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村花李

谭维维发新专辑《3811》,分别讲述不同女性的故事,但看到自己精心准备的作品鲜为人知,发文感慨羡慕流量歌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说她这几首歌品位太高,所以受众范围小,我服了,什么叫歌,不可否认一首好的歌,它的故事性也是很重要,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它的旋律和节奏,我听了,觉得很普通,不会再听第二次(个人有个人审美,你觉得好听可以,别来反驳我,不听),还有歌词,除了董玉芳作词的几首外,其他的不明所以,不懂它要表达什么。

不需要你通过一首歌,就能把整个故事表达出来的高度(虽然很多好作词家都能做到),但也不能一点意境都没有吧,只看到堆砌了各种古代言情小说经常会用到的句子,没有人有义务在听你这首歌,还提前去搜索你这首歌背后的故事,但即使我搜索了再去听,依然感受不到共情,甚至觉得歌里有点无病呻吟的感觉,就华语歌,我小时候家里人经常播张学友黎明邓丽君的歌,长大听陈奕迅林俊杰,他们大多数歌的歌词要表达的内容明确,改修饰的地方用词准确,旋律动听记忆点深刻。

所以一首歌即使过去那么多年都还能那么火,她有实力,但没有达到可以靠质量换流量的高度。如果觉得做自己等于失去市场,那这是市场的问题,没必要带上流量,还阴阳怪气地说羡慕。流量被全网黑的时候怎么不见出来制止一下这种不好的现象?无脑喷就非得比无脑吹高级很多?有些人说是为了正义。那这些正义人士是都觉得,比起让孩子们接触到你们口中的不好风气“娘炮”,还是跟着你们一起去鄙视这个群体更健康是吗?不分原因,只要你喜欢流量,就得让老师摇头父母叹息,你就是未来中国的败类,年青一代都得被流量毁了。

我不知道,长辈们是真的觉得刻意贬低流量,是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三观吗?我觉得更好的教育是把事实客观陈述给孩子,让他们思考其中利弊,然后再适当引导,而不是印刷一大堆“孩子,这才是你该追的星”或者在语文素材里将一个群体以“娘炮”称之,把自己的观点原封不动地强加给孩子。真不觉得在孩子三观未正之前引导孩子先入为主,去鄙视一个群体有多好。她这话我很无语但又觉得很现实,长得好看确实有一定优势,但又不是一生注定,有时间羡慕,怎么不多花点时间继续提升实力,用更强的作品来说话。

发这些有意思吗?个人是很反感这类话的,你可以表达自己有多辛苦,但与此同时含贬义地带上别人,额,怪怪的,还有那个怎么滴流量就不能做自己了呢?是觉得别人受欢迎都是会装是吗?(理解有误的话请指出,也有可能是我心理太阴暗了),反正就觉得,看不上就别提及,好吗?解释一下,我戾气那么大的原因是,我觉得羡慕两个字太随意了,我可不觉得部分流量背后的付出会比她少,随便把别人的一切归功于幸运和我很羡慕,太令人讨厌了,就相当于否定了人家的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