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急着背锅。

有时候,猜疑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对方的问题。

是否是他漏洞百出?破绽太多?是否是他的态度急剧下滑?落差巨大?是否是他在做了一切之后,还要从各个角度为自己的错误行径进行解释,反而让你觉得是自己“想多了?”

恋爱中的猜疑,绝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捕风捉影那样简单。

它的形成,重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对方的行为导致

2、自身原因所致

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的概率,是因为对方的行为激起了你的猜疑,令你没有安全感,才会疑神疑鬼——但当然了,一个你足够深爱的人,一定有足够的能力说服你,让你误以为到头来都是自己患得患失搞的鬼。

清醒一点,好好推断推断你的“猜疑”属于哪种类型?

一、对方的行为导致

通常而言,对方身上出现了某种暗示,或做出了某些客观行为,是你猜疑十分充沛的理由。

这些行为包括:

1、跟异性关系界限不清

他的周围总是环绕着无数异性,且多数都不知道你的存在。

双方都没有足够的边界感,他会假借“朋友”名义无限帮忙,异性好友也会同样礼尚往来。

打着冠冕堂皇的光明关系,做着模棱两可令你吃醋的事。

2、对待个人隐私格外小心,特别提防你

人当然可以要求个人空间和隐私的尊重,但已经要求到恐惧的程度,多数都有鬼。

比如,你本是从他身边路过,他却下意识地藏起手机;你本无意看他手机,他却总是各种闪躲;比如,他会在输入密码的时候故意躲开你,来微信的提醒也总是静音或不显示。

某一个细节是毫无说服力的,但各种细节堆叠在一起,你不会感受不到。

如果他总是刻意躲着你,你的确应该产生疑惑。

3、前后态度落差大

当你发现,在两人没发生什么对应矛盾时,他对你的态度或行为产生了与从前截然不同的变化,就要提起警惕了。

尤其是:

1)习惯的打破:比如两人约定好每天都聊天,但忽然出现两天他不再主动找你,你找他的时候也只是冷漠回应,明显不想跟你联系;

2)对你的事情毫不在意:你说自己生病了,曾经他一定会担心慰问和悉心照顾,但如今只有“多喝热水”;你说自己心情不好,曾经的他一定会约你出来,哄你开心,但如今只剩下

不耐烦。

3)总是很忙:当然了,这是他的借口。他无时无刻不在忙,微信回晚了是因为忙,态度敷衍是因为忙,不够亲密是因为忙。真正的忙碌和搪塞的借口是有区别的,相信你能感觉得到。

以上这些行为,属于实实在在的负面行为。

是他对你或不忠、或不爱的衍生表现,是上帝让你看到的证据,是组成你纠结别扭和不满的情绪细节。

但你之所以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还是觉得“猜疑”属于你的个人原因。

我见过很多人,女生居多,其实都是被蒙在鼓里的受害者。

她们太相信男友的话,更擅长为男友找借口,哪怕发现了某些不对,只要没眼睁睁地看到摆在桌面上的客观证据,就是不愿相信残酷的事实

请这样的姑娘醒醒吧。其实有时候你已经知道了真相,只是觉得无力承担,才会甘于相信男友不够充分的解释和搪塞,最后将原因归于自己。

要么及时面对,及时修复感情;要么一刀两断,也省得温水煮青蛙了。

二、自身原因所致

除却上述类型,剩下的种类可能真的是你自身原因比较大了。

对方平平常常,完全在安全线之内活动;但你神经过于敏感,捕风捉影。

这种类型的克服方式,具体如下:

1、安全感缺失导致,提升个人价值,弥补安全感

你就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对方无论做什么,你都能挑出其中的破绽

两分钟没理你,你就开始幻想他在沾花惹草;说自己工作忙,你就觉得这是不理你的借口。

从现实层面来讲,一个人的安全感与原生家庭息息相关,但时光不能倒流。我只能建议你从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面入手提升安全感:提升个人价值

外在也好,内在也好。变好看,有内涵,升职加薪,往死里投资自己。

说白了,你自信了,自然就不会轻易被对方的一举一动所牵连。

2、恋爱脑导致,转移注意力,让其他方面分走你的精力

你把精力全放在爱情上了,但爱情能反馈给你的有限,剩下的热血无处释放,可不是都成了猜疑吗?

你付出十分,对方只付出了七分——剩下三分给自己,这很正常又健康啊,明明你才是那个不正常的

但你会期待对方也同样付出十分,如若不然,就会崩溃:“为什么他爱我更少?”

所以,何不同样爱他七分?剩下三分投入到你原本的生活中,你需要工作需要朋友,需要吃喝拉撒睡,需要好好独处思考爱自己。

或者,你只爱他五分——你反而会觉得,他投入得更多。那时候就该轮到他猜疑了。

3、不要把正常的需求,归于猜疑的理由

相爱的前提是,双方都是一个完整且独立的人。

既然是人,就有自己的本能需求。压力大了想放纵,聚会多了想独处,限制多了想自由,这是人之常情——但你却常常借着“爱”的名义,绑架了他生而为人的需求。

他需要点个人空间,你就觉得他不爱了;他需要点其他社交,你就觉得他要劈腿;你只能允许他一刻不离赤裸裸地站在你眼前。

对策是:正视人类的本能需求和感情的自然流逝。

仔细想想他的需求是否有道理和逻辑,尊重他生而为人的权利。

别捧着自以为是的定义要求对方,也别觉得真正的喜欢都是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要死要活、满眼是情的关系。

那样的关系维持不了多久的,因为你们连基本的生活都经营不好。

难道,两个人眼巴巴地看着对方越来越差吗?

我是深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书籍《非暴力沟通 · 两性篇》译者,大连市心理协会会员,34岁,已婚已育,愿意分享我的态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