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开国少将丁盛,有这样一句评价——“勇将、战将、闯将、悍将!”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把丁盛的勇猛无畏刻画得淋漓尽致!

丁盛的成名作,还要追溯到1939年11月的黄土岭围歼战,时任晋察冀教导二旅一团政委的丁盛,率部一举击毙了号称日军“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而且,黄土岭围歼战的战果绝不仅限于此,此战共击毙日军900多人,是八路军在当时对战日军取得的最好战绩之一。

1940年8月,为了打破日军在华北地区的“牢笼封锁”,八路军打响了百团大战,丁盛率部在晋察冀一带与日寇斡旋,把游击战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日寇吃尽了苦头却不能前进半步,以致于日军将丁盛部称为“守路钉”。

而真正让丁盛达到军事生涯巅峰的,其实还要数1949年10月的衡宝战役。

当时,以白崇禧为首的国民党军将5个军的兵力悉数布置在衡宝一线,企图同我军来一场大会战,林总也命令麾下所有部队严阵以待,准备决战。偏偏这个时候,时任第45军135师师长的丁盛,却不听命令,差点弄出乱子。

原来,丁盛并没有按照指令进入阵地,而是绕道一头扎进了国民党军的后方,这样一来,双方在衡宝决战的战略部署便被打乱了。为了解决后患,白崇禧抽调4个师的兵力围堵丁盛。

以一敌四,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丁盛和他的135师将要撑不住的时候,丁盛却率部站稳了脚跟。这样一来,便给了林总里外合围的大好机会!

林总得到这个消息后,一改此前下达的原地待命的命令,转而命令全军全线出击,并且亲自指挥丁盛的135师。

由于首尾难以兼顾,仅仅一天时间,国民党军便全线溃败,而丁盛和他的135师也因此被誉为“虎师”,刘伯承更是盛赞此次作战行动为“腰斩七军”!

得益于衡宝战役中的出色指挥,丁盛进入南京高级陆军学院深造,并深受刘伯承器重,当54军组建时,丁盛便被刘伯承推荐担任军长。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丁盛率领他的54军大展拳脚,先后参与大小战斗254次,打出了中国志愿军的威风,成为最后一支离朝的部队。

在1962年爆发的中印之战中,丁盛更是把印度人打出了心理阴影,面对头顶着“曾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印军主力第4军,丁盛带领54军130师给对方“好好上了一课”,只用了10个小时,就快刀斩乱麻,彻底终结了印度人的野心,史称“瓦弄大捷”。直到今天,印度不少军校中所模拟的假想敌,仍然是以54为代号。

如果单从军事才能的角度来看,丁盛确实对得起“勇将、战将、闯将、悍将”这样的赞誉,但可惜,丁盛的性格和选择注定了他后来的悲剧命运,于1982年被勒令退役,直至1999年遗憾离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