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組織人事報》發佈時間:2020年10月19日

鄧小平視察深圳。

經濟特區在40年的改革開放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作爲新生事物,它經歷了各種壓力和阻力。每次風浪關頭,鄧小平都站出來給特區信心,推動經濟特區堅定前行。

“不要老是議論,看準了就幹”

改革開放是一項新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幹過,沒有現成經驗可學,只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辦經濟特區就是探索的一個突破口。

1977年11月,鄧小平到廣州視察工作,在聽取廣東省委彙報深圳地區的“逃港”情況嚴重時敏銳指出,這是我們的政策有問題。1978年,爲尋求改革突破的良方,黨和國家領導人頻繁出國考察,十幾位副總理和副委員長以上的領導人先後20次訪問了50個國家。

同年6月下旬,在聽取谷牧彙報出訪西歐考察團的情況後,鄧小平提出:“形勢不可錯過,膽子大一點。不要老是議論,看準了就幹。”

“還是叫特區好”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的習仲勳提出在深圳、珠海、汕頭劃出一塊地方,作爲海外華僑、港澳同胞和外商的投資場所,初步定名爲“貿易合作區”。鄧小平非常贊同這個富有新意的設想,並在談到名稱時說: “還是叫特區好,陝甘寧開始就叫特區嘛!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了廣東省委、福建省委關於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的報告,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試辦特區。同年12月,國務院在北京召開了特區籌建的專題彙報會,正式提出了“經濟特區”的概念。

1980年在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強調繼續實行在廣東、福建兩省設置幾個特區的決定,並提出“步驟和辦法要服從調整,步子可以走慢一點”的建議。

“辦特區的路子走對了”

針對深圳建立經濟特區後,特區是否在向資本主義改革的質疑,1984年1月22日,在農曆春節前夕,鄧小平前往深圳、珠海、廈門經濟特區考察,這算是對經濟特區成立五年後的一次“綜合考試”。在幾天的實地參觀視察後,28日晚,鄧小平在和港澳知名人士會談時滿意地表示:“辦特區是我倡議的,看來路子走對了。”之後,他爲珠海、廈門、深圳三個經濟特區作了題詞。 2月14日,在離開特區到上海後,鄧小平意味深長地說:“現在看,開放政策不是收的問題,而是開放得還不夠。”24日,鄧小平回到北京後,在同中央負責同志的談話中,他對經濟特區和上海的考察作了總結: “我們建立經濟特區,實行開放政策,有個指導思想要明確,就是不是收,而是放。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鄧小平還提出在特區以外,開放港口城市、開發海南島的建議。同年,廈門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廈門全島,還開放了14個沿海港口城市。經濟特區辦不下去的猜測煙消雲散。

“經濟特區還是一個試驗”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充分肯定了商品經濟的作用。此時,特區經濟蓬勃發展,吸引着全世界的關注。當時國內外有一種說法,認爲深圳的經濟結構是以對國內其他地方的轉口貿易爲主,因此特區是賺了內地的錢。對此,1984年6月29日,鄧小平在會見外賓時指出:“深圳經濟特區是個試驗,路子走得是否對,還要看一看。它是社會主義的新生事物。搞成功是我們的願望,不成功是一個試驗嘛。”他對經濟特區出現的問題表示了極大的關注和包容。同年7月15日,鄧小平再次和外賓談到特區:“深圳的發展還是很快的,但畢竟是個試驗。”對會不會因此改變對外開放的政策,鄧小平回答說:“開放政策和經濟改革是要堅持到底的,不會變化。變,就沒有出路。”但鄧小平也指出,這“中間一定會有曲折,甚至於犯大大小小的錯誤。那不要緊,有了錯就糾正”。這就堅定了把經濟特區辦下去的決心。8月1日,在會見日本公明黨訪華代表團時,鄧小平又分析了經濟特區存在的問題。特區的經濟從內向轉向外向,還處於剛起步階段。對於“深圳是個試驗”引起的“中國的政策是不是又要改變、以前關於經濟特區的判斷是不是被否定了”的議論,鄧小平作了解釋:“我要肯定兩句話:第一句話是,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第二句話是,經濟特區還是一個試驗。這兩句話不矛盾。我們的整個開放政策也是一個試驗,從世界的角度來講,也是一個大試驗。總之,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是堅定不移的,但在開放過程中要小心謹慎。”鄧小平的幾次講話及時表明了中央對經濟特區的態度,許多謠言不攻而破。

“特區姓‘社’不姓‘資’”

1991年是不太平的一年,國際社會處於激烈動盪中,西方加緊了對中國的制裁。又有人開始擔心改革開放會滑向資本主義,關於經濟特區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再次尖銳地提到人們面前。1992年初,鄧小平離開北京,前往闊別八年的深圳。也就是這次,鄧小平徹底回答了一直羈絆特區發展的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指出“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個有利於”標準。

鄧小平開門見山地指出,特區姓“社”不姓“資”,並有理有據地進行了說明,在深圳,公有制是主體,外商投資只佔四分之一。這部分外資還可以從稅收、勞務等方面得到益處。不要怕“三資”企業,我們的優勢有國營大中型企業、鄉鎮企業,更重要的是政權在我們手裏。針對一些人提出的“‘三資’企業多了,就是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就是發展了資本主義”的疑慮,鄧小平更是直接回應:“這些人連基本常識都沒有。”這句話一錘定音,持續了十多年的爭議畫上了句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