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7月份传出最快年底前完成上市之后,水滴公司再一次因为上市引发舆论关注。10月19日,据自媒体IPO早知道报道,水滴公司计划2021年第一季度正式赴美IPO,募资规模预计为5亿美元左右,高盛、美银等将担任联席主承销商。

对此,水滴公司对金融观察团回应称不予置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水滴的上市步伐逐渐加快。而在两次上市的传闻间,水滴公司还完成了2.3亿美元D轮融资,融资金额为全球保险科技领域年内最高纪录。

然而,与融资、上市等消息相伴相生的,是市场上针对水滴公司商业模式的质疑。以水滴筹这一“不赚钱”的业务为流量入口,水滴公司几年里吸引了数亿用户,逐渐搭建起“水滴筹+水滴互助+水滴保险”的业务闭环,但却多次在享受流量红利时马失前蹄:诱导消费、道德绑架、肢体冲突、欺诈等负面消息此起彼伏。

如今,站在上市的关口,饱受质疑的水滴公司如何摆脱商业模式的灰色阴影?上市之路又是否会一帆风顺?

1

被疑诱导购保 保险是一锤子买卖?

在水滴公司的业务模式下,保险是重要的利润来源。根据水滴公司官网,截至今年9月,水滴保险商城累计年化签单保费超184亿元,用户约1.4亿,76%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而在7月时,水滴公司创始人沈鹏也曾提到水滴公司在今年4月和5月实现了单月盈利。

然而,水滴公司的保险业务却多次陷入诱导消费质疑,已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此前,金融观察团曾报道水滴公司旗下水滴互助以0.01元为噱头诱导用户加入,实际却需要完成充值才能使用,存在虚假宣传(详见报道水滴互助的0.01元“套路”:额外充钱才享保障 交钱被拒后推荐保险)。

今天,圆圆君注意到,水滴公司的相关宣传至今仍然保留,并且愈演愈烈。除了水滴筹、水滴互助外,水滴保险商城也大量使用“免费”、“投保成功”、“福利”等字样弹窗吸引用户注意,诱导用户购买保险。

10月20日上午,圆圆君打开水滴筹官方公众号注意到,公众号关于众筹案例的推文结尾处,几乎都设置有醒目的红色贴片广告,“免费送您500元大病健康保障”,提醒用户可以点击领取。

圆圆君按照提示点击后,页面跳转至“水滴保险商城”,在填写完个人信息并点击“立即领取”后,圆圆君收到了来自『水滴保险』的短信,称已经投保成功,可通过水滴保险官方公众号查看保单并缴费。

在进入水滴保险商城公众号查看保单时,会自动弹出页面提示“您还有未完善的保障”,点击“点此完善”,实际上就是引导用户进入到水滴百万医疗险的购买页面。就在圆圆君停留在购买页面查看信息时,不断有新的页面弹出提示赠送免费医疗险、意外险等,令人眼花缭乱。

实际上,水滴保险赠送的险种相对而言较为鸡肋,用户使用到的可能性实际上并不高。而在领取免费保险的过程中,页面不断出现完善保障、3元等字样。即使是退出相关页面后,公众号也会不断推送信息、发送短信提示用户购买。

总体而言,水滴保险的使用过程繁琐,体验较差。用户无法快速、简明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稍有不慎就完成了保险购买并开通自动缴费。也正因如此,不少用户在黑猫投诉等公开渠道反映,水滴保险以“1元得百万保险”等字样诱导用户消费,未经允许胡乱扣款等。

另有用户通过微博表示,水滴保险以1元保费引诱中老年人投保,实际合计一年保费需要扣款一千余元,并通过电话营销,“忠实老客户回馈升级千万保金”,引导老人继续消费。在提出退保要求后,客服人员仅表示可以关掉自动付费,不能退保。

在圆圆君看来,如此作为的水滴保险更像是没有售后的一锤子买卖,只管将保险卖出去。只追求结果,过程如何并不重要。

不过,对于水滴保险来说,变现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对于传统保险公司,水滴保险受到基础业务限制,保险品种相对有限,且主要集中在健康保险领域,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同时,尽管持有保险经纪牌照,但运营能力不佳也使得水滴保险踩到了红线。

7月底,水滴公司旗下保多多保险经纪公司因涉及欺骗保险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等违法违规行为而吃罚单,合计罚款76万元。9月8日,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发文提到,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2

短信营销被诟病 信任危机何时解?

除了诱导用户消费外,水滴保险疯狂的短信营销也为人所诟病。根据用户描述,仅仅是使用过水滴筹捐款的用户,也会收到营销短信,“即使是选择退订,但根本没有用,后续还是一样会收到短信。”

水滴保险营销还算情有可原,水滴筹却也在主动邀请用户使用。圆圆君仅仅是在水滴筹官方公众号内误操作点击了“发起筹款”,未填写任何资料并立即退出了页面,随后便在5个小时内8次收到水滴筹推送的“发起筹款提醒”,提示完成资料填写发起筹款。

作为大病患者个人求助平台,水滴筹大可不必如此主动招揽用户使用平台筹款。正如此前水滴筹将筹款次数与员工绩效挂钩,以地推团队鼓励、游说病患使用水滴筹筹款,对病患家境缺乏审核,“卖惨文案”有了模板,甚至出现骗捐、诈捐。

水滴筹业务为水滴公司不断引入新血液,也为水滴公司带来了野蛮扩张。而出于信任捐款的用户则成为了水滴公司的收割对象。一旦信任出现裂缝,水滴公司将被吞入其中。

事实上,圆圆君了解到,就在水滴公司宣布完成D轮融资并进行铺天盖地宣传的当日,水滴公司在微博上却以不同的方式登上了热搜榜。

8月20日下午,就在水滴公司宣布完成D轮融资后,一名拥有近70万粉丝的博主通过新浪微博发文称,获悉水滴筹一名男性员工恋爱期间出轨,出轨对象称病在水滴筹发起筹款,三条筹款链接共计筹得资金13万元。而另一方面,出轨对象在微博上大秀各类奢侈品,并晒出各地旅游照片。

博主质疑该水滴筹员工为出轨对象造假,利用职务之便为出轨对象骗取善款。8月21日晚间,该事件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而在声势浩大的融资消息中,该事件很快就消失在公众眼前了。

按照该博主描述,水滴筹已经介入其中。目前,包括原博主发文在内的关于该事件的讨论在微博上都已经删除。而在水滴筹当前的置顶微博评论中,仍然可以看到用户对此事的追问与质疑。

水滴筹并未对外公布最终处理结果。客观来看,该事件仅有该博主的一家之言,筹款信息、当事人的具体情况等无从考证,真实性无从考证。圆圆君尝试联系该博主了解情况,最终未能成功。但从相关信息全部删除、水滴筹避而不谈等情况来看,水滴筹反而颇有欲盖弥彰的嫌疑。

而这一事件的背后,更多地反映了用户对于水滴筹的信任危机。不胜枚举的诈捐案例背后,用户的爱心不断被消耗,“穷人捐款、富人受益”的诘问声面前,水滴公司以用户信任构建的根基正在逐渐坍塌。

结语

从水滴公司“筹+互助+保险”的生态商业模式来看,水滴公司已经形成了业务闭环。水滴筹与水滴公益组成社会责任板块,水滴保险商城与水滴互助组成了商业板块,共同构成了“事前保障+事后救助”的保险保障体系。

更为直白的是,在水滴公司这一业务闭环中,定位于个人大病救助平台的水滴筹引流,水滴互助留住用户并盘活流量,最终由水滴保险商城这一现金奶牛完成变现。变现后,水滴公司再将部分收益用于水滴筹业务补贴,如垫付用户筹款提现的手续费等。

三大业务板块之间环环相扣,相互促进发展也相互制约。而这也意味着,水滴公司主营业务之间有了更多的局限性。看似完善的商业逻辑背后实则经不住推敲与考验。赚钱的保险业务依靠不赚钱的众筹与互助,众筹与互助则全部依靠用户的信任。而在信任带来的流量红利之外,水滴公司显然还需要找到更为长远的路。

*声明:金融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