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這不是醫學問題,而是基本生理學、生物化學問題;也是被醫學生視爲畏途的難題。

難到什麼程度呢?比解剖學更難,難到大部分醫學生畢業仍懵懵懂懂,以至於很多醫學科普作者寫到這類問題時不知所云。餐後也一樣會消耗脂肪

一般人的“印象”中,人這一架內燃機常規的燃料只有葡萄糖,通常只能燃燒血液供應的葡萄糖來供給能量。

其實不然。

脂肪,以脂肪酸的形式,也是人體常規燃料之一。

只不過,能夠直接燃燒脂肪酸的組織有限,僅限於橫紋肌肌肉(骨骼肌和心肌)。

這是因爲,脂肪是以甘油三酯(1個甘油分子結合3個脂肪酸分子)的形式存在,

而肌肉組織只能燃燒遊離脂肪酸。

要想把脂肪酸從甘油三酯上解離下來,需要一種叫做脂蛋白脂肪酶(LPL)的酶。

而這種酶只存在於脂肪,心肌和骨骼肌組織,因此也只有這3種組織可以利用脂肪酸。

我們知道,人類是雜食動物,食物中通常含有不等比例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所謂“三大能量物質”。

食物中的脂肪,即甘油三酯,被吸收進入血液後也叫外源性脂肪,被包裹在血液中的“乳糜微粒”。其中的脂蛋白apoCⅡ可以激活LPL,將甘油三酯解離爲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被直接利用,甘油被運回肝臟用於糖異生(後面還要講到它)。

因此,即使是餐後,只要食物中有“油水”,我們的身體也會直接以吸收的外源性脂肪作爲燃料,因此,也會消耗脂肪。空腹狀態下,主要以脂肪作爲燃料

所謂“餓肚子”,就是食物從胃中排空,進入小腸後很快被完全消化吸收,這樣身體就不再有外源性能量物質補充,醫學上稱爲“空腹狀態”。

進餐後到空腹狀態的時間依賴於個體的“消化能力(包括身體狀態)”和食物種類,尤其是後者。

通常,高脂、高蛋白食物需要胃排空和消化吸收的時間就長一些,而以碳水化合物,特別是簡單糖爲主的膳食進入空腹狀態更快。

我們日常的雜食,一般餐後4、5個小時,長一點5、6個小時就會進入空腹狀態。

空腹狀態意味着不再有外源性能量物質補充,身體開始消耗內源性燃料。

這些內源性燃料包括血液中既存的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儲存在肝臟的肝糖原和肌肉中的肌糖原;儲存在脂肪組織中的脂肪;以及肌肉和其他組織的蛋白質。

具體的燃料形式,在初期仍然是葡萄糖和脂肪酸;如果長期空腹,就會再加上酮體。

至於消耗順序上,並非燃燒完了一種再燃燒另一種的接踵而至,而是人體一直就是一架混合動力內燃機,幾種燃料一起混合燃燒。

當然,這種“混合”也是有一定的先後順序。

其中,血液循環中的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自然優先燃燒;葡萄糖的消耗導致血糖水平降低,就會刺激系列機制來補充。

其中,動作最快的是肝臟,分解肝糖原成爲葡萄糖釋放進入血液;而肌糖原僅供應肌肉,不會補充血糖。

然而,肝糖原畢竟是有限的。

動作第二快的機制是糖異生,就是將別的能量物質轉化成葡萄糖來補充血糖。

糖異生主要有兩個途徑,內源性脂肪動員分解出來的甘油;和蛋白質分解產生的某些氨基酸——丙氨酸和谷氨醯胺。

也就是說,進入空腹狀態後在很短的時間內,身體就開始消耗脂肪和蛋白質作爲燃料。

脂肪動員產生的甘油用來異生葡萄糖,而脂肪酸則被從肝臟以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形式運輸到心肌和骨骼肌直接利用。

動作第三快的是,燃料由葡萄糖爲主向脂肪爲主的根本性轉換。

因爲,長時間空腹,除了骨骼肌和心肌外全部組織都一直依靠燃燒“異生”而來的葡萄糖的話,代價實在太過昂貴,尤其是部分需要分解人體原本沒有儲存的蛋白質來供應。

在連續空腹頭幾天內,每天分解蛋白質約70到75克——這是不能被“進化”選擇所容許的。

因此,長時間空腹時,人體必須“想辦法”實現能量供應的根本性轉變,由主要燃燒葡萄糖轉變成主要燃燒脂肪分解產生的酮體,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約蛋白質。

這種機制反應其實也相當快速,空腹數小時,比如,日常的夜間空腹就可以啓動。到連續空腹3天,體內就可以產生大量酮體;

但是,要完成這個根本性轉變,包括平常只燃燒葡萄糖的腦組織完成“煤改氣”,主要消耗酮體,通常需要1周的時間。

也就是說,空腹持續1周後,人體的絕大部分燃料就只來自脂肪。

此時,每天消耗的蛋白質會銳減到20克。空腹不一定就“餓”肚子

當然,空腹與“餓”肚子含義並不完全一致。

由於“飢餓感”和“食慾”的產生涉及包括胃腸道,胰腺,脂肪等多種外周激素參與的複雜的調節機制,空腹通常會刺激產生飢餓感,但並不一定。

比如,像發燒,情緒異常,發生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等狀況下,即使長時間空腹也不移動會有飢餓感;再有,空腹產生飢餓感,即出現經典的“餓肚子”,如果忍住不進食,過一段時間飢餓感也會消失。

但,不管有沒有飢餓感,空腹狀態燃燒以脂肪爲主的內源性燃料的本質不會改變。

可見,不管是“飽腹”還是“空腹”,人體其實一直可以直接燃燒外源或內源性脂肪作爲動力燃料;只不過,長期空腹狀態下,主要,甚至說幾乎全部依賴燃燒內源性脂肪功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