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關於這個話題,無數的學者和教育研究者做了很多相關實驗,想要找到更好的方法讓兒童教育再上一個臺階,其中很多實驗不僅過程簡單,實驗結論還很有效,而有的實驗雖然所得出的研究結論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更好地推進了兒童研究的進展,但是實驗過程卻十分殘忍

19世紀20年代,一位行爲派的心理學家約翰·布羅德斯·華生和他的助理雷納一起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做了一場實驗,就是著名的“阿爾伯特”實驗,這項實驗是關於人類反射和刺激與學習行爲相關聯的實驗。

約翰從醫院選擇了一名母親允許參加實驗的嬰兒,這個九月大的嬰兒叫做阿爾伯特,首先約翰讓助手在嬰兒的身邊放了很多小毛絨玩具,嬰兒很感興趣,一直在觸摸並且與玩具玩耍,然後約翰在試驗的第二步做了這樣的行爲,他在孩子撫摸玩具的時候,偷偷地繞到了孩子的身後,突然大力的敲擊金屬鐵棒,鐵棒發出的刺耳噪音,使孩子被嚇得大哭起來。並且在之後孩子每次與玩具們玩耍,約翰都會敲擊金屬棒。

很多次反反覆覆地進行這樣的行爲之後,阿爾伯特一看到這些玩具即使沒有金屬棒的噪音,也會哭泣不止,並且試圖遠離玩具。在實驗的第三階段,約翰把玩具改成了動物,重複地進行了以上的行爲,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人類的情緒化的反應,是被外界刺激所產生的。

實驗完成了,約翰備受責備,因爲他答應孩子母親在試驗結束後給孩子進行康復治療,但是他並沒有履行,經過這個實驗以後,小阿爾伯特在五歲那年因爲腦水腫離開了人世。這樣一個殘忍的實驗傷害到了一個孩子的成長,間接的使孩子無辜失去了生命。但是這個實驗卻把孩子教育的課題與環境影響和情緒影響的因素聯合到了一起,由此約翰反駁了孩子在生長發育中所擁有的主動能力和能動性。

約翰在後來的創作的書中寫到“既然人的情緒化反應,都來自外界的刺激,那麼假如再給我幾個健康的孩子,再給我一些適合養育他們的環境,那麼這些孩子可以被我訓練成任意職業,不論這個孩子的基因與天賦如何。”

兒童教育界的研究者們也從約翰的這場實驗中得出了很多結論,一起指出約翰對阿爾伯特所做的行爲,就像父母們因爲孩子在學習中犯錯時所做的行爲一樣,並且都影響到了孩子的心理發育,孩子因爲學習犯錯了,家長們氣血上頭怒髮衝冠,孩子被嚇得畏縮哭泣,就會如阿爾伯特一樣對學習開始牴觸,恐懼。

長此以往,孩子一遇到學習上的難題,就會聯想到自己犯錯時父母的反應,就會產生嚴重的負面情緒,導致孩子喪失掉了對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導致孩子學習方面的靈性被一點點地磨滅。更關鍵的是,現如今大部分家長都在採用這樣的教育方式,總是恐嚇威脅孩子,或者直接的棍棒教育,這樣的孩子會陷入恐懼學習的泥沼,永遠的進行捱罵後不願學習,不願學習就會捱罵的惡性循環。

父母們在孩子的成長中,最應該關注的不是學習進度和學習成績,而是要學會如何的教育孩子,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讓孩子充滿靈性,在保持對學習的興趣是,更加的有創造力和聯想力,那麼關於孩子的教育,我們還能從哪些研究中尋求經驗呢?

保持靈性,正面教育

班杜拉口頭勸說和榜樣實驗:班杜拉通過在孩子面前設立不同的榜樣和選擇不同的督促方式,最終結果證明,面對孩子的學習,家長們首先要做好一個好榜樣,以身作則的行爲會比口頭勸說孩子自主學習更加有效。

2.桑代克餓貓迷籠實驗:

桑代克通過設立不同的關卡讓飢餓的貓進行逃脫籠子的行爲,最終發表了“錯誤說”,證明了只有體驗過多次錯誤後,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長方式,順利長大,因此家長們在孩子犯錯誤時,一定要多包容孩子,讓孩子可以摸索更多屬於自己的經驗。

3.哈洛恆河猴實驗:

實驗證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百次的勸說和講道理,不如一次快樂陪伴的家庭遊戲,積極地家庭影響會推動孩子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全面發展,家長們一定要維護好與孩子的玩耍時間,增加更多陪伴,這比多少補課班,多少大道理都要強百倍

我是叮噹媽,一位擁有多年育兒經驗,正處於成長中的寶媽,關於孩子的教育各位家長們還有什麼特別的看法和優秀的經驗可以分享到評論區,我們一同解決,共同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