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耳是我國著名的音樂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作曲者,原名聶守信,1912年2月14日出生在雲南昆明一戶普通人家。

聶耳從小有音樂天賦,在上小學的時候,就對二胡、三絃、月琴等樂器充滿了興趣,他是班上的音樂委員和樂團指揮。

考上雲南中學後,聶耳開始系統學習音樂基礎理論和拜師學藝,之後在音樂上突飛猛進。

在他20歲時,被影視、音樂製作人黎錦輝慧眼識英才,破格錄用聶耳,從此他成了黎錦輝“明月”旗下的簽約藝人。

(聶耳)

黎錦輝就是曾經打造出民國影后阮玲玉和金嗓子周璇的那個人,他的旗下擁有一批知名的藝人,比如田漢、趙丹等人。

田漢、趙丹等人都是進步青年,在田漢、趙丹的影響下,聶耳於1933年加入共產黨,成爲了一名共產黨員,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這一年聶耳21歲。

期間聶耳“以筆爲槍”創作了許多揭露日寇侵佔東三省的曲作,其中《義勇軍進行曲》就是爲田漢電影《兒女風雲》所譜的曲子,到後來《義勇軍進行曲》成了我國的國歌。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作曲家,兩年以後,即1935年7月17日不幸在日本遇難身亡,年僅23歲。

對於聶耳爲什麼殞命日本,坊間有許多說法:一種說法是國民黨派特務暗殺了聶耳,第二種說法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派人暗殺了聶耳,第3種說法是聶耳在日本藤澤市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

哪一種說法纔是真的呢?

咱們先從聶耳爲什麼去日本說起。

1935年,聶耳爲田漢的歌詞創作出了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這首曲子是田漢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

電影上映後,這首曲子很快風靡全國。這首曲子旋律悲壯激昂,激起了全國人民對國民政府放棄東三省,任其在日寇鐵蹄下淪陷的憤怒。

在1949年建國後,這首曲子成了我國的國歌。

這首曲子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潮,國民黨特務對此十分惶恐,田漢、聶耳等抗戰青年上了國民黨的黑名單。

爲了躲避國民黨政府的追捕,聶耳於1935年4月15日離開了上海,打算經日本到蘇聯考察學習。

就在聶耳到了日本的7月17日這天,查閱了許多資料都說聶耳到日本藤澤市下海游泳溺亡了,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由於聶耳不會游泳被淹死了”。

不過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是日本關東軍派人謀害了聶耳,爲什麼有這樣的猜疑呢?

查閱有關資料,據聶耳生前的好友記載,聶耳是一個旱鴨子,不會游泳。

這就令人意外了,既然不會游泳,聶耳爲什麼會下海游泳呢?不會游泳,別說下海就是下河正常人也不會這樣做的。

另外據打撈人員敘述,聶耳口鼻有血,常識告訴我們,淹死的人不會口鼻出血,溺亡者都是被水嗆肺窒息而死。

口鼻出血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被人打死後扔進海里製造溺亡的假象,藉以轉移人們的視線。

問題來了,聶耳到了日本後,誰有可能對他下手呢?

國民黨政府的特務和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最有可能。

國民黨特務跨國殺人有點不大可能,因爲這會引起國際糾紛,剩下的就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了。

日本侵華是蓄謀已久的事,整個日本像打了雞血一樣亢奮,好像誰反對侵略中國誰就不愛國一樣。

我們都知道一首激昂向上的曲子能激勵人們的鬥志,反之亦然,別看一首曲子,其作用不可小覷,激昂的音樂可以復國,靡靡之音同樣可以滅國。

過去中國老百姓一盤散沙,不團結所以被外國列強欺負,《義勇軍進行曲》激昂的旋律和歌詞,凝聚了全國人民的力量: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着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

這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不希望看到的情景,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就侵佔了東三省,把東三省變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在九一八事變時,蔣介石下達不抵抗命令,國民黨政府是造成東三省淪陷的罪魁禍首。日本貪心不足蛇吞象,妄圖侵佔中國美好的河山。

《義勇軍進行曲》無疑是投向國民黨政府和日寇的長槍匕首,敵人恐慌的是民衆的覺醒和抗日的熱潮。

恰好在電影上映後的次年,聶耳爲了逃避國民黨的追捕,打算經日本轉道蘇聯去學習,這就爲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提供了除掉聶耳的機會。我懷疑是日本軍國分子打死了聶耳,然後扔到海里製造溺亡的意外事件。

持這種想法的大有人在,當然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只能停留在猜疑。

說實話,有這種猜疑不足爲怪,歷來歌曲和媒體的作用不可小覷,引起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恐慌和報復也在情理之中。

大膽猜疑,仔細求證,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證據的出現一些猜疑最終真相會浮出水面,讓我們拭目以待。(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文/秉燭讀夏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