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作者:萧元林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因为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所以答案也就千差万别。

1949年11月1日,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写了一首诗《有的人》,开篇第一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就深刻地阐示了人活着是否有意义。

位置站低一些,从浅显的视角看,这个问题可从根源上找答案,那就是人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父母生养了我们,所以,人活着首先要赡养父母。我们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理应将生命延续下去,所以我们要生养孩子,并培养成人,让他们有生存的能力。

为了完成承上启下的任务,我们必须具备足够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努力拼搏,要终身学习。

树木生长从大地汲取营养,而以自己的树叶回馈自然。人的生存要消耗自然资源,所以人活着就要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维持生态。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人活世上不能独善其身,要与人为善,团结互助,共生共存,互惠共赢。

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强大,国民才有尊严。人活着,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平时多为国家建设出力,战时敢为保卫国家献身。

人活着,要体现自己活着的价值,要为人类社会文明和自然生态保护做出一份贡献,不能只图享受,一味索取。更重要的是,要导引子女走正道,切不可误入歧途成为家族败类。

人的一生是一场马拉松,有时跑得快,有时走得慢,必要时停下休息,但无论如何不可以后退。人活着的意义就在于要活得有意义,即使做不到“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也一定不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作者简介:萧元林,湖北宜昌人,中学高级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等刊物发表教学论文36篇,主编《竹林村志》,在作家美文、今日头条、都市头条、手机搜狐网等平台发表诗歌《竹林颂》、《把根留住》、《一七令.赋山》、《我的太爷爷》、《邓村的雾》、《粒粒皆辛苦》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