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4日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物产并不丰富,因此自古以来就有珍惜食物的传统。由于粮食产量长期不足,日本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却依然是个粮食浪费大国。日本消费者厅推算,日本每年被浪费的粮食有600多万吨。也就是说,日本人每人每年浪费粮食约50公斤,相当于每人每天丢掉一碗饭(约132克)。农林水产省分析称,日本每年的粮食浪费量与日本全国的大米年产量相当。

追求超高品质的恶果

粮食浪费主要来自在三个领域:食品制造、食品流通及家庭消费。

生产商推出新规格、新包装的食品后,原来规格和包装的商品会下架,很可能会被丢弃掉。超市、便利店等食品零售店中销售的生鲜食品、便当、熟食等商品,当天销售不完都需要作丢弃处理;在某些情况下,食品批发商、零售商为防止缺货而大量囤积某种食品,若没有及时销售出去,过了保质期也要丢弃。在消费环节,餐厅里客人吃剩的食物,一般都会被丢弃;餐厅里备货而准备的食品原材料,当天如果没有售完,一样会被丢弃处理。家庭消费方面的粮食浪费主要有三种场景。一是原材料的“过度剔除”。比如,很多日本人只吃菜心,菜叶部分则被丢弃;二是就餐之后将吃剩下的饭菜丢弃;三是由于食物临近保质期直接丢弃。

日本粮食浪费量惊人,根源在于日本社会对于食品品质的超高要求。日本食品流通业采取“三分之一规则”:即将食品制造日至保质期截止日这段时间均分为三段,制造商和批发商必须在第一阶段交货给零售商,错过日期零售商可以拒绝收货。普通民众出于对食品新鲜度的考虑,也经常大量地丢弃临近保质期的食物。

政府企业齐出手

为解决食品被大量废弃问题,减少浪费,日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食物浪费减量化和食品资源循环利用。

日本政府2001年实施《食品循环法》,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尽量做到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日本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目标,计划到2030年将食物浪费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减少一半。日本内阁还于今年3月通过了《促进减少食物浪费的基本政策》。

餐饮企业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推进“光盘行动”。食品生产企业首先根据不同商品的特性,科学地重新设定食品的销售期限和保质期,并通过包装技术的创新适当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食品流通企业开始协商“三分之一规则”,希望改为“二分之一规则”。对于无法进入流通领域但仍在保质期的食品,可以捐赠给“食品银行”。“食品银行”再将获捐食品赠送给福利机构或者有需要的个人。

在食品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政府对食品行业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再生利用实施率——食品零售行业的再生利用实施率从2019年的70%提高到2024年的75%。政府还确定了食品资源循环利用的优先顺序,即饲料化、化肥化、菌菇种植。在这三种方式都实现不了的情况下,再考虑其他的再生利用手段。

智能科技担大任

2018年,一款名叫“TABETE”(中文意为“吃掉吧”)的手机应用在东京、大阪等地上线,旨在利用数字技术,“拯救”可能会被浪费的食物。店家可通过这一应用程序发布需要“被拯救”的食物图片和价格等信息,消费者则可以搜索附近相关店家和食品,一旦发现合适的东西,便可在线下单付款,然后再按约定时间到店里取货。这些食品一般都打折出售,价格颇具吸引力。

如果说TABETE瞄准的是销售环节的浪费,非营利机构日本浪费食品中心,则试图遏制因食品保质期问题造成的浪费。针对大量并没有安全问题的食品遭到丢弃的现象,日本浪费食品中心通过收购或接受捐赠,将这些食品收集起来,再利用其运营的连锁店ecoeat低价销售,或用于援助福利设施、慈善机构和生活困难者,在减少浪费的同时帮助有需要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