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出大涼山,美姑孩子到重慶讀書:今天開始,我有兩個名字……

金融投資報記者 賀夢璐

“現在開始,我有兩個名字……”皮膚黑黑的小女孩一邊害羞地說着,一邊小心翼翼、頭也不抬地走上講臺,歪歪扭扭地在黑板前寫下兩個名字:曲比石伍、張向玉。

作爲重慶永川桂西學校五年級新生,這個11歲的彝族小姑娘來自美麗的西昌市美姑縣,她作爲一名貧困兒童被幫扶到重慶讀書。她的原名叫曲比石伍,愛心人士張爽定點幫扶她,爲她取了一個有寓意的漢族名字——張向玉。

與她同行的,還有另外10個小夥伴,他們從今年開始,在這裏接受免費教育,直到完成小學、初中、乃至大學的學業。

這是四川省人民政府駐重慶辦事處、涼山州美姑縣人民政府聯動重慶親子教育研究會,採取政企合作、社會參與模式,共同舉辦的扶貧愛心行動的一部分。首批11貧困孩子將在重慶市四川商會及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在重慶,實現教育改變命運走出大山的夢想。

觀看視頻

收集感動

關注美姑孩子求學路

走出去:54172個孩子都羨慕他們

今年八月底,《金融投資報》記者跟隨四川省政府駐重慶辦事處、重慶永川桂西學校一行從西昌出發,經過五個小時的盤山公路,到達西昌市美姑縣城時已是夜雨濛濛。這個處於大山深處的縣城,給人的初印象是地方不大、道路狹窄。

(美姑縣縣城一角)

此行的目的,是將美姑11名兒童接送到重慶永川讀書。

“扶貧先扶智”。在此之前,四川省人民政府駐重慶辦事處、涼山州美姑縣人民政府聯動重慶親子教育研究會,共同搭建了愛心平臺,採取政企合作、社會參與模式,在重慶市四川商會及各界愛心人士的努力下,幫扶他們在重慶完成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學業。

第二天早上,記者如約見到了首批11名來自美姑縣貧困家庭的孩子們,面前的他們瘦瘦小小,黝黑的臉上雙眸卻格外明亮,他們將在第二天一起走出深山到重慶。

美姑縣教育局局長黃瓊說:“美姑縣54172個孩子都好羨慕這11個娃娃!希望他們努力學習,更知道珍惜和感恩。”

(首批去重慶讀書的11個孩子)

在隨後舉行的“四川省政府重慶辦——美姑縣教育精準扶貧對接會”上,美姑縣委副書記王甫感慨道:“來到美姑開展教育扶貧,展現了各方心繫美姑教育發展的情懷和高度的責任擔當,這是美姑教育事業嶄新的一步,也必將成爲助推美姑教育事業發展的堅實一步,我們心有所盼、備受激勵。”

簽約過程中,11個孩子羞澀沉默,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但問及他們去外面上學的心情時,孩子們的神情一下子又變得輕鬆活潑起來。這麼遠,你們願意嗎?他們異口同聲回答:“我願意!”

而當問到書讀完了、長大了想留在重慶還是要回到家鄉時,孩子們都選擇回到家鄉。“我學習到了知識,就回縣城裏找個工作,把媽媽姐姐從鄉下接來過好日子。”曲比石伍說。

(穿上彝族服裝自拍的曲比石伍)

不捨情:音樂彩筆的期待與“等你回來”

爲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環境,《金融投資報》記者去到了特殊困難學生阿格石林的家裏。從縣城到峨曲古鄉四基覺村的路並不好走,需要數次淌水過河。恰逢山中連續下雨,河道漲水至膝蓋之上,稍不留神便會跌坐河中。

而又瘦又矮的阿格石林,就是這樣日復一日趕路過河上學的。

(阿格石林上學的必經之路)

當記者一行到達的時候,阿格石林家裏只有年邁的奶奶和弟弟阿格克地在家。從未去過縣城的阿格克地只從大人的手機裏看見過縣城的模樣。他好奇地問記者:“外面是不是也和縣城一樣,有課本、有彩色筆、有幾層高的樓……”

當說到姐姐要去重慶讀書的時候,他難掩眼中的失落和不捨,低下頭吞吞吐吐說了聲:“希望她經常回來看看我。”

奶奶不太懂漢語,用彝語重複着一句話,經過四川省人民政府駐重慶辦事處駐村幹部鄧宏浪的解釋,才知道她口中一直唸叨的是:“恩人,恩人。”

第二天一早,曲比石伍和其他10個孩子準時出現在村口,他們都換上了乾淨的衣服和合腳的運動鞋。和設想中的大包小包不一樣,最多的只有一個行李箱,大多數孩子只背了一個書包。

(家長爲即將赴重慶讀書的孩子送行)

龍門鄉小學二年級的同學們早早地來爲吉爾良良送行,他們微笑、擁抱、揮手,用彝語表達着他們的同學情,也免不了你一句我一句的嬉笑打鬧。

吉爾良良的同學告訴《金融投資報》記者:“我們很擔心她,怕她不習慣怕她喫不好睡不好,但是又很羨慕她,有音樂課可以唱歌、有美術課可以畫畫。”

(龍門鄉小學二年級的同學們爲小夥伴送行)

11歲的曲比石伍是同行中年齡最大的孩子,儘管如此,姐姐曲比石牛依然不放心這個從未出過遠門的妹妹。在曲比石牛的朋友圈中,她寫道:妹妹你要照顧好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姐姐等你回來。

傳遞愛:我叫曲比石伍也叫張向玉

這11名美姑兒童大多沒去過縣城,更別提西昌市了。當車輛行駛到樂山犍爲至重慶永川的高速公路上時,孩子們一下子來了精神,大叫:“哇!好寬的路、好快的車!”

經過將近15個小時的長途奔波,9月1日晚孩子們順利到達重慶永川桂西學校,當晚舉行歡迎儀式之後,11個孩子正式開啓他們的“麻辣生活”。在新的學校,他們第一次穿上了整齊統一的校服,第一次住進了學生集體宿舍,第一次喫到了資格的重慶味道。

(孩子們換上了統一的校服、戴上了嶄新的紅領巾)

入學之後,四川省經濟合作局、重慶市工商聯合會、四川省人民政府駐重慶辦事處聯合舉行了“教育精準扶貧·涼山州美姑縣貧困兒童助學公益活動”情況通報會。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企業家分別幫扶這11名貧困孩子。

其中,“笑容像格桑花一樣明媚”的曲比石伍得到了“張爸爸”的幫助。“張爸爸”就是重慶市遠大印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爽,他定點幫扶曲比石伍。作爲“愛心爸爸”,他給曲比石伍取了一個漢族名字——張向玉。他告訴《金融投資報》記者,取這個名字他是有“想法”的:“向—志向,志存高遠;玉—做人高潔如玉。

曲比石伍說,她很喜歡這個新名字,對着五年級新同學做自我介紹時,她便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名字,“你們叫我曲比石伍,也可以叫我張向玉。”

(張爽夫婦與曲比石伍聊天)

日前,記者從永川桂西學校德育老師陳老師那裏瞭解到,國慶假期學校組織11名美姑少年和十餘名住校生前往重慶北碚的軍事訓練基地,過了一個特別的國慶中秋佳節。包餃子、聽講座,打卡涼山會館的重慶美食,還去了歡樂谷體驗遊戲樂趣。

(11名美姑孩子和住校同學一起包餃子慶雙節)

“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精彩而快樂。”這些孩子從進校初的羞澀不愛說話,到如今逐漸適應住校生活,逐漸融入溫暖的大家庭。陳老師特別提到小姑娘阿支石喜,她還有一個名字“張思媛”,性格外向、開朗大方,迅速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愛講笑話,成了宿管阿姨們的“開心果”。

該校生活老師說:“他們的適應能力還是很強,很快和同學們打成一片,還教其他人學彝語,我都知道卡莎莎是謝謝的意思了。”

(孩子們在認真上課)

這些孩子無疑是幸運的,他們的求學故事在這裏絕不是一個句號,所有的愛與力量還在匯聚。來自四川省人民政府駐重慶辦事處的的鄧宏浪,作爲美姑縣的駐村扶貧幹部,也在雙節期間回來看望孩子們,給他們帶來了最熟悉的味道——家鄉的山核桃。還讓家長們錄製了加油視頻,讓這些想家的孩子得到了最需要的慰藉。

情感的傳遞一直不變,精準扶貧的腳步沒有停滯。愛心人士和社會各界的強大力量,將陪伴更多的涼山孩子學習、生活、成長。四川省人民政府駐重慶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精準扶貧模式一定會繼續下來,走出大山的這11名孩子只是首批,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

記者手記

點點星光匯成燦爛銀河

2015年,中央脫貧攻堅號角吹響時,涼山州尚有11個深度貧困縣、2072個貧困村。5年來,通過艱苦卓絕的精準扶貧,涼山州已累計實現1772個貧困村退出、80.1萬貧困人口脫貧。2020年,涼山州發起脫貧攻堅戰最後總攻,將全面完成最後7個貧困縣摘帽、300個貧困村退出、17.8萬名貧困羣衆脫貧的任務。

而教育是發展大計,是真正擺脫貧困、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相較其他地方特別是大中城市,美姑縣的教育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讓一部分貧困家庭孩子走出大山來讀書,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精準扶貧的補充形式。

重慶賞識教育集團董事長鄭拉伍對此深有體會,他和這些孩子一樣,都來自貧困的大涼山深處,也是土生土長的彝家孩子,通過教育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如今成了孩子們就讀學校的“校長爸爸”。他說,自己略盡綿薄之力反哺家鄉,目前能做的就是希望這些孩子儘可能獲得一些優質的教育。“看着這些孩子和我那時外出讀書差不多的歲數,完全能感同身受他們既害怕又興奮的心情。希望他們好好學習,成長爲一個品德高尚、勤勞勇敢的人。”

《金融投資報》記者在前後6天的隨行採訪中,瞭解到大涼山兒童的生活學習現狀,也深切感受到教育精準扶貧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正在全面推進。在這樣特殊的背景下,希望有更多的川渝商會企業和愛心人士行動起來,整合更多教育資源,打造教育精準扶貧的愛心鏈條,打造一個可持續可複製、吸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教育精準扶貧品牌活動,讓更多貧困地區的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點點星光匯成燦爛銀河!扶貧攻堅路上,有你有他也有我。我們相信,有大家的幫助,更多貧困孩子走出大山,讓他們掌握更多知識和技能,見識更廣闊的天地,就能從根源上改變自己的命運,進而改變家鄉的面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