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食肆及零售商叫苦連天,裁員之聲不絕。以小藍樽爲標誌的Blue Bottle Coffee,自四月底進軍香港市場後,即時吸引排隊人龍,開幕初期在中午飯後,亦有幾十人在排隊。

買一杯要等一部電影的時間

Blue Bottle Coffee成立於2002年,是第三次咖啡浪潮中精品咖啡品牌的標杆,由音樂人James Freeman創立。"小藍瓶"最初的賣點是"只出售烘焙後48小時以內的咖啡豆",顧客在其店裏喝到的,不是“流水線產品”,而是一杯經過嚴選、烘焙咖啡豆,再由專業咖啡師仔細手沖和盛裝的“有靈魂”的咖啡。

不過該品牌的海外擴張並不激進:早前在美國市場以外,Blue Bottle僅在日本東京、京都、神戶和韓國首爾開設了分店。而香港中環門店,是它在中國市場的首家門店,自然備受關注。

由於疫情原因,Blue Bottle香港店開業初期目前僅提供外帶服務,儘管如此,依舊每日大排長龍,一些YouTube不少博主的探店視頻中,想買到一杯Blue Bottle需要排隊至少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戴着口罩的消費者隊伍一直繞到了門店背後。

咖啡在中東及歐美歷史悠久,甚至被一些國家列入生活必需品之中。如美國的國土安全部(U.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DHS),就將咖啡及相關的周邊行業列爲“關鍵基礎設施行業”(critical infrastructure industry),在疾病大流行下仍會繼續運作。

星巴克也頂不住 銷售下滑

無可否認的是,各地封城、患病人數增加、市民留在家中減少社交接觸等情況,對咖啡及其相關行業的銷售、物流造成一定影響。

據外媒CNBC報道,美國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Starbucks)的業績,受新冠肺炎疫情拖累,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同店銷售額下滑10%,爲該公司連續41個季度全球增長後,首次錄得跌幅。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SCA)在一項調查顯示,69%業者表示疫情爲營銷帶來負面影響。

美國地區作爲其營收的主要來源,該部分的變動自然成爲投資者本季度首要關注的點。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美國營收爲28.1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40%,較上季度下滑35.1%。這主要是由於可比門店銷售額下降41%至16.61億美元,而交易減少了53%。

毫無疑問,美國疫情的持續蔓延給星巴克帶來了巨大考驗。自3月底疫情爆發,上季度末的業績開始受到臨時關店的影響,而本季度似乎還未走出停業居家的陰霾。雖然星巴克總裁稱96%的美國門店已恢復營業,但目前看來營收卻並不樂觀。目前的宏觀環境下,想快速重拾業績增長並非易事。

電商是不能改變的趨勢

以上數據顯示,咖啡業在疫情全球大流行下,銷售跌幅比其他行業如零售、旅遊業已是“小事”。事實上,各地人民避疫在家,自行在家煮食、衝咖啡已成爲大趨勢,咖啡豆及周邊衝制工具的需求上升。之前韓國就出現爆紅的“400次咖啡”製作,香港不少名人也玩上癮,不少網民的fb也被洗版。

除了咖啡是不少西方人的生活必需品外,亦與業者“轉身”是否夠快有關。大品牌如星巴克當然有更多資源熬下去,小品牌就較難應付租金、人工等支出。但亦有在俄勒岡州的小店Flag & Wire Coffee Co.,由Kim & Nick於2015年創立,其網上生意在疫情中就上升了300%。雖然網上銷售本來佔整體生意不算很高,但令他們見到曙光及希望,並計劃繼續投資於網銷上,相信這是未來的趨勢。

©圖文源自北啡咖啡(northfei),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