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出版的时候,韩寒正从新创刊的稿费最贵的杂志中败下阵来,那本书的封面跟他年幼夭折的杂志风格很像,也许是一种念记吧,从此也断了做一本杂志的念头,韩寒都不行,你凭什么?杂志不做了,倒是后来的新媒体《一个》做得风生水起,每天一句话或者一张图,筋道有力,省事不费力,新媒体快捷方便,风起云涌,纸媒体的好日子不久矣。

很多年后,作家韩寒抛出了导演的电影作品,不会赛车的编剧不是好演员,《后会无期》是根据《1988》改编的,当年看小说的时候,觉得这部小说有失韩寒水准,就是一个游车河的青年艳遇,没有从头老实读到尾,也没有捕捉到类似《三重门》的很多金句,所以对于一个新手导演根据一个松散小说改编的电影作品本来没啥兴趣,没想去影院里锦上添花,但各种因缘际会,我和观影好拍档火狐临时起意去看《后会无期》。

看了之后,除了结尾苏米和江河的小团圆结局有点讨好观众之外,其他情节节奏比小说好了好几条街,虽然是简单的线性结构,有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但带着鲜明特点的几个人物依次出来,有张有弛,使整个电影并不沉闷,甚至到了结尾还在希望为啥不再长点,但韩帅真不该在结尾安排小团圆,这更像小四的作风,韩寒卖艺不卖身,站着就把钱挣了,小四卖艺又卖身还拉着一群人造美女俊男拉拉基基地卖,磕头作揖地赚低幼粉丝的尖叫,真是“男女”有别。但小团圆的桥段太媚俗了,有违韩少爱谁谁的风范,因为在这个世上,你越珍惜越想见越不想失去联系的人,往往后会无期。提个建议,把这个小团圆放在江河的书里YY一下,亦真亦幻,更加能呼应现在是温水煮青蛙,现实是青蛙最后一分钟营救被锅盖闷回去的前情,韩寒肯定深知这个道理,他只是无奈地顺从了好心肠的民意。

影片有一个基调把握得非常准确,就是不哭天抢地不咆哮,没有大尺度的情绪爆发,当晒钱一觉醒来玻璃被人拆走时,当得知喜欢多年的刘莺莺其实是同父异母时,当刚刚觉得斯人可交斯人从容把车顺走时,他们没有暴跳如雷痛哭失声,他们选择了平淡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受到伤害时你不会再跟小时候一样大惊失色大哭不止,高浓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你会平静地接受,谈笑风生,但内心泪流成河,会哭的人不一定流泪,不哭的人一定悲伤,因为当时当刻没有哭出来,时过境迁,你永远欠了自己一场暴雨,连本带利也无法偿还。

一定要说些缺点,尽管大尺度航拍镜头非常拉轰,但拉轰的镜头重复几次,拉轰程度就几何级递减了,还有小四的片子是读图PPT,韩寒的电影由于配乐过多有点MV,但“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的前卫歌曲一响起,违和感制造的笑点还是劲爆十足的,配乐小说VCR,讲故事韩寒不弱,导演技术像是蓝翔学的。

后来韩寒又拍了《乘风破浪》、《飞驰人生》,很显然,导演技术越来越成熟,小四终于承认不堪回首的《小时代》太稚嫩,韩少再回顾早期电影作品,也会觉得没眼看吧?从作家到导演,韩少做到了,小四嘛?没眼看。

一期一会,每次离别都用力地再见吧,大多时候我们后会无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