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組織人事報》發佈時間:2020年10月14日

馬普學會年會。

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以下簡稱“馬普學會”)作爲德國著名的非營利性基礎研究機構,在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等領域負有盛名。一直以來,馬普學會高度注重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聯繫,在加強以市場應用爲導向研發的同時,不斷推進技術轉移工作。爲了更好地實現技術轉移,馬普學會於1970年成立了專門機構——馬普創新公司(總部位於慕尼黑),並通過書面協議形式向其授權,全權委託該公司處理知識產權和技術轉移事務。

多層次的技術轉移服務模式

擁有先進完善的運行管理理念、組織機制設計以及經費管理制度是馬普創新公司穩步推進技術轉移工作的基本前提。作爲馬普學會的全資子公司,創新公司開展企業化運作模式,盈利目標明確,職責分明,經營靈活,與各研究機構和院系保持密切聯繫,推動研究機構專利工作的標準化和專業化進程。公司運行經費均由學會負責(來源於財政撥款),用於聘請專家、日常管理和項目支持、非盈利的宣傳和公關活動等;但其通過技術轉移所得收入(如專利許可)全額上繳,再由馬普學會進行分配。

大力推動專利許可。將馬普學會科學家的發明註冊成爲專利,並以專利許可的方式交予企業實現商業化應用,是公司進行技術轉移的常規方式。對於科研人員的職務發明,公司首先通過廣泛的市場調研評估,重點審查該發明申請的新穎性、創造性和商業應用性是否達到專利授權標準,然後積極與潛在的企業合作伙伴接洽專利許可事宜。值得一提的是,馬普學會十分重視在技術成果未完全成熟的早期介入技術轉移服務工作,使科研人員能夠聚焦技術的潛在市場開展產業化導向的研發,從而提高技術轉移的成功率。近幾年來,公司每年收到發明報告130項左右,與企業簽訂許可協議約80份,許可收益保持在每年2000萬歐元以上。

積極鼓勵衍生企業發展。指導和幫助馬普學會的科研人員創立了各類創新型高技術企業,是創新公司技術轉移工作的一大特色。尤其對於一些無法在原有產業版圖找到機會的革命性技術,創新公司致力於指導幫助衍生獨立商業化運作的高科技企業,並評估該企業創業理念的科學性和經濟潛力,協助進行商業模式設計、財務規劃和戰略制定;此外,還出臺了一系列內部管理規範,用於處理科研人員、衍生企業與科研機構等多方利益關係,包括知識產權的擁有和使用權、利益衝突等問題,從而促進技術轉移工作順利推進。此外,馬普學會還接受企業委託的合作研究項目,其形成的知識產權所有權歸馬普學會,但企業擁有幾乎免費的普通許可使用權(只要承擔知識產權保護和對發明人補償的相關費用),還可獲得貫穿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全程的諮詢服務,不僅有利於保障委託企業的利益,而且也有利於馬普學會支撐產業的發展。

多元化投融資支持

基礎研究領域尤其是生命科學和藥物研發領域投入多、風險大,需要持續不斷的資金支持。馬普創新公司致力於爲技術轉移尋找從研究開發、轉移交易、到產業化投資整個過程的多元化資金支持。資金來源既包括馬普學會通過創新公司成立的種子基金,最高達50萬歐元,也有來自德國的基金,甚至國際化金融資本(風投公司、銀行、天使投資人)。通過爲從內部衍生的初創企業提供投資,實現技術創新與金融服務的結合。例如,馬普學會創新公司幫助有前景的項目Ambiverse(馬普計算機科學研究所成立的子公司)獲得德國聯邦經濟及科技部EXIST知識轉移項目的資助,利用該資金將該軟件市場化並制定可行的商業模式。

有活力的利益分配

技術轉移作爲一項涉及科研人員、機構、企業等各方利益的複雜過程,其權屬和收益分配製度至關重要。雖然在知識產權權屬上,馬普學會研究人員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歸屬於學會,但是在收益分配上,馬普創新公司通過充滿活力、兼顧各方利益的許可收入分配製度,調動各方推進技術轉移的積極性。對發明者而言,通過許可收入獲得30%的收益率保障作爲個人獎勵。對研究所和學會本身而言,從專利許可分別獲得37%和33%的收益,用於繼續開展科學研究和相關活動,正是這種循環且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保證了技術轉移的來源供給充裕,市場需求旺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