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老刘婆坐在地上拍着自己的大腿号啕大哭,不断地念叨着“造孽”一类的话。

1

“行了,妈,咱们就是这命……”刘丰试着把滩成烂泥的小老太太拽起来,试了好几次都没有结果。

“这都是天注定。”刘丰还要再劝。

哪知道老刘婆看了一眼旁侧出来的人,声音登时提高了八度,嗷一声嚎哭出来,恨不能以头抢地。

“我们上辈子欠了谁家啊,这是要给我们老刘家绝后啊!”

陈晓丽呆愣地站在那儿,本意伸出去扶婆婆的手尴尬得停在了半空中。

“算了算了,妈,地上凉,咱先起来。”刘丰到底是个软骨头的,陈晓丽瞥了他好几眼也没见他出来说个公道话,只当做没看见。

见那一番母慈子孝的场景,陈晓丽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这样的场景已经第三次出现在她的眼前,这个小老太太甚至连倒地的姿势都一模一样,抱怨的语气也和之前如出一辙。

生了两个女孩儿都被这位农村婆婆“送”了出去,陈晓丽狠狠掐住手掌心,下定决心一定要保住这个孩子。

这么想着,索性不理面前一对胡闹的母子,扭头回房看孩子去了。

2

“你那宝贝儿媳妇真争气啊。”村头的王婆子嘴不饶人,两句话臊得老刘婆一张老脸通红。

“咋,你儿子更争气连个媳妇都说不下。”

农村老人一辈多多少少还有点旧思想,在老刘婆住的这个村子风气更甚。

老刘婆和丈夫都姓刘,只有刘丰这一个孩子。老头儿盼了一辈子,末了生了重病,到死也没抱上孙子。

老刘婆从此着了魔一样,四处搜寻偏方,好不容易陈晓丽又怀了身子,没想到又生下一个女孩。

这下老刘婆可彻底抬不起头了,走在田间小路总觉得受人讥笑。这不,连那多嘴的王婆子都敢来笑话她了。

“回去我就把那丫头片子抱去送人,不值钱的玩意儿……”老刘婆恶狠狠地念叨,正在气头上,一颗石子砸到了她脚上。

“老姊妹。”顺着声音看过去,原来是村里的老寡妇扔石子叫住她。

这老寡妇是早年间流落在这儿的,整天神神叨叨的,村人只知道她守了一辈子寡,别的一概不知,也没人愿意和她说话。

老刘婆也嫌她晦气,只当没听见,低头继续往前走。

“老姊妹,你想不想抱孙子?”

抱孙子?

听到这话,老刘婆站住了脚……

3

老刘婆一进门陈晓丽就像见了鬼一样死死把孩子抱住,生怕这恶婆婆又趁她不备把孩子抢走。

孩子无论是儿是女,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陈晓丽知道自己以前就是太软弱了,这次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让老刘婆靠近。

谁知道这老刘婆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突然挤出一个笑脸,从背后拿出一个拨浪鼓。

“文文乖……让奶奶抱抱。”

这笑说不上慈祥,反而有些慎得慌。怀里的女儿哇一下就哭出了声,陈晓丽也抱着孩子往后躲。

老刘婆的笑僵在脸上,拿着拨浪鼓的那布满褶皱的手也尴尬得停在空中。

从那天起,老刘婆好像转了性,总是有意无意地接近她们母子。虽然奇怪,但也并没有做出伤害的举动。

前几个月陈晓丽还保持警惕,后来慢慢就松懈了。

大概婆婆也知道抱孙子无望,打算认命了吧。

4

孩子周岁那天,老刘婆虽没准备大过,却也简单操办了一下。

陈晓丽当然还恨婆婆和刘丰,但又恨自己没用生不出儿子。总有人告诉她一切都是她的错,到最后她也不知道该怪谁了。

眼前的景象真像是和和睦睦的一家子,陈晓丽心里酸涩,又倒了点高粱酒喝。

不经意间就喝多了,后来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发生了什么她一概不知。

老刘婆和刘丰交换了眼神,刘丰把陈晓丽抱到屋里睡,她则摸出一块儿糖,抱着小文文出去了。

5

到城墙下正正好是半夜十二点,老刘婆远远就看见一个捂得严严实实的女人提着个竹篮站那儿等着。

这便是寡妇告诉她的秘密了,等孩子周岁的时候抱到城墙下,可以和别人易子。

寡妇说了,有些穷人家养不起那么多儿子,丫头嫁出去还能得一笔彩礼,所以偷偷拿儿子换闺女儿。

她想孙子想疯了,陈晓丽三胎生下来都是女儿,早就没指望了。

这么想着,她狠了狠心,抱着孙女儿快步走过去。

那妇人从头到脚一身黑,把脸也挡上了,只露出一对儿眼睛,在月光下发亮。

见老刘婆抱着孩子过来,也不说话,只掀了竹篮一角给她看。

里面躺着一个小男孩儿,也约莫周岁大小,不哭不闹,见老刘婆还给她笑。

老刘婆一下子心都化了,正要把文文递出去,孩子却像知道什么似的,嚎啕大哭。

老刘婆听得心烦意乱,又害怕被人发现,急忙把孙女儿往出一递,抢过竹篮就要走。

“奶奶……”

文文学话晚,周岁还不会叫人。老刘婆走出去两步,孩子突然发出两个单音节,可惜老刘婆步履匆匆,孩童的声音也淹没在夜色里。

6

“哎,你听说了吗?咱村里那刘家,不知道在哪儿抱养回个男娃儿。”

“哎哟,真是造孽哟。她家媳妇生了三个女儿,都叫她送出去了。她媳妇后来一口气儿没上来,活活气死了。”

“谁让她自己肚子不争气。”

“那谁知道呢。快别说了,再叫人家听见。”

老刘婆整日抱着孙子乐呵,一刻也不离手。

陈晓丽死了以后,刘丰再也没回过这个家。只剩下老刘婆和这个所谓的“孙子”,一老一小。

不做家务的时候,老刘婆就抱着孙子文文坐在椅子上摇过来摇过去,傻乐呵,跟魔怔了一样。

这孩子老刘婆也取名叫文文,可能是之前叫孙女儿习惯了,也就懒得再改。

7

老刘婆发现一件怪事。

她的宝贝孙子不爱哭不爱笑,整天冷静得像个布娃娃。

她给买拨浪鼓,买木手枪,买小泥人,这孩子总是眼神呆滞,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他还长得奇慢,似乎身体还是刚领回来那么大。

老刘婆每天教他说话,教他喊奶奶,最后他也没开过口。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可是孙子啊,老刘婆美滋滋地想,可惜老头子去得早,不然也能抱上孙子。

又过了几个月,文文长了个子,也胖了不少。

老刘婆反而越来越瘦,风一吹就要倒。她总觉得每天都没什么力气。

有一天去倒水,她摔在地上好半天都没起来。

时间长了,老刘婆脸上一点儿血色也没有了,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下去,眼下是一团乌青。

8

老刘婆死了。

最后一个看见她的人说她整个人都瘦干了,走一步都要晃三下,最后轰然倒地,胳膊腿扭曲着,像散了架的木头家具。

文文坐在她旁边,瞪着两个乌黑的眼珠子,不哭不闹。

孩子成了最大的问题,村里人没人知道这是哪儿来的,也没人愿意沾她家的晦气事儿。

最后是老寡妇推开了刘家的门,料理了老刘婆的丧事,把孩子抱回去自己养了。

说来奇怪,那寡妇平日里从来不和人亲近,村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刘婆和她有了交情。

不过那寡妇对孩子还不错,当自己亲孙子养,可能独居惯了,日子太凄清孤寂了吧。

9

“乖孙子,让奶奶抱抱。”寡妇把孩子抱在怀里,豆大的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

“奶奶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着你了呢。”

好多年前寡妇住的地方闹灾荒,她儿媳带着孩子出门讨饭就再也没有回来。

这个易子的方法也是儿媳告诉她的,她说:孩子才一岁大小,就饿死了,和她一起整日游荡。

如果想让孩子回去,只有一个法子:用同样满周岁的小孩儿来换,就能让她的孩子在阳间存活一段时间。

法子告诉寡妇了,那鬼母天天半夜去城墙下等,却没等来易子的人。

原来老寡妇不忍心去偷别人家的孩子,后来家也散了,独自流落到了老刘婆在的村子。

好多年过去了,终于被她抓住一个机会,想着老刘婆抱孙子心切,那孙女本来也是要送出去的,索性利用她们把自己的亲孙子换回来。

10

寡妇的儿媳说了方法,却隐藏了一件事。

换回来的文文,并非成了人类。养了小鬼儿的人要损耗阳寿,老刘婆也是因此而死。现在寡妇也活不久了。

七月初七夜间,老寡妇与儿媳孙子终于团聚,谁知道后来有一女子,游荡在城墙外不愿投胎,夜间怄哭悲泣,伴有阴风阵阵。

不少人撞见都惶恐而逃,后来谈论起来有声有色,城里议论纷纷。

有人说,那女人是陈晓丽。夜夜悲哭,泣自己命运悲苦,又哭那三个苦命的孩子。

也有人说,那女人迟迟不走,是准备等候三个孩子获得团聚。

众说纷纭。

只是后来的很多年,都有人说亲眼看见了她,说得有鼻子有眼儿,信誓旦旦。这事儿是真是假一概不知,那易子的故事却传了下来,警醒了许多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