應推廣更加合理、靈活的頂崗實習模式,畢業生也應調整心理預期,抱着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考慮通過多種途徑完成實習、就業及學歷提升。

要想習得技能,還得“真刀真槍”

後疫情時代,對於頂崗實習“觸網”的優缺點和前景,多方各有見解。

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處長田朝暉支持線上實習。他認爲,藉助線上平臺技術手段,更好地實現了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之前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如何高效監督管理學生一直是困擾教師們的難題。現在通過線上平臺,對學生的頂崗實習管理變得便捷、科學、有效。”

他補充道,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期間,需要在平臺上完成簽到打卡任務,老師可以查看學生的簽到情況、實習實訓作業完成情況。此外,平臺還會根據學生實習的綜合情況進行評分。

重慶師範大學職教師資學院副教授袁瀟有不同看法。她認爲,線上指導學生實習,難以完全達到實際效果,猶如“黑板上開汽車”“隔着屏幕學實操”。她表示,線上教學的新做法可以探索,值得鼓勵,可作爲輔助手段,但真正的技能習得,需要線下“真刀真槍”的練習、摸索、試錯和手把手傳承。

她還建議,高職院校應儘可能爲學生提供專業技能訓練的線下實習實訓平臺,再輔之一線上實訓及管理、教學、反饋、追蹤系統,將學校、企業、學生緊密聯繫起來,全方位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和實操水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綜合能力,有效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豪 見習記者 石佳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