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人民幣中間價報6.6781,上調149點,上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6930,在岸人民幣上一交易日收報6.6818。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彭文生:匯率變化既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結果,也反過來影響內外資源的配置。在最新撰文中,他就人民幣匯率升值與雙循環新格局給出五方面解讀:

雙循環的最新態勢是什麼?

後疫情時期,中國出口超預期,美國消費超預期;中國貿易順差增加,美國貿易逆差增加。對中美兩個經濟體來講,國際循環的重要性不是下降而是增加了。

疫情對製造業影響比較小,中國的出口可以說是中國作爲製造業大國在這個特殊時期對全球經濟社會的貢獻,是雙贏的局面。決定這樣的雙循環格局能否持續的一個重要載體就是匯率。

美元弱勢能走多遠?

未來的美元匯率,一看美國財政的擴張力度,二看美聯儲的財政赤字貨幣化是否持續。如果財政擴張繼續伴隨赤字貨幣化,那麼美元貶值壓力繼續;如果沒有伴隨赤字貨幣化,美元利率上升,則可能有升值壓力。

貿易順差能否持續?

關鍵要看疫情演變。如果疫情消退,全球經濟活動恢復正常,貿易順差大概率將下降。如果疫情控制的分化繼續,中國控制疫情更有效,生產活動恢復相對較充分,中國的貿易順差將繼續支持人民幣匯率。

中美利差隱含的套利空間有多大?

對一般投資者來講,中美利差目前已經沒有什麼無風險套利空間了。但目前中美之間的高利差意味着未來全球央行和主權投資基金還會繼續增加人民幣資產配置,帶來的資金流入是自主的,對人民幣匯率有支持作用。總體來講,在目前已經高位的基礎上,中美利差進一步上升的空間有限。

匯率升值如何影響經濟?

匯率升值對通過兩個渠道影響宏觀經濟,一是貿易渠道,二是金融渠道。綜合來看,因爲匯率在貿易渠道的副作用有限,在金融渠道有利房地產並促進信用擴張,在疫情沒有得到根本有效控制或者消退之前,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有限,甚至可能是有利的。

但疫情消退後,其他國家的生產恢復正常,高匯率對出口的影響就會體現出來,房地產的進一步擴張和相關債務也是不可持續的,也就是說,現在的匯率升值不利經濟結構的調整,對中長期的經濟增長不利。特別地,想要避免匯率超調,在宏觀政策層面,一個理想的組合是“緊信用、松貨幣、寬財政”。這樣的政策組合不僅有利於避免人民幣匯率超調,從更廣層面看也是後疫情時期促進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理想政策組合。

專家激辯人民幣升值新週期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張禮卿:人民幣未來升值的幾率較大。由於中國疫情控制較好,經濟復甦較快,而歐美的疫情仍然很嚴重,特別是歐洲疫情出現反覆,全球經濟年內實現復甦基本無望,很可能繼續陷於嚴重衰退之中。在這種情況下,中外的基本面會支持人民幣進一步升值。他認爲,人民幣升值總體上是利大於弊的,理由有三點:第一,人民幣穩中有升有助於鼓勵資本流入,保持資本淨流入符合中國的利益;第二,有利於加快形成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第三,對人民幣國際化有推動作用。

管濤:現在並非典型的人民幣升值,而是多空交織狀態下的正常雙向流動。即便人民幣近期保持升值態勢,但這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升值在基本面上還是不同。首先,前一次人民幣升值期間,我國對外經濟嚴重失衡。國際社會普遍認爲人民幣匯率被顯著低估,而此次升值是在均衡合理水平上的升值。其次,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爲中高速增長,經濟下行意味着中國資產整個投資回報下行,這對人民幣匯率的長期走勢帶來一定影響。最後,上次危機發生時是大國合作,共同應對危機;而當前處於全球化受阻,全球抗疫不能團結一致的局面,這對世界經濟復甦和金融運行帶來很多不確定的影響。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當前應慎言人民幣匯率進入升值新週期,原因有四點:第一,考慮到美元作爲全球的避險貨幣和反週期貨幣的特點,不能輕易地認爲美元指數短期內會陡峭下行;第二,美元指數是美元跟六種發達國家貨幣之間的一個相對指數,美元指數下降並不意味着人民幣兌美元一定會升值;第三,短期資本流動的套利性很強,方向波動大;第四,我國總體跨境資本流動的管制目前是寬進嚴出,但地下渠道資本外流的規模依然很大。此外,近兩年的年度國際收支表中的經常賬戶、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的餘額之和(順差),基本上等於錯誤與遺漏項淨流出。這意味着國際收支的脆弱性上升。

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要高度關注短期資金對國內金融市場的衝擊。在資本賬戶雙向開放方面,他認爲,不僅應該讓外資可以進來,同時我國資金也可以出去,主要指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收購、併購高新技術企業,購買能源資源。對於直接投資,應該鼓勵而不應該設限。管濤認爲,在人民幣匯率已經趨於均衡合理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可能造成匯率超調,在中外利差較大的情況下,我國匯率超調的問題可能更加突出,還可能會造成資產泡沫和信用膨脹等問題,以及又會重新積累貨幣錯配的風險。

謝亞軒:人民幣升值的原因與展望

首先,對於這一輪人民幣的升值,我們較爲強調美元走弱的影響,美元指數的變化對於人民幣匯率起到方向性作用;其次,中國率先走出疫情,在基本面和國際收支層面具有相對優勢。向後展望,我們認爲人民幣仍將維持升值趨勢,美國第三輪疫情來襲加大了美國貨幣、財政寬鬆延長的必要性,從而繼續維持對中國的資本流動和人民幣匯率較爲有利的格局,不過升值的過程中人民幣匯率可能出現較大波動。

央行對人民幣升值的態度如何?鑑於人民幣升值將對經濟產生收縮效應,央行顯然並不願意看到人民幣匯率過快升值。雖然央行避免直接參與外匯市場,但仍然可以以市場化方式影響人民幣與美元的供求,從而對人民幣匯率進行一定程度的逆週期調節,而這樣的環境也給資本項目對外開放提供了良機。新增審批QDII額度。下調遠期售匯風險準備金率。

人民幣升值有何影響?實體經濟方面,人民幣匯率走強不利於出口競爭力,當前人民幣匯率指數已經上升4.1%,意味着匯率已經開始對出口施壓。利率方面,從歷史看,較多時期人民幣匯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呈反向關係,即匯率強、利率升,其背後的原因在於受經濟好的共同影響。匯率主要起到調節作用,匯率強、利差大等因素會通過吸引資本流入國內債市的方式緩和利率的上升幅度,但不足以扭轉趨勢。貨幣政策層面,人民幣升值使得貨幣政策有更大的操作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