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郭若虚曾言:“气韵得自天机,出于灵府”。山水画是我国的传承国画,最是讲究气韵二字,自然的灵性和画家的内境融合,我们称之为归于天性。对于“气韵”二字的把握,则是天性、笔气、墨、色、韵五元合一,方能彰显气韵,后世学者对于气韵的掌控,还需磨练。

气韵生动,与烟润不同,而当代画家李国胜老师认为:气韵,必在蕴含物象本身,追求形似但又高于形似,更注重脱离自然景物,而又融于自然,本就讲究舍形取神,最终归于形。可以说,这是一种艺术的升华,对自然的灵性的追求,是一个漫长的境悟过程。对于初学山水画的人而言,最好需要从构图形式、颜色对比、自然功法、传统绘画技法以及自己对山水画理解等多方面体现。

李国胜先生有着坚实的写作功底,对于气韵的把握达到了挥洒自如的境地,通过高超的技法,自己研发出了半工半写的手法,线条流畅而不飘,工笔严谨但不呆板,这样呈现出来的景色,栩栩如生但又不会哗众取宠,深受大众喜爱。其中作品《松山祥云》可以说是技法彰显的代表作。

黄山松 李国胜新品力作八尺横幅山水画《松山祥云》

这幅作品用色简单,山陡而不锋利,松翠但不招摇,整个作品细节彰显得到,每一处景色的技法都合乎情理,自然形态有自己的态度,处处有取法,处处有研究,并且整幅作品并没有华丽的拥挤感,反而给人一种清丽淡然的韵味。清朝秦祖永曾言:“有理方可与言气,有气无理,非真气也。”而这幅作品,气理融合,自然生动,则生气韵也、可以说是现代画家作品中难得的精品。

画面中的山石勾勒少皴擦多敷染,石的凹凸处略施淡墨烘染,以加强其厚重感。松针笔笔见力度,多以线表现结构体积,线条富于变化,虽以线表现然毫无山体单薄之忧。可见李国胜先生深厚的绘画功底。画中山体坚实云雾缭绕寓意聚祥纳福,山可做靠山。

当然,李国胜先生的作品可以说是现代山水画行业中的佼佼者,作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家庭装饰画的必需品,声名远扬。也有不少慕名而来拜师其门下的弟子,他主张启发弟子学习,要启发思路为主,开拓笔墨,广泛涉猎自然景物,不断向大自然索取灵气和韵味,走进自然,走进自己的内心,大量练习,认真观察,才能进入真正的自然的世界,也能让创作者进入真正的创作状态,激发内心和自然沟通的欲望,达到一种平心静气自然创作状态。

大自然的景色,每一个角度都是与众不同的,外行人看来,景色实美,山水画人眼中的自然,是一种动态的生命之美,不仅仅是自然,更是一种艺术表达,一种气韵的融合,这才能真正成就一幅丰富有生命的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