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末秋初,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生。

往年这样的季节,这座城市不似这般寒冷。

但今年与往年不同,

连连降雨,

雾霭重重,烟锁“江城”,

这座“英雄”的城市,仿佛让人产生一种提前入冬的感觉。

天南海北的一群人,因为一个有趣的灵魂相聚这座城市,总归是件温暖的事。

UM作为本次团体课程的主办方,召集了24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组成员,前来共赴这场心灵邀约。

我赶在了最后一刻“补票”上车,成为了其中的一名组员,慕然觉得和UM,和这个团体有着莫大的缘分。

在那样闹中取静的一家酒店,工作人员早已提前布置好场地。迎接每一位组员的是两副认真工作的脸孔,以及她们亲切的问候、耐心的解答。

我不知道那位要见的“神秘带领者”身在哪间屋,活人长啥样,只是心怀忐忑,坐在靠窗的沙发上等待。

没过多久,一名小组成员从那间神秘的房间走出,终于轮到我被“传唤”。

短短十五分钟,没有抗拒内心的声音,只为真实而表达。我遇见了一个“可爱”的李仑,看到了一个勇敢的自己!

明亮的灯光、绿色的横幅、干净的地面、整齐的桌椅……

你是谁?谁是你?你和他,还有他们之间在这三天两夜会发生哪些故事?不可预知、没有答案……

UM心理&李仑存在主义团体】认证团体带领者系统培训(初级组),一场冒险&探索之旅,从这里开始。

2.

团体第一轮刚开始,组内就有成员因突发状况,不得不频繁进出教室。所有人都看到那张椅子空着,12名组员好不容易围成的一个圆突然间缺了一角,每个人的目光中似乎都流露出那么一丝牵绊。

终于等到那名组员回归,本属于12个人的“圆”也恢复了它的完整性。随着李仑老师一声——“开始吧!”,偌大的教室变得鸦雀无声。我低头不语,只是盯着所有人的鞋子和地毯上的花纹,静静地等待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发出声音。

集体沉默过后,终于有组员站出来讲话,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团体中是否需要设置“自我介绍”的环节,以哪种方式介绍自己,让彼此产生连接感的话题。有组员提议“公式化”的自我介绍、也有组员提议胸前挂名牌、甚至还有组员提议把名牌放在地上……

在这个陌生的场域,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自由选择任意一种方式,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

至于说与不说,怎么说、说多少,决定权在你。

之后,A组有组员就着之前组内成员离开,抛出了一个关于“完美”与“残缺”的话题。

当这个与哲学及美学相关的话题一展开,似乎每个人都变成了“隐隐于世”的智者,开口不是哲学,便是诗句。

我们从一个盘子的“残缺”聊到“完美人设”的幻灭;从“物”的世界聊到了“人”的世界;从“尽忠”聊到“尽孝”;从家庭责任谈到社会责任;从“刘慧芳”聊到“穆桂英”……天知道,我们是如何在李仑老师的带领下,将这些庞杂的话题整合在一起的。

我不禁感慨,“天将”领“神兵”,这样一群人和那个有趣的灵魂相遇,一场好戏才刚刚开始。

3.

李仑老师说:“团体每一分钟都在防御,越发生什么,越在阻止发生什么。”

第二天,这座城市突然放晴了。久违的温暖与光亮,仿佛也在预示团体内在的某种“神秘力量”被唤醒,大家在这新的一天会有新的收获。

我记得上午的第一个主题是分享梦,很多小伙伴前一晚都做了梦。当每个人分享梦的那一刻,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分享各自生命中最宝贵的礼物,而那个礼物是关乎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或许是“依赖”中夹杂的“恐惧”、又或许是“自由”发出的“呐喊”……

总之,每一个梦都有它的主题和颜色。而我的梦,是一个关于“童年”与“禁忌”的话题,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在这一天,两个小组的状态都有所变化。A组呈现出一些活力,B组也从前一天的“分裂”状抽离出来了。

所有成员几乎都在不同程度地敞开自己,暴露自己的创伤。大家只是听凭潜意识的召唤,卸下防御的重量,分享生命中那些隐秘而痛苦的时刻。

我们畅谈人生、情爱、欲望,共叙期待、自由、哀伤……

当某个组员分享的时刻,你完全不知道下一分、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他的哪个点会触动到你。

我只是记得,总会有那么一个瞬间,24张不同的脸庞,有人在哭,有人在笑,有人在努力表达,有人在持续沉默……哭的人可以撕心裂肺,笑的人可以天真无邪。

恍惚间,我已分不清快乐与痛苦的界限,但非常确定的是——这是一群有故事的人,每个人都是血肉之躯,冥冥之中大家相聚于此,或许只是为了这个共同的时刻——相互照见、彼此懂得

4.

最后一天,注定有一些特别的故事发生。

有组员暴露自己过往的创伤经历,所有的人都把目光转向了他,有人试图回应、有人试图共情,似乎大家都想把自己的一颗真心捧上,给予勇敢的袒露者一丝慰藉。

但千人千面,人和人之间真的不同。当22名成员都在关注那个“唯一”,总有另外一个“唯一”跳出来“谋反”。于是,这个由24个成员组成的一个集体,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情形下,呈现出了一个“群起而攻之”的场景。

攻击者看不惯,可以愤怒、指责,而被攻击者可以在“打”和“逃”之间选择“游离”。

我想我需要承认,这个世界的丰富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大部分人会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但也有人只会背着人暗地里哭泣。

课堂上,李仑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我怎么做才不会辜负这三天?或许就是为了这句话,后面才有那些说话少的组员站出来发声。

有人分享了他的梦,那是一个让人紧张的梦,从中我隐约嗅到了恐惧的气息,感觉那是一种依恋未被满足的痛楚。但这也只是我感受到的属于我,或者也属于他的部分。然而每一个反馈者,或者倾听者所理解的、所体验到的必然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面向。

也有人讲述自己隐秘的过往,那是一个让人震撼又揪心的故事,我作为一个听众,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眼角止不住流淌的泪水,也能透过声音感受到他内在蓬勃而出的力量。

我想,那会是一种让他往后、余生越过越好、勇往直前的生命力。

5.

工大路上,陈升号旁,我们在这里相聚、相识……

三天两夜的相伴,大家可以在课堂上远远近近、碰碰撞撞,又可以在课下腻腻歪歪、甜甜蜜蜜。我们可以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也可以簇拥在窗前欣赏雨夜的风景,还可以找个安静的角落,为彼此点燃一支香烟,共叙前尘往事、做一回“叛逆女郎”……

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儿,从陌生到熟悉、又从熟悉到陌生;从不喜欢到喜欢、又从喜欢到不喜欢……前一秒,我还气势汹汹地说“讨厌你”,下一刻,我就可以柔情蜜意地表白“我爱你”;上半场我们还是“互撕”的“仇人”,下半场就成了“过命”的“战友”……

三天两夜,这是一段多么奇妙,又魔幻的旅程!

离别的那一刻,我想起李仑老师说过的一句话:

“每天课程结束后,我回到家都会坐在书房里想一想,回顾这一天,小组里有谁讲话多、有谁讲话少,对讲话少的那个人我会心怀愧疚,总想着第二天再多给他一点啥。”

作为团体的一员,我为这句话感动了很久很久……

U
M
&

认证团体带领者系统培训 (初级组)

第二期 仅剩最后八席

李仑

亚洲存在主义团体创办人

美国团体治疗心理协会

英国认证团体动力师

业内称之为中国大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团体的领跑者、心理咨询界的新锐。

超过15年的临床心理咨询工作经验,超过10年团体咨询实务经验,足及中国大陆的每个省份(包活香港、台湾),惠临30多个城市,带领2000多场团体工作坊,累积过4万小时的团体咨询实务经验、超过1.5万小时的个体咨询实务经验。

认识李仑许久了,从武汉一直到台北,再从台北又到了上海,到了西安,到了青岛。

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人对团体治疗如此的投入,对于团体动力如何应用到我们的生活里是如此的用心。

当他在团体的时候,你可以感觉他是整个生命都投进去的。为什么会这以说?在团体里,他不断地扰动自已和团体的无意识。

而就像弗洛伊德或荣格在不同的地方都说过,敢深入到自已无意识深处的人,是需要有进入地狱,一般的勇气。

李仑,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团体必然也是无比的冲击和随之而来的许多收获。

曾奇峰

李仑理解和改变团体动力的功夫,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有数以万计的小时数垫底,加上心地良善和天资聪颖,使他可以在团体中灵动地融入或超越,让团体兼具表达、滋养和成长的多重功能。

有一次他告诉我,他“一天不做团体治疗就觉得浑身不舒服”,我惊讶之余领悟到,有人真的好像是被上天安排了为某种使命而生的。

U
M
&

作者:木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少儿咨询师,***写作者,一枚终身学习的妈妈。

作者:木棉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