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磅整理】高考地理一直強調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傳統民居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係!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民居文化也許最能反映地理環境特徵。在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由於南北緯度跨度廣,南北熱量差異明顯,體現了從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到寒溫帶的過渡;東西經度範圍廣,從東部沿海到西北內陸,降水差異十分顯著,體現了從溼潤、半溼潤、半乾旱到乾旱地區的過渡。這種複雜、巨大的氣候差異深刻地影響分佈其中的民居建築。如民居空間設計、建築材料、屋頂形狀、保溫設計、排水系統等具有非常大的差異。

氣候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一方人爲了更好的適應環境,人們建造了不同形式的住房,這種傳統的民居建築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環境的烙印,生動地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今天咱們來看看中國的民居。

院落民居

四合院是北京地區乃至華北地區的傳統住宅。其基本特點是按南北軸線對稱佈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門內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內的活動。正房位於中軸線上,側面爲耳房及左右廂房。北京地區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風沙,因此,住宅設計注重保溫防寒避風沙,外圍砌磚牆,整個院落被房屋與牆垣包圍,硬山式屋頂,牆壁和屋頂都比較厚實。北京四合院親庭院方正,利於冬季多納陽光。東北氣候寒冷,院子更加寬大。北京以南夏季西曬嚴重,院子變成南北窄長。西北風沙很大,院牆所以加高了。

內蒙民居

內蒙古地區以溫帶草原氣候爲主,草原遼闊,居民生產生活以遊牧爲主,放牧季節性前戲頻繁,因此民居以適宜遷徙的蒙古包爲主。蒙古包多采用牛皮或羊皮縫製,支架多以木材爲主,民居的能源來源多以牛羊糞便或小型風力發電設備或太陽能發電設備爲主。

蒙古包是內蒙古地區典型的帳幕式住宅,以氈包最多見。內蒙古溫帶草原的牧民,由於遊牧生活的需要,故鄉以易於拆卸遷徙的氈包爲住所。傳統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遷徙有4次,有“春窪、夏崗、秋平、冬陽”之說,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區流動放牧的產物。

陝北民居

黃土高原地區氣候較乾旱,黃土土層深厚,垂直節理髮育,直立性好,不易塌陷。因此黃土高原居民就因地制宜地修建起窯洞這種民居建築。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地形崎嶇帶來的建設困難,又可以減少加工建築材料成本,還可以在冬季利用窯洞保溫。

窯洞式住宅是陝北甚至整個黃土高原地區較爲普遍的民居形式。黃土高原區氣候較乾旱,且黃土質地均一,具有膠結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質疏鬆易於挖掘,深達一二百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爲窯洞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前提。同時,中國西北部地區氣候乾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較少等自然狀況,也爲冬暖夏涼、十分經濟、不需木材的窯洞,創造了發展和延續的契機。故當地人民因地制宜創造性地挖洞而居,不僅節省建築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涼的優越性。

山西與山東民居

西北乾旱地區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爲主,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常年降水少,蒸發旺盛,多大風天氣,氣候乾燥。因此西北地區的民居具有以下特點:

1、牆體較厚,房屋進深小,屋內都設計有取暖設備如炕、火爐等。

2、屋頂多爲平頂或坡度非常平緩的半“人”字形或“人”字形屋頂。

3、門窗多朝東南或朝南,一方面利用屋內採光,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冬季西北風的影響。

4、房屋建築材料多以土爲主,木材使用量少。

山西太行山區與山東膠東丘陵一帶兩地民居形式類似,單門獨院,有門樓,兩面坡屋頂。由於山高石料普遍,依照傳統上建築材料就地取材原則。故磚石住宅較多。山西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數祁縣和平遙。民間有句俗語:“平遙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條是“房子半邊蓋。”平遙民居之所以大多爲內落水,山西地處內陸,由於太行山的阻擋,海洋水汽難以到達,氣候乾旱,且風沙較大,將房屋建成單坡,能增加房屋臨街外牆的高度,而臨街又不開窗戶,則能夠有效地抵禦風沙和提高安全係數。山西山東兩地緯度相近但降水存在差異,故屋頂坡度略有不同,前者因地勢較高,東南面有東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阻擋海洋氣流,降水不多(<700毫米/年);後者廣谷低丘距海近,降水較多(>700毫米/年),爲便於排水屋頂坡度較陡。

寧夏民居

寧夏地處西北遠離海洋,來自海洋的暖溼氣流不易到達,降水少,溫差大,冬季嚴寒,大陸性氣候特徵明顯,冬春乾旱多風沙,盛行偏北風,故住宅一般不開北窗。爲保溫防寒,採取廂房圍院形式,且房屋緊湊,屋頂形式爲一面坡和兩面坡並存。

陝南民居

陝南地區,有山坳、河沿和平壩,居民根據地勢、原料等條件,建有多種居民,傳統的住房有石頭房、竹木房、吊腳樓、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石頭房:多建於山區,鎮巴、安康、西鄉山區很普通遍,顧名思義,石頭房以石爲基本材料。通常是後牆靠山崖,三邊以石頭砌牆,屋頂木架上鋪以油頁石板。石頭房經風耐雨,造價低廉。

苗族吊腳樓

多建於沿江集鎮。吊腳樓以木樁或石爲支撐,上架以樓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塗灰泥。屋頂鋪瓦或茅草。吊腳樓窗子多向江,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所以也叫望江樓。吊腳樓是遠古巢居的發展。

東北木屋

東北地區緯度高,氣候寒冷,但地表水分條件較好,森林覆蓋率高,因此東北地區民居多才有木材爲建築材料,屋頂呈“人”字形,屋內多配備有取暖設備。但同時門窗較大,利於夏季通風。

雲南竹樓

雲貴高原地區爲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大,氣候炎熱,植被覆蓋率高。同時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嶇,地無三里平,因此民居建築要考慮通風散熱、排水及克服地形崎嶇問題。該去居民因地制宜地修建了竹樓。

江南園林

江南地區爲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溼潤,地形以平原爲主,地勢低平,河湖衆多。江南地區民居典型的以蘇州園林和烏鎮水鄉民居爲主。巧妙地將建築與水景結合,體現天人合一的自然美。當然這裏的民居多門窗大,屋頂坡度較大,利用通風與排水。

新疆阿以旺

在維吾爾族語中,"阿以旺"寓意爲"明亮的處所"。所謂"阿以旺"即是一種帶有天窗的夏室(大廳)。這種房屋連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帶天窗的前室稱阿以旺,又稱"夏室",有起居、會客等多種用途。後室稱"冬室",是臥室,通常不開窗。新疆屬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劇烈,晝夜溫差很大,素有"早穿皮襖午穿紗,晚圍火爐喫西瓜"的說法。維族的傳統民居以土坯建築爲主,以滿足夏季隔熱冬季防寒的要求,農家還用土胚塊砌成晾制葡萄乾的鏤空花牆的晾房。住宅一般分前後院,後院是飼養牲畜和積肥的場地,前院爲生活起居的主要空間,院中引進渠水,栽植葡萄和杏等果木,葡萄架既可蔽日納涼,又可爲市場提供豐盛的鮮葡萄和葡萄乾,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院內有用土塊砌成的拱式小梯通至屋頂,梯下可存物,空間很緊湊。

羌族邛籠

羌族的建築很有特色。因爲羌族聚居區位於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的岷江上游地區,這裏山脈重重,地勢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因而羌族被稱爲"雲朵中的民族"。在岷山中穿行,不時能夠看到富有特色的羌族的碉樓和石砌房。羌族建築正是以碉樓、石砌房、索撟等享有盛名。

羌語稱碉樓爲"邛籠"。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壘石爲屋,高者至十餘丈"的記載。

自唐朝來,羌族人民因各種原因向西北遷移,到了西藏和青海,所以現在,羌族碉樓也被稱爲藏族碉樓。

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羌族建築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同時受地勢制約及土地資源緊缺等因素影響,羌寨佈局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避免佔用耕地而選用高山或峽谷地帶。碉樓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

開平碉樓

碉樓是一種特殊的中國民居建築,因形狀似碉堡而得名。在中國分佈具有很強的地域性。

其形成與發展是與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它綜合地反應了地域居民的傳統文化特色。在中國不同的地方,人們出於戰爭,防守等不同的目的,其建築風格,藝術追求是不同的。其中,最具特色的碉樓有廣東江門開平碉樓和藏區高碉爲典型代表。

開平碉樓的興起與開平市的地理環境和過去的社會治安密切相關。始建於清初,大量興建是在20世紀20~30年代。開平市地勢低窪,河網密佈,而過去水利失修,每遇颱風暴雨,常有洪澇之憂。加上其所轄之境,原爲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較爲混亂。因此,清初即有鄉民建築碉樓作爲防澇防匪之用。

在甘孜地區最具典型意義的民居建築除了“崩康”之外,還有高碉和節日期間的帳篷城。在道孚境內一個叫扎壩的地方。這裏據說是最後一片走婚部落,因爲高碉的存在,這裏的走婚習俗也迥異於其他地方,被稱爲是“飛檐走壁”的愛情,男生必須有本事徒手爬上幾層樓高的碉樓,纔可能見到愛人。歷史上,大小金川一帶就有建碉的風俗,有高碉是男孩娶親的必要條件。甘孜境內的有高碉的歷史可以回溯到後漢時期,目前在甘孜境內的18個縣中都有古代高碉的遺蹟,可以分爲丹巴、康定、道孚、雅江、九龍等縣的石砌高碉和新龍、鄉城、巴塘等縣的夯土高碉。

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建築,是中國文化中一種縱貫古今的結晶,是落後生產力和高度文明兩者奇特的混合。它們在技術和功能上臻於完善,在造型上具有高度審美價值,在文化內涵上蘊藏有深刻內容。以永定客家土樓爲例,其建築具有以下獨特性能:

充分的經濟性

客家土樓的主要建築材料是黃土和杉土。在客家人聚居的閩、粵、贛3省交界地區,這2種材料取之不盡。特別是黃土,它取自山坡,因而不存在破壞耕地問題。舊樓若須拆除重建則牆土可以重複使用,或用於農作物肥料,不會產生象現代磚石或混凝土房屋那大量的建築垃極。一般來說,由於屋架通風較暢,木構件受白蟻侵襲或潮溼糟朽的情形並不嚴重,舊料可以2次使用,土樓的施工技術較易掌握,可以完全人力操作,無須特殊設備。通常建樓時間安排在乾燥少雨的冬季,此時正當農閒,族人可以大量參與工程,大大降低建築費用。

良好的堅固性

客家土樓,特別是圓寨的堅固性最好。圓筒狀結構能極均勻地傳遞各類荷載,同時外牆底部最厚,往上漸薄並略微內傾,形成極佳的預應力向心狀態,在一般的地震作用或者地基不均勻導致下陷的情況下,土樓整體不會發生破壞性變形。而由於土牆內部埋有竹片木條等水平拉結性筋骨,即便因暫時受力過大而產生裂縫,整體結構並無危險。

土樓最大的危險之一是水襲,但絕大多數做法是用大塊卵石築基,其高度設計在最大洪水線以上。土牆在石基以上夯築,牆頂則設出挑達3米左右的大屋檐,以確保雨水甩出牆外。

奇妙的物理性

客家土樓的牆體厚達1.5米左右,從而熱天可以防止酷暑進入,冷天可以隔絕洌風侵襲,樓內形成一個夏涼冬暖的小氣候。十分奇妙的是,厚實土牆具有其他任何牆體無法相匹的含蓄作用。在閩、粵、贛3省交界地區,年降雨量多達1800毫米,並且往往驟晴驟雨,室外乾溼度變化太大。

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厚土保持着適宜人體的溼度,環境太乾時,它能夠自然釋放水份;環境太溼時,吸收水份,這種調節作用顯然十分益於居民健康。今天的建築師們經常談到室內噪音的控制。的確,由於強烈的內向性,客家土樓,特別是圓寨容易產生噪音聚焦效應,對於大多數厭惡喧鬧的現代人來說,這是一大弊端,但我們應當理解,在昔日荒山寂野的客家人生存環境中,建築內部的迥響正是令人心慰的生命氣息。

突出的防禦性

客家土樓的厚牆是最重要的特徵之一,是中國傳統住宅內向性的極端表現。以常見的4層土樓爲例,底層和二層均不闢外窗,三層開一條窄縫,四層大窗,有時四層加設挑臺。土牆的薄弱點是入口,加強措施是在硬木厚門上包貼鐵皮,門後用橫槓抵固,門上置防火水櫃。這些全部出於防禦要求。閩、粵、贛3省交界地區早先是一片莽荒,遲至20年代初,仍存留有多處原始森林,蟲蛇出沒,野獸甚多。在歷史上很長時間內,這裏不但是"天高皇帝遠",朝廷鞭長莫及,就連福州、廣州、南昌這3省都城,也因相處極端、隘堅路險而奈何不得。客家人除了常常遭遇民風強悍的土著襲擊外,先後遷移姓氏不同的家族之間也不斷髮生殊死的械鬥。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家客家人極其重視防禦,他們將住宅建造成一座易守難攻的設防城市,聚族而居。土樓內具有水井、糧倉、畜圈等生活基本功能,土樓使客家人獲得了足夠的安全保障。在客家人中間,流傳着很多在敵人久攻不下,"大樓安然無恙"的故事。

騎樓

南方多雨炎熱地區鄰街樓房的一種建築形式,將下層部分做成柱廊或人行道,用以避雨、遮陽、同行,樓層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故曰“騎樓”。

同時,從外觀來看,“騎樓”的第一層沒有設牆,由支撐柱組成。好比“馬腳”,“騎樓”的樓上類馬背。在這樣的樓上有騎在馬背上的感覺,所以這樣的樓稱爲“騎樓”。

近代騎樓建築的起源是在十九世紀初東南亞英屬殖民地。比如香港、菲律賓、新加坡等華人地區就有其發展記錄,隨着殖民地統治的影響以及海外華僑的力量逐步在我國發展起來。因爲廣州在鴉片戰爭之後就被開放爲通商口岸,受到西方建築的影響,和我國原有的檐廊建築形態有機結合形成新的建築:騎樓。

聲明:文章素材來源網絡,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Tan-GeographicStudio)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分享點贊和在看!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點擊閱讀原文有更多驚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