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通公众何时能接种新冠灭活疫苗?我国新冠疫苗如何定价?这场发布会都回应了

10月20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疫苗有关情况。

我国4个疫苗进入临床三期,6万人接种无严重不良反应

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田保国介绍,目前,我国的疫苗研发工作总体上是处于领先地位,具体来说已经有13个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其中,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两种技术路线共4个疫苗进入了III期临床试验。4个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疫苗,总体上进展顺利,截止到目前共计接种了约6万名受试者,未收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初步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

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是验证疫苗保护力国际公认的有效性的指标,在目前我国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具备开展III期临床试验条件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地区和受试人群,以及顺利地组织实施III期临床试验,是目前开展III期临床试验面临的主要问题。下一步,科研攻关组将遵照科学规律,依法合规的原则,积极推进疫苗的研发工作。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两支灭活疫苗已纳入紧急使用范围

会上,有记者提问,普通公众什么时候能够接种到新冠灭活疫苗?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表示,目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所属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这两款灭活疫苗现在正在阿联酋、巴黎、约旦、秘鲁、阿根廷、埃及等十个国家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目前已经接种5万余人,总共接种者将达到6万余人。目前反映还是非常不错的,接种人群样本量涵盖了125个国籍,各方面进展领跑全球,得到国际广泛的认可。现在已经有几十个国家向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提出新冠疫苗的需求。

2月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作为牵头单位获得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灭活疫苗项目的紧急立项。4月12日,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获得了临床试验批件,并同步开展国内I/II期临床试验。4月27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再次获得临床试验批件,为新冠疫苗的研发加上双保险。

国内I/II期临床研究,各年龄段共计入组4064人,揭盲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安全性好,不同年龄、不同程序、不同剂量疫苗接种后均产生高滴度免疫应答,两支疫苗按照0,28天程序接种两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均达100%。

他透露,当前新冠灭活疫苗正在全力冲刺阶段,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疫苗研发是万里长征还剩最后一公里,在III期临床试验取得安全性和保护力数据以后,疫苗经审评获批就可以上市。实际上,目前已经开始了紧急使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的两支灭活疫苗,均纳入了紧急使用的范围。目前中国生物已做好大规模生产准备工作,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两个新冠疫苗P3生产工厂已经建设完成,明年产能将达到10亿剂以上,能够保证安全充足的疫苗供应。

今年年底我国新冠疫苗年产能可达6.1亿剂,明年在此基础上有效扩大

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新冠疫苗的年产能能达到6.1亿剂,明年,我国新冠疫苗年产能在此基础上会有效扩大,来切实保证我国以及全球其他国家对中国新冠疫苗的需求。

科技部:新冠病毒存在变异但属于正常范围的变异积累

新冠病毒是否发生了变异?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田保国表示,目前全球的数据库当中,收集了近15条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序列,涵盖全球六大洲的113个国家,通过对超过8万条的高质量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有变异。但是这个变异不大,属于正常范围的变异的积累,没有对疫苗研发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新冠疫苗如何定价?国家卫健委回应

新冠疫苗如何定价?国家卫健委介绍,网上的传闻都是不实报道,大部分都是断章取义。新冠疫苗的定价不以供需为定价基础,而是成本。新冠疫苗的定价一定是大众接受范围内。

新冠疫苗上市后,高风险、高危人群等优先考虑接种

会上,有记者提问,新冠疫苗上市以后,什么样的人群能够优先接种?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就我们以前已经研究或者现在已经掌握的新冠病毒的一些特点来讲的话,我们把新冠病毒未来的接种人群大致划分为三类,即高风险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

高风险人群,主要是指一线医疗防疫人员、边境口岸的工作人员,还有由于工作原因必须要去高污染区域或者国家的人员,还有要保证城市的基本运行的一些工作人员。

高危人群,主要是指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这类人群一旦感染新冠,出现重症或者危重症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人群。

其他就是第三类人群。

“我想不管在什么区域,他只要符合这样的人群特点,都是纳入我们优先的接种考虑。”他说。

国家卫健委谈青岛疫情:发现和控制及时,波及范围小,未发现社区传播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表示,青岛发生的聚集性疫情发现和控制及时,波及范围小,发生场所局限,未发现社区感染来源不明的病例。目前,疫情处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疫情的发生,也为全国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充分认识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克服麻痹思想、松懈情绪、厌战心理、松劲心态,严格落实外防输入措施,坚决遏制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最大限度防止聚集性疫情发生。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第一财经、北京日报、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