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一堂軍事課

當郭威帶着大軍,於公元948年8月20日達到河中城之後,所有人都很激動和緊張,不管是敵我的哪一方,似乎大家都知道,城是守不住了,就是大家誰也不知道,城究竟會在什麼時候被攻破。

五代節度使,之所以能動不動就叛亂獨立啥的,靠的就是在當地享有完全的,軍政財三權的獨攬,而經過多年的戰火洗禮,一般節度使的城池早就是被他們弄得堅固無比。

加上古代城市本來就是對守方有利,古往今來憑藉一座孤城,最終扭轉敗局的事情也很多,儘管郭威名聲在外,他也不可能讓城裏的人聞風而逃,更沒有厚着臉皮大義凜然的教訓城裏的李守貞,因爲他知道,所謂的道德批判,在這個時代早就沒什麼用了。

郭威大軍到達的時候,河中城已經被圍了,只不過之前提到的白文珂、郭從義、常思並這三個人水平有限,面對高築牆廣積糧的政策,他們也只能望城興嘆。

現在郭威來了,大家都眼巴巴看着這個後漢第一名將,此時會有什麼樣的猛烈行動,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郭威並沒有下令直接攻城。

而是叫人從附近五個縣城招募民工2萬人,開始在後漢軍隊和城池之間築起了很多小型堡壘,來保護後漢軍隊的大營。

這種打法並不稀奇,穩紮穩打慢慢蠶食,我們熟悉的曾國藩,最著名的戰略就是結硬寨,打呆仗,每到一地先命令士兵安營紮寨,做好防護工作,火候到了城池自然就破了。

但很快當士兵們發現新的堡壘築好之後,城裏的部隊突然衝出來,將好不容易弄好的簡易工事砸了個稀巴爛。

但郭威似乎並不憤怒,還好徵發的2萬民工還沒有回家,那就繼續借着幹活,此後的日子,這種行爲就像是現代社會我們非常熟悉的粘貼複製一樣,郭威的不對剛把堡壘修好,城裏的部隊就會出來一通亂砸。

跟着郭威的士兵,此時心裏的憤怒慢慢到了頂點,本想着這次平叛,能跟着郭將軍立功,回去也好積累點資本,沒想到卻變成了工地上搬磚的工人。

儘管士兵們發現,每次出城的敵人,總會留下來一些屍體之外,李守貞的河陽城依舊很堅固,郭威的大軍始終沒有進行大規模攻城。

五代時期,經常是亂自下做,士兵譁變是常有的事情,面對士兵們的一肚子不理解和怒火,郭威從來也不解釋,幸好已經帶兵幾十年的郭威威望十分高,治軍嚴格下面的士兵不敢譁變。

就這麼雙方不斷的在重複着你建我拆的遊戲,你猜猜這遊戲郭威玩了多久,整整一年,堂堂後漢最後的軍事底牌郭威,攻一座城居然一年時間過去了,城池依然挺立,叛軍依然逍遙自在。

不斷看着自己心血被毀的後漢士兵們,憤怒也慢慢累積到了極點,終於在拆毀的牆慢慢比留下的牆多的時候,郭威終於下達了總攻的命令。

三面強攻,北面放行,河中城一鼓而下,李守貞貫徹了自己絕不投降的宗旨,還算是條漢子,城破後全家集體自焚。

消息迅速傳向了全國,不多久,又迅速地傳了回來,另外兩處的反叛者,鳳翔節度使王景崇和永興軍節度使趙思綰很痛快地投降了,他們實在不想像李守貞那樣被郭威玩死。

就這樣趙匡胤的第一堂軍事課結束了,一年的時間,趙匡胤成長了很多,他親眼見證了當時中華大地,最高軍事水平的指揮是個什麼樣子。

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這是趙匡胤學的第一堂課,士兵的命也是命,郭威不會爲了勝利,完全把士兵當做是數字,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

可以說這一年的成長,遠超過普通人十年的收穫,更難得的是趙匡胤結識了軍中的另一個青年柴榮,喜歡動不動掙誰是第一名的國人傳統,經常會拿柴榮和趙匡胤做比較,看看誰誰“五代”第一名君。

我從來不和稀泥,弄個什麼雙重標準,說什麼趙匡胤的宋朝不屬於五代之類的話,我們就是想知道柴榮和趙匡胤究竟誰更強。

按照我的標準的話,那毫無疑問是趙匡胤更強,堪稱五代第一明君,柴榮並不是敗給了能力,而是敗給了所有牛人共同的敵人,命運。

(11)年輕人的衝動

郭威班師回朝了,趙匡胤也終於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開封城裏處處洋溢着喜悅的氣氛,三年的外出生涯,讓趙匡胤成熟了,此刻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對他來說是最幸福的事情。

家中一切都安好,母親安好,小妹也好,二弟匡義也長大了,三弟匡美也已經出生了,儘管父親此時不在京城,這次平叛也被派了出去,但可以肯定的是,父親還活着。

這是趙匡胤不同於別人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性格閱歷成熟之前,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庭,對於一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只要這樣才能形成對這個世界,深厚的濃濃的感情,否則剩下的便只有冷漠。

不久之後,郭威將會深刻的體會到這種寒冷,而此時的他正在朝堂上接受百官的祝賀和皇帝的賞賜,當然了皇帝幾乎沒什麼大官可以封了,最後加封郭威爲檢校太師兼侍中,儘管這種都是榮譽性質的官銜,但郭威從此正式成爲後漢朝中第一人。

但看着朝堂上,更加萎靡不振的皇帝,郭威的心頭浮現出一絲憂慮,做到了這個位置,郭威的心裏總是毛毛的,完全不知道這個年輕皇帝的心裏到底在想什麼。

短短四個月之後,郭威就知道了他心裏不安的答案,郭威被調出了京城,理由很簡單也很實用,契丹進犯大將出徵。

結果到了邊境才發現,連個契丹人的影子都沒有,很快聖旨就來了,就地駐防郭威你就不用回京城了,明知道沒戲耍了的郭威,也知道搖頭苦笑,這麼多年博弈的結果總是這樣,他要的不過是想維持一種平衡而已。

大將出徵,親眷留在京城做人質,只要年輕皇帝不做什麼過分的事情,這種政治博弈和平衡就不會被打破,郭威還是願意爲後漢效力的。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去年18今年19的皇帝陛下,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幹出了讓人驚掉下巴的事,當然這也符合他簡單粗暴的性格,把做皇帝也想的太簡單了。

公元950年11月11日的清晨,年輕的皇帝劉承佑殺了三個人,只有三個,他們是楊邠、史弘肇、王章,就在他們去上朝的路上,在廣政殿被殺。

很顯然劉承佑都沒有把自己當做是皇帝,他的水平完全就是一個街頭黑幫的作風,看看康雍乾相怎麼殺人,殺你之前先下獄,之後是抄家審判,最重要的一步,是讓全天下人都知道,你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奸臣,大壞蛋,皇帝殺你也是迫不得已。

就這樣在頂級智力角逐中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人,突然就這麼被結束了生命,就是這麼直接,天真的皇帝以爲,只要是殺了他們,軍權財權就能全部收回,5個顧命大臣除了郭威在外,就剩下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蘇逢吉。

年輕人做事就是欠考慮,不管他是不是皇帝,太多的年輕人想法單一,什麼什麼事做不好,以爲殺幾個人就能解決,事實上殺人不但沒能解決小皇帝的不爽,相反很快自己反而是被解決掉了。

事情到了這一步,很明顯年輕的皇帝陛下很不喜歡老爹留下的5個顧命大臣,自己想獨攬大權,對於這種要求,目前劉承佑只差一步就能實現,可偏偏就是這一步,不但權力沒收回,自己的命也給丟了。

劉承佑以爲當了皇帝,什麼事情只要一道聖旨就能解決,此前的殺人和把郭威調離,可能讓他有了一種錯覺,那就是自己能夠掌握時局,事實證明他只不過是坐在明堂上的一個笑話。

(12)最後的失望

小皇帝殺完大臣之後,就開始要着手對付郭威了,具體經過是這樣的——劉承祐寫了密詔讓李弘義去州殺王殷,讓郭崇去郭威駐地魏州殺郭威和王峻。

如果憑密詔就能解決節度使尾大不掉的問題,那麼他的父輩和前朝皇帝們,也就不用殫精竭慮,流血送命在亂世中保全自己了。

很快小皇帝就被出賣了,各個節度使們相互通氣,尤其是密詔已經被帶到了郭威面前,看到要殺自己的密詔,郭威並沒有多少憤怒。

他不是劉承佑,憤怒只會讓他失去理智,因爲劉承佑手裏有他在乎的東西,那就是他的家眷親屬全部都在開封城,不到最後時刻,郭威也不想和劉承佑翻臉,畢竟自己的老上司劉知遠對自己還不錯,就是這個兒子實在是太不成器。

很快郭威給劉承佑寫了一封密信,在信裏,他鄭重地向皇帝保證,他絕對沒有反叛之心,他和他的將軍們、士兵們都是絕對擁護陛下的,請陛下千萬不要輕信某些人的謠言,要以和爲貴,給和平一個機會……

正常人看到這種信,心裏就能明白郭威的意思,你手裏有人質,我們可以談一談,我可以依然讓你做皇帝,無數次的朝廷博弈都是這個樣子,但就是如此明白的話,劉承佑居然熟視無睹。

見到信之後,劉承佑根本沒有任何的回覆,而是直接用行動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他直接把郭威留在開封城的全體家屬一個不留的殺掉,其中也包括了郭威的養子柴榮的家屬。

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郭威終於憤怒了,悲憤的郭威在滑州誓師,決心攻佔開封——爲了必勝,他聽從了王峻的建議,向軍隊鄭重許諾,攻陷開封,爾等可以在京城剽掠!

這種事情,五代時期經常發生,具體的過程實在是伐善課程,郭威可是後漢第一武將,皇帝這種東西,當家尊重的時候,你就是九五之尊。

不尊重你,你不過就是個任人擺佈的玩偶,劉承佑這個嘴上沒毛的人,不但就此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而且還輸掉了父親和先輩的榮譽,他創造了一個歷史記錄,這個也是中國歷史的記錄。

那就是後漢是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只有短短的三年,是的你沒看錯就是三年,這個剛好夠給父親服喪的時間,劉承佑就讓一代王朝徹底消失了。

但有個事情卻很奇怪,後漢短短的三年,卻是板上釘釘的一個朝代,王莽的新朝15年,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絕大部分人古人也都不認可王莽這15年,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後漢這短短的3年時間,能夠“青史留名”呢?

問題的祕密就出在郭威身上,從後周開始,五代十國的亂世開始慢慢走向穩定,那麼郭威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正是郭威的一個舉動,徹底奠定了後漢的歷史地位,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甚至是多餘的舉動究竟是什麼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