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滅亡後,民國建立了,不過革命黨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了。可是袁世凱雖然掌握了大權,卻並沒有能力穩定全國局勢,尤其是南方革命黨。雖然打不過,可是不可能眼睜睜的看着袁世凱爲所欲爲。

而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更是混亂不堪,沒有人能夠掌握局勢了,總統之位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

在這種情下,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開啓了北伐戰爭,並最終攻克北京,尤其是在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後,中國再次實現了統一。

按說,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後,直系後起之秀吳佩孚和孫傳芳相繼被消滅掉,剛剛掌控北京的東北王張作霖被嚇得連夜撤往關外,結果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而曾經輝煌的皖系也早已在直系的不斷打擊下一蹶不振,根本不值得一提了。

這三個軍閥在北洋軍閥時期是可以呼風喚雨的勢力,儘管全國各地還有衆多地方軍閥,但根本不足以有什麼大的作爲,也左右不了局面。

然而取代了北洋軍閥統治的國民政府,爲什麼仍然是一片散沙呢?

表面上看,北伐戰爭勢如破竹,消滅了不可一世的各路軍閥,但要說起混亂,當時的情況卻絲毫不亞於北洋軍閥時期。

我們知道北伐期間革命隊伍裏就已經暗潮湧動了。隨着北伐的節節勝利,廣州國民政府北遷武漢。而急於獨攬大權的蔣介石在江西南昌另起爐竈成立了一個“中央政府”,於是,國民黨內部出現了兩個中央對峙的局面。

而國民黨也可以算是一個派系最多、內鬥最嚴重的政黨。比較大的派系就有中央系、晉綏系、桂系、西北軍、東北軍、政學系、CC派、孔宋家族、改組派等等數十個派系。

我們可以想象,這麼多的派系組成一個政黨,這個黨會亂到什麼程度。而國民黨之所以派系衆多,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當初組建的時候國民黨就不是個統一的政黨而是多個政治勢力組成的聯盟。還有在北伐期間,北方軍一路勢如破竹,不過並非完全消滅了敵對勢力,還有很多是收編的,在這種情況下,凡是有地盤有軍隊的地方小軍閥,很容易在國民黨內部形成自己的一個派系,就算沒有地盤的那些建黨元老也可以左右逢源形成派系。

比如馮玉祥的西北軍和閻錫山的晉綏,他們都是在北伐中搖身一變成爲了革命者。

這些人都不是好惹的,果不其然,沒幾年,爲了爭奪權力和地盤,新四大軍閥爆發了空前的中原大戰,雖然蔣介石勝利了,但其他三大軍閥仍然是一直不可小覷的力量,也不是中央的嫡系,姥姥不疼舅舅不愛,雙方更是離心離德。

表面上全國統一了,但各個地方軍閥哪個心甘情願服從國民政府的管理,當然了,由於內憂外患,國民政府也不可能逐個消滅,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以說,國民政府就從來沒有真正的統一過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