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峯

說回爾冬升,他在香港影壇浸淫多年,個性、風格都特別明顯,再加上香港綜藝節目一向心直口快,敢說敢做,所以他就成了本季《演員請就位》最大的變數,面對內地年輕演員,他會直接犀利地指出問題,不怕得罪人,更不怕得罪所謂流量明星的粉絲,從內地影視圈的發展來看,直接點出演員的問題要比怕得罪人更重要。

不過從節目的設置來看,讓演員、導演來評判演員的演技,多少證明內地影視業依然是“導演中心制”佔據主導,情緒是很私人化的東西,每個演員在表演風格、角色認知和情緒表達上都有自己的認知,也恰恰是這種個性化差異才讓“表演”充滿了多樣性,但節目組選用成熟的影視劇段落讓演員重新演繹,這一方面反映了影視劇創作的儲備不足,在短時間內創作不出適合舞臺表演的短劇,另一方面也會讓觀衆和評委產生先入爲主的印象,無論演員怎麼表演,都會拿來和原作做評判,即使這些重複演繹的橋段原本也不能稱之爲經典,原來的演員也有很多亟待提高的空間。但這麼做的好處是能夠讓觀衆在最短時間內與節目產生共情,需要在短時間內獲取熱度的綜藝節目需要這種短平快的節奏,所以,一切都是市場最好的安排。

內地導演發展到第七代,再到演員轉型爲導演,如今以郭敬明爲代表的跨界導演,使得傳統導演的危機感越來越強,他們需要指出新人的錯誤,在表達自己審美觀的同時樹立自己的權威,不管新人是否能夠接受,傳統導演都會試圖將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們針對的不僅僅是郭敬明,而是依靠流量火起來的演員羣體。可以預見的是,傳統和新銳兩個羣體在未來還將繼續交鋒,中國影視產業也正是在代代交鋒中向前發展。

《演員請就位》的爆款只能展現影視圈的矛盾和衝突,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不過能夠通過節目讓一些真正有實力的演員呈現在觀衆面前,它就稱得上功德圓滿了。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