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全球唯一一個橫跨兩洲、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過去有過和它領土範圍相匹配的時期,也有過被西方國家遠遠甩在身後的歲月。而且在近五百年中,是在各國當中不多的嘗試過多種制度的國家。

大約在10000年前,俄羅斯就有了人類活動的足跡,他們的主要是以狩獵採集爲生。又過了大概6000年,人類來到了第聶伯河並在此定居了下來,開始採取種植和馴養家畜的生活方式。大約1000年前,印歐語系的一個分支金麥里人來到了這片土地,帶來了先進的鐵器文化,陸續而來的有操伊朗語言的斯基臺人、薩爾馬特人以及希臘人等,他們帶來了自己的伊朗、希臘文化。公元200年左右,波羅的海地區的哥特人向東南方向侵入,接着又有匈奴人、阿爾瓦人、可薩人斯拉夫人等都踏入了這一帶。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俄羅斯這一帶,民族關係是多麼複雜,如果建立的帝國處理不好這些關係,帝國就很難建立一個穩固的統治,導致蘇聯解體的其中一個原因很難把民族關係排除在外吧!這讓我想到了中國,中國有56個民族,幾千年來,這麼多民族能夠和睦相處,共同接受中原文化的統治,不得不承認中國人高超的治國之道。

882年,基輔誕生,這是俄國建立的第一個王國。當時,基輔並沒有把發展方向往西方拓展,而是和拜占庭建立起經濟、貿易往來,使得拜占庭的禮儀、文學、藝術、法律等文化影響了基輔羅斯,特別是從拜占庭傳入的基督教(教會分裂後是東正教)滲透到了基輔羅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拜占庭的先進文明武裝下,基輔羅斯相對那些落後的部落進步不少,國家力量也更爲強大,所以它後來把可薩人等都征服了。11世紀,基輔羅斯的勢力範圍包括從波羅的海到黑海及從奧卡河到喀爾巴阡山脈,具體爲俄羅斯西部、烏克蘭、白俄羅斯等。1054年,國王雅羅斯拉夫去世,臨死前把國土重新分給了他的兒子,他的後代彼此爲爭奪土地,給基輔造成了持久的內戰,致使基輔元氣大傷,直至1240年被蒙古人所滅。

蒙古人雖然征服了基輔羅斯,但是他們基本上是統而不治,每年只要求各地上交貢品,並沒有建立統一王朝。因此羅斯被分裂成了幾股勢力:波羅的海一帶的諾夫哥羅德王國、基輔西南部的沃里尼亞和加里西亞、基輔東北部的弗拉基米爾—蘇茲達利王國,這幾股勢力之間衝突不斷,最後由東北部崛起的莫斯科王國擺脫蒙古後,又在1505年一掃羣雄,結束諸侯割據局面,完成統一大業。莫斯科王國在15世紀下半葉的伊凡三世當政時期,仿效拜占庭模式設計了一套本國宮廷儀式,其中有涵蓋採用“沙皇”頭銜,施行專制。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爲沙皇后,以後沙皇就成爲歷任國王的稱呼,當伊凡四世去世後,俄國的領土已經擴張到了西伯利亞。

在莫斯科王國統治期間,彼得大帝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位爲俄國開創新時代的具有雄才偉略的沙皇,他在1682年十歲繼位,十二年後開始執掌大權。他的一生,不僅親自去到西方旅行、學習,還持續派遣青年到荷蘭、意大利、英國、法國等國家留學深造,向西方國家學習造船、航海、文學、教育等先進技術和文化,同時也仿照西方模式組建軍隊……以至於可以這麼形容:從服飾穿着、曆法、教育、航運、農業、工商業等方面都在和西方接軌。正是這些先進文明的引入,對舊文明的改革改變了俄國的方方面面,使得俄國的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彼得一世率領軍隊在18世紀初打敗了瑞典,獲得了波羅的海沿岸的愛沙維亞、拉脫維亞等省份,把這些區域佔領後,俄國就可以直接通過波羅的海加強與歐洲的經貿、文化交流,對促進俄國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彼得大帝1725年去世後,俄國與英、法等歐洲強國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差距日益縮小。接下來進一步令俄國壯大的非數葉卡捷琳娜大帝不可,她自幼深受法國啓蒙思想的影響,1762年登上沙皇之位後,根據啓蒙思想對俄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召集立法委員會、組建新的地方政府系統、經濟上推行自由主義取代過去的重商主義……通過這一系列改革,經濟得到發展、體制更爲健全,思想文化更加先進。18世紀七八十年代土耳其在和俄國的征戰中被擊敗,版圖擴張到大高加索山脈和克里米亞,又在九十年代參與肢解波蘭,得到立陶宛和烏克蘭。此時俄國已然成爲在歐洲佔有一席之地的強國。

19世紀初,歐洲的革命蔓延到俄國,掀起了農奴解放運動,另外工業革命的產生使得工商業的發展對地主造成了重大打擊,落後的生產方式完全不適應先進生產力的要求了,迫於壓力,亞歷山大二世於1861年簽署了“解放農奴宣言”,農奴解放後,爲工廠提供了大批勞動力,孕育出了逐步發展壯大的工人階級這一社會羣體,可是在封建專制統治下的工人階級處境十分艱難,爲了改善生活條件,人民被迫起來反抗沙皇統治,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列寧領導工農紅軍在1917年推翻了還在要求參加“一戰”的封建政權,建立起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新建立的蘇聯把金融、交通運輸、大型工廠等全部國有化,保持對國家經濟的控制,通過列寧的“新經濟”政策,經濟基本上恢復到了“一戰”前的水平。1927年,斯大林上臺,第二年開始推行計劃經濟,中央高度集權,大力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與軍需相關的工業,搞農業集體化……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到40年代,加盟共和國增加到了不少於11個:俄羅斯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烏克蘭、白俄羅斯、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以及五個斯坦國。20世紀中葉,蘇聯的綜合國力足以與美國匹敵,雙方開啓了“冷戰”的較量。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魯曉夫上臺後,推行了七年計劃,農業得到重大進步,生活必需品得以豐富、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到了勃列日涅夫和戈爾巴喬夫上臺後,經濟下滑,軍備競賽的的開支十分龐大,給蘇聯的財政造成沉重負擔,戈爾巴喬夫爲緩解經濟危機,實行民主化,給企業和地方放權,甚至從意識形態領域把黨的領導從憲法中刪除,導致中央的權力減弱,各地方的權力增強。各民族擁有了更大的自治權後,紛紛要求從衰落的蘇聯獨立出去。1989來開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國家獨立,1991年葉利欽當選俄羅斯總統,脫離蘇聯,12月接管蘇聯政府各部門,取締蘇聯共產黨,從此,蘇聯退出歷史舞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