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男人愛子的最高境界

歷史其實很有趣,這種有趣在於他的偶然性,如果把歷史看做是某些必然結果的展示,比如說沿着某一條線從低到高發展下去。

秉承這樣的歷史觀,看歷史一定是索然無味的,因爲很多事情的發生,你都會認爲是必然發生的,但是當我們深入到歷史的情景中去,你會驚奇的發現,許多改變歷史進程的大事件,其本身的發生是極其偶然的事情。

就拿趙匡胤來說吧,他的這次求職經歷很不順利,如果他留在了王彥超那裏,說不定歷史就會被改寫,但就是這麼湊巧,王彥超拒絕了趙匡胤的求職申請。

而此時的趙匡胤把目光又投向了後漢最強軍人郭威的身上,他要去投奔郭威,做一名軍人,只有這樣才能在亂世站穩腳跟。

而此時的郭威也是處在焦慮之中,因爲這次出征平叛,郭威的心情很複雜,至於複雜的原因,卻是一點也不復雜,他便是五代時期最爲常見的疾病,新皇帝不信老爹留下來的班底。

此時的後漢皇帝是劉承佑,一個剛滿18歲的小夥,18歲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已經算是成年人了,但是對於絕大部分需要高級技能才能勝任的工作來說,18歲卻顯得明顯是太稚嫩。

當皇帝可能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工作了,當然如果你恰巧是太平盛世的皇帝,可能會好一點,做皇帝做不好你可以做壞呀,頂多就是留下個無能昏君的罵名。

但是你要是生在亂世,那可得小心了,皇帝做不好很可能被殺掉,下場還不如一個大臣,尤其在五代這樣的亂世,劉承佑的老爹劉知遠很清楚自己身處的是怎樣一個亂世。

儘管只做了一年的皇帝就匆匆閉眼了,但是靠着自己的威望,還是有一大批忠實的擁躉,於是在臨死之前精心設計,爲兒子留下了一套可靠的班底。

他們是:楊、史弘肇、王章、蘇逢吉、郭威。這些人或文,蘇逢吉,宰相;,楊邠、郭威同爲樞密使,楊內掌機要,郭威外領征伐,史弘肇是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負責京城警備;或管錢,王章,三司使,主管全國財賦。

一個老爹對兒子最深的愛,或許就是這些了吧,臨死前還惦記着兒子的江山能不能坐得穩,費盡心機讓江山更穩固一些。

果然不出劉知遠所料,他前腳剛一蹬腿,,河中護國節度使李守貞、鳳翔節度使王景崇、永興軍節度使趙思綰立馬反叛,像是安排好的劇本一樣,因爲這樣的戲碼在五代已經上演過很多次,劉知遠閉着眼睛都能想得到,所以對於後事他一點都不擔心。

但劉知遠犯了一個天底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不是成龍那種,那種級別的錯誤,在皇帝身上根本不叫錯誤),給孩子了太多的東西,卻從來不問問孩子到底想不想要。

老爹倒是什麼都安排的妥妥的,但是這個位置可是皇帝呀,大家都想來坐的原因就是因爲,他擁有無限的權力,結果被老爹這麼一設計,從文到武劉承佑完全說不上話,對於18歲的熱血青年來說,這滋味實在是難受。

於是明明派出大將郭威很快就能搞定叛亂的事情,但年輕的劉承佑偏偏不這麼做,他一道看似無限權力的聖旨就讓郭威回家享清福去了,自己派了三個完全沒有名氣的人去平叛,白文珂、郭從義、常思這三個人也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

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一般是損人的話,這裏儘管沒有刻意貶低他們的意思,但他們真的是不知道出自何處,因爲你翻遍史料也不知道他們有什麼從軍的經歷,所以這句話算是一個很中性的評價吧。

結果這三個人果然是不出大多數人的一意料,完全擺不平叛亂的節度使,這個時候,我們年輕的皇帝陛下,不得已終於又低下他那高貴的頭顱,去請郭威出山。

(08)文學樣板“郭提轄”

自從人類社會出現了私有制,就開始產生了貧富不均,既然有了多與少的差別,無論人類採取哪種制度模式,所有人都想朝着向上佔有更多的資源目標攀登,只不過說不通時期,向上的通道有快有慢,有合理有不合理而已。

但是這種向上的心,卻是古今中外,人同此情情同此理的,整體而言,亂世是社會秩序的重塑時期,個人社會秩序排名變化是比較快的,太平盛世,則通過個人奮鬥提高社會等級是比較困難的。

郭威生在亂世,邢州堯山人,父親郭簡,曾爲後晉順州刺史,死在亂軍中。從小孤苦,四處流浪,十八歲從大頭兵當起,一路走來經歷過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四個朝代,終於奮鬥到了位極人臣的位置,成了 劉知遠的顧命大臣。

五代時期紛紛雜雜,看着很長,其實不長,不用懷疑剛纔郭威的簡歷,他真的是四個朝代都在當兵,而且這官是越做越大,這種情況,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在那個時代都很常見。

郭威有個外號叫做郭雀兒,因爲脖子上有個雀兒的紋身,有一次有人告他謀反,他自嘲的說,自古哪有雀兒天子。

郭威這個人有個故事非常出名,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身爲一個文學愛好者,剛纔這句話我是很認真的寫的,沒有弄錯。

是個,郭威有個故事很出名,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既然這麼出名,爲什麼大家又都不知道呢,這個故事是上過語文課本的,我大概說一下你就知道了。

話說有一天有個壯漢來一個肉攤買肉,賣肉的一看就不好惹,但買肉的說了,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見半點肥的在上面。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見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

結果賣肉的明顯感覺受到了挑釁和侮辱,平常只有他欺負別人,沒想到今天卻被別人戲耍了,於是兩人動起手來,買肉的直接把賣肉的給打死了。

你是不是很眼熟,沒錯這情節不就是魯提轄三拳打死鎮關西嗎,這個故事中國人都很熟悉呀,沒錯正是這個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其實他最早的出處,就是郭威,以上買肉的就是郭威,賣肉的屠夫是個惡霸,年輕的郭威毫無懼色,直接戲耍了之後,手起刀落,殺死了屠夫。

感謝施耐庵先生,讓五代亂世少有人能搞懂的歷史,有了這麼一段盡人皆知的故事,故事的原型就是後周的開國皇帝郭威,但僅僅是在郭威做皇帝兩年前,他還處在一個非常痛苦的時期。

五代時期,皇帝輪流做,大家打來打去,誰當皇帝就爲誰效力,是那個時代流行的生存哲學,不過貌似就馮道捱罵最厲害,他爲什麼捱罵,以後再說,不過眼下郭威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卻一點也不開心,因爲很顯然新皇帝不信任他。

但剛滿18的劉承佑儘管沒什麼政治經驗,但是低頭他還是懂的,因爲沒有郭威就搞不定叛亂呀,不得已皇帝陛下親自去請郭威出山。

郭威的回答很有意思,言語中充滿了剋制與無奈, “臣不敢請,亦不敢辭,唯陛下命”,就這樣功高震主的郭威帶領後漢的大軍,浩浩蕩蕩的朝着叛亂的地方出發了。

(09)趙匡胤的起點

很多時候,一個人起點的高度,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他這一生所能到達的終點的高度,趙匡胤經過兩年底層的歷練,終於迎來了人生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做了郭威的親兵。

很羨慕吧,這就是起點,中國人說三歲看老,雖說有點誇張,但起碼是經過相當長的歷史經驗積累總結出來的,概然率很高的事情。

當破衣爛衫的趙匡胤自報家門,說自己是趙弘殷的兒子,前來投奔,郭威認真的看了看趙匡胤,因爲這不是小說,很難描寫的很具體,但有些事就算是書上沒有說,那發生也是很自然的。

比如說眼光獨到的郭威肯定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趙匡胤沒有說謊,從第一眼見到這個人,就決定讓眼前這個陌生的小夥做自己的親兵,再比如在某一個時刻,郭威,柴榮,趙匡胤這三個此時都還不是皇帝的軍人在一起討論軍情,這樣的畫面想象都讓人激動。

古代沒有身份證這種定西,所以看人識人就尤爲重要,在生死邊緣混了一輩子的郭威,能讓趙匡胤做自己的親兵,只能說明趙匡胤就算是穿着破衣爛衫也是足以讓人信任的。

親兵的好處有很多,但有兩個最爲重要的好處,是所有兵種都無法比擬的,第一是能保命,儘管這一點可能名將是最不看重的,但事實上也是最重要的。

親兵就是時刻守衛在將軍身邊的兵,除了全軍覆沒將軍戰死之外,基本上都沒有姓名之憂,一般情況下,只要是將軍活着,親兵大概率上都能活着,這一點很重要,不管你有多高的武功和才能,讓你一上來就做衝鋒陷陣的大頭兵,你傷亡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殺人如砍瓜切菜的年代,剩者爲王,只要活着就能看到最後的勝利,就這樣趙匡胤開始了自己的當兵生涯,也給自己的生命做了一層有力的保障。

第二個好纔是最重要的,如果第一個好處是必要條件,那麼第二個好處,就是成功的充分條件,作爲郭威的親兵,能夠親眼目睹郭威在戰場上的所有動作,這種頂級的教學,一般人根本沒有辦法體會。

尤其是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一個統帥的一舉一動,時刻關係的全軍的生死存亡,能目睹郭威的一舉一動,對於二十出頭的趙匡胤來說,那絕對是天賜的良機。

事實上正是跟着郭威的這段時間,奠定了趙匡胤此後最基本的路線,因爲趙匡胤親眼目睹了郭威稱帝的全過程,這一幕完全印在他的腦子裏,因爲趙匡胤稱帝,簡直就是郭威的複製版,除了人名地名不一樣,其他的簡直就是完美複製。

剛做了親兵的趙匡胤充滿了鬥志,他這個時候正是奮發向上的時候,就算愁也輪不到他,此時發愁的是郭威,畢竟他是帶着任務來的,反叛的節度使又不是紙糊的,泥塑的,想辦法成功平叛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儘管後世的我們動不動就很激動,三個日後都赫赫有名的皇帝在一起攻城略地是多麼的愜意,但當時的他們並不知道日後的命運,包括郭威本人,都萬萬沒有想到,僅僅是兩年之後,自己就成了皇帝,去劉氏江山而代之。

那麼剛做了親兵的趙匡胤跟着郭威,究竟這第一仗學到了什麼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