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凌冽,阳光刺眼,战争一触即发。

交战双方,严阵以待,都在等待最佳的时间,那时间就是正午。

正午的眼光刺眼,能影响长弓手们视野,给骑兵最佳机会。

圆盾背后,指挥官要看苍穹,挥舞号令,旗帜一出,重甲步兵们分开盾牌,蓄势待发良久的高头大马,带着全副武装的具装骑兵越众而出。

他们排成阵列,缓缓出发,越是临近对方阵地,越是加快步伐,迎着箭雨,争锋向前。

锐利的弓箭,被厚重的甲胄弹开,长枪立起,眼前就是盾阵。

冲,冲,冲,迎着盾阵的长矛,这群无畏的勇士,不断向前。

第一排,都是炮灰,多人仰马翻,少杀敌致胜。

可那又如何,冲破了盾阵,就是他们的天下,无差别绞杀,在冲锋后成阵。

而这,就是中世纪具装骑兵冲锋的场景。

那个时候的骑兵,就是如此牛叉,犹如今日的坦克部队一样。

面对缺少骑兵的对手,几乎具有碾压性优势。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在西方被视作战争终极杀器的重装骑兵,在华夏大地却少有被重视。

根源吗也很简单!

首先:东方的战争规模非西方可比。

长期的人口优势,让西方至多不过十多万的战争规模,在东方战争相形见绌,战国时代就有数十上百万人的大战役出现,这在西方绝对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在大规模战场上,部队质量确实起作用,可人数还有相对良好的训练,却是成败的关键。

如项羽那样的猛士,总是少见的。

其次:具装骑兵,装备太过昂贵,不适合规模列装。

单兵装备的制式化,最早源自战国时代,秦国就是鲜明的例证。

但一个骑兵,特别是重装骑兵的花销,可非小数目,顶得上是个步兵。

甲胄的高造价,还有马匹的稀缺,都让重装骑兵,不常见于中国战场,除非国力特别强盛,马匹供应充足的时代,会有少部分精锐骑兵出现,大多数时候,重骑兵都因造价问题,成不了战场的主力。

最后:中国战场讲究兵法战术,和欧洲单调的战术谋略不同。

重骑兵虽然有冲击力强,战斗力强的优势,可这优势太过单一!

在变化无常的华夏战场并不适用,多兵种配合,还有计谋迭出的中原战场,讲究的是兵种配合,埋伏用计。

36计迭出,孙子兵法常用,骑兵特别是轻骑兵,才是完成战略规划的更好选择,至于重骑兵,用处并不大。

而且还弊端很多,单一的作战效用,配合巨量的后勤补给,短暂的爆发时间,不适用于长期战斗和远距离战斗,古中国战争,多有长距离,长时间的特点,无疑放大了这缺点。

不过要说,中国数千年历史,都不重视重骑兵,也是虚幻的言语。

在汉朝汉武帝时候,就是中国重骑兵的高光时刻。

那个时候,为了对抗匈奴的攻击,汉武帝曾经用大汉近半的军费,打造骑兵部队。

这骑兵部队,一人三马是标配,各个都是精锐关中子弟,自小弓马娴熟,配合名将卫青和霍去病带领,才有了远征匈奴的胜利。

后续中国史,也多有成建制重骑兵出现!

比如北宋时岳家军特种部队背嵬军,这支部队就是精锐骑兵和重步兵混合成军,目的则是配合突袭战,阵地战,游击战战术多元化选择。

比如明朝时候的关宁铁骑,也是精锐骑兵配合火器成军的存在。

而且中国史上少有的重骑兵,其实和西方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待遇好,配置高,头衔高!西方中世纪重骑兵,骑士们各个都是封建领主,待遇很高,出征时都有随从骑士陪同,配置也高,册封骑士之后,很多都有爵位,头衔也高。

这算得上东西方的异曲同工之妙吧。

综上可见,西方多出重骑兵,东方少出重骑兵。

根源就在,战场规模不同,战争形态不同,进而引发的后勤保障不同。不是东方不重视重骑兵,很多时候是建立不了大规模重骑兵部队,马匹也难找,少了作用又不大。

这算不得啥错误,不过是国情不同的不同选择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