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國媒體:中國經濟爲世界復甦進程提供重要驅動力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三季度積極數據受到海外媒體的高度關注。德國輿論普遍認爲,中國經濟逆勢上揚對世界經濟復甦起到積極作用。

德國《商報》當地時間19日晚在其網頁上發佈了題爲《中國支撐世界經濟》的文章。報道指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繼今年一季度創紀錄地同比下降6.8%之後,二季度實現逆轉、增長3.2%,成爲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首個實現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而第三季度4.9%的增長率則繼續保持住了這一穩定恢復的態勢。文章表示,中國經濟增長重振了德國企業因新冠危機而受挫的出口希望,包括汽車、機械製造、物流在內的多個行業均報告了增長喜訊。

具體來看,在新冠大流行暴發前,中國就是德國汽車製造商最重要的銷售市場。而眼下,受到疫情重創的汽車行業更是將其視作救命稻草。文章以戴姆勒股份公司爲例,稱該公司上週報告了其核心品牌梅賽德斯-奔馳的利潤增長。初步數據顯示,得益於中國業務的快速復甦,奔馳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達到31億歐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近15%。奔馳乘用車當季全球近4成的銷量由中國市場貢獻,達到約22.4萬輛。此前,由於實施疫情封鎖,奔馳第一季度在中國的銷量同比下降了20%。而如今,今年前三季度的銷量同比增長了8.3%。

寶馬集團首席財務官尼古拉斯·彼得同樣認爲,“亞洲是全球汽車銷量的火車頭”。因爲該公司第三季度在中國的銷量也非常喜人,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0%。大衆中國的首席執行官馮思翰也透露說,集團旗下奧迪品牌今年第三季度取得了自32年前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最佳表現。

類似的積極反饋還來自德國的大型物流和機械製造企業。包括德國郵政、發動機製造商道依茨、航運公司赫伯羅特等在內的行業巨頭均表示,其亞洲業務正在復甦,並分別上調了今年全年的利潤預期。西門子與中國等亞洲國家的業務也再次呈現出良好發展的勢頭。

對於中國經濟是否能夠像10年前金融危機那樣再次成爲全球經濟的增長引擎,文章援引了德國經濟研究所負責人弗雷茲策爾的說法,稱中國政府採取的大規模刺激措施正在發揮作用,中國的經濟復甦勢頭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要更加強勁。鑑於中國已經成功控制住了疫情並迅速重啓經濟,德國有望從主要由亞洲驅動的世界貿易復甦中獲益。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費爾貝邁爾也認爲,中國是德國目前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而且這一動力在未來幾個月還將繼續助推德國復甦進程穩步向前。

德國《明鏡週刊》20日發佈報道稱中國積極的經濟數據對德國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文章援引中國問題專家的看法指出,中國已經逐漸走出疫情危機,政府的一系列措施有效避免了經濟損失、尤其是中產階級受到的負面影響。這一點從中國人重新高漲的消費熱情中就可見一斑:零售業的銷售總額再一次實現了正增長,今年9月私人消費總額甚至還同比增長了3.3%。在減稅降費、緊急救助貸款、購物津貼等政策的支持下,中小微企業和個人的壓力明顯得到緩解。首個國慶黃金週,中國消費市場明顯復甦,旅遊出行、餐飲購物、文化娛樂均呈現出跟疫情前幾乎相差無幾的繁榮態勢。

報道表示,對於以出口爲導向的德國經濟來說,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疫情期間,中國一躍成爲德國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國。今年1月至8月,德國向中國出口了總價值約603億歐元的商品。文章同樣將中國比作是德國汽車業的救星,稱第二季度,當大部分西方工業國家經濟和社會活動停擺時,大衆汽車全球銷量的53%歸功於中國市場。而戴姆勒和寶馬的這一比例分別是45%和44%。

德國汽車行業專家杜登霍夫在接受《明鏡週刊》採訪時表示,中國正像2008、09年金融危機時那樣將世界汽車經濟拖出谷底:“如果說汽車行業還有一個增長動力源的話,那一定是中國。”他分析指出,在應對疫情初期汽車銷量暴跌的情形時,中國政府及時採取發放新車採購津貼、放寬車牌號登記限制等措施,有效促進了汽車市場的復甦。

《南德意志報》在其網頁上評論指出,從中國的最新經濟數據中不難看出,擺脫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蕭條是一項可以完成的任務。世界其他國家最應該向中國借鑑的抗疫經驗是:“抗擊病毒就是抗擊經濟衰退。想要讓人們重新開始消費、下館子、出遊,就必須先消除人們對於感染病毒的恐懼……通過嚴格限制接觸來遏制疫情並非阻礙,而是克服經濟蕭條的前提。”(總檯記者 阮佳聞 餘鵬)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