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4日

马普学会年会。

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以下简称“马普学会”)作为德国著名的非营利性基础研究机构,在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负有盛名。一直以来,马普学会高度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联系,在加强以市场应用为导向研发的同时,不断推进技术转移工作。为了更好地实现技术转移,马普学会于1970年成立了专门机构——马普创新公司(总部位于慕尼黑),并通过书面协议形式向其授权,全权委托该公司处理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事务。

多层次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

拥有先进完善的运行管理理念、组织机制设计以及经费管理制度是马普创新公司稳步推进技术转移工作的基本前提。作为马普学会的全资子公司,创新公司开展企业化运作模式,盈利目标明确,职责分明,经营灵活,与各研究机构和院系保持密切联系,推动研究机构专利工作的标准化和专业化进程。公司运行经费均由学会负责(来源于财政拨款),用于聘请专家、日常管理和项目支持、非盈利的宣传和公关活动等;但其通过技术转移所得收入(如专利许可)全额上缴,再由马普学会进行分配。

大力推动专利许可。将马普学会科学家的发明注册成为专利,并以专利许可的方式交予企业实现商业化应用,是公司进行技术转移的常规方式。对于科研人员的职务发明,公司首先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评估,重点审查该发明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商业应用性是否达到专利授权标准,然后积极与潜在的企业合作伙伴接洽专利许可事宜。值得一提的是,马普学会十分重视在技术成果未完全成熟的早期介入技术转移服务工作,使科研人员能够聚焦技术的潜在市场开展产业化导向的研发,从而提高技术转移的成功率。近几年来,公司每年收到发明报告130项左右,与企业签订许可协议约80份,许可收益保持在每年2000万欧元以上。

积极鼓励衍生企业发展。指导和帮助马普学会的科研人员创立了各类创新型高技术企业,是创新公司技术转移工作的一大特色。尤其对于一些无法在原有产业版图找到机会的革命性技术,创新公司致力于指导帮助衍生独立商业化运作的高科技企业,并评估该企业创业理念的科学性和经济潜力,协助进行商业模式设计、财务规划和战略制定;此外,还出台了一系列内部管理规范,用于处理科研人员、衍生企业与科研机构等多方利益关系,包括知识产权的拥有和使用权、利益冲突等问题,从而促进技术转移工作顺利推进。此外,马普学会还接受企业委托的合作研究项目,其形成的知识产权所有权归马普学会,但企业拥有几乎免费的普通许可使用权(只要承担知识产权保护和对发明人补偿的相关费用),还可获得贯穿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全程的咨询服务,不仅有利于保障委托企业的利益,而且也有利于马普学会支撑产业的发展。

多元化投融资支持

基础研究领域尤其是生命科学和药物研发领域投入多、风险大,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马普创新公司致力于为技术转移寻找从研究开发、转移交易、到产业化投资整个过程的多元化资金支持。资金来源既包括马普学会通过创新公司成立的种子基金,最高达50万欧元,也有来自德国的基金,甚至国际化金融资本(风投公司、银行、天使投资人)。通过为从内部衍生的初创企业提供投资,实现技术创新与金融服务的结合。例如,马普学会创新公司帮助有前景的项目Ambiverse(马普计算机科学研究所成立的子公司)获得德国联邦经济及科技部EXIST知识转移项目的资助,利用该资金将该软件市场化并制定可行的商业模式。

有活力的利益分配

技术转移作为一项涉及科研人员、机构、企业等各方利益的复杂过程,其权属和收益分配制度至关重要。虽然在知识产权权属上,马普学会研究人员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归属于学会,但是在收益分配上,马普创新公司通过充满活力、兼顾各方利益的许可收入分配制度,调动各方推进技术转移的积极性。对发明者而言,通过许可收入获得30%的收益率保障作为个人奖励。对研究所和学会本身而言,从专利许可分别获得37%和33%的收益,用于继续开展科学研究和相关活动,正是这种循环且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了技术转移的来源供给充裕,市场需求旺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